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中国古代文学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9:22

[判断题]孔子感叹“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指的是林放懂得礼之本,泰山之神也懂得,所以不会接受季氏僭越的祭祀。

更多"孔子感叹“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指的是林放懂得礼之本,泰山之神也懂"的相关试题:

[名词解释]孔子
[简答题]翻译: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简答题]翻译: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名词解释]泉州孔子庙
[判断题]《论语》由孔子所著,主要记载了孔子的一些言行。
[填空题]荀子与孟子都是孔子学说的正宗传人,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义学说,荀子则继承了孔子的()学说。
[简答题]孔子的主要观点
[多项选择]孔子是()
A.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 《论语》的编者
C. 孟子的老师
D. 春秋时人
E. 鲁国人
[多项选择]孔子在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孔子倡导并实行了为师之道。那么孔子的为师之道在于()
A.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B.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C.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D.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多项选择]颜渊同孔子实行仁德的条目,孔子说:()。
A. “非礼勿视”
B. “非礼勿听”
C. “非礼勿取”
D. “非礼勿言”
E. “非礼勿动”
[简答题]孔子在教育方面标举“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宗旨。请以文章第三层次“孔子评志”为例,体会孔子教育艺术的微妙之处。
[判断题]《论语》是孔子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首创语录体。
[单项选择]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A. 《论语》
B. 《大学》
C. 《中庸》
D. 《孟子》
[单项选择]对孔子后人尊称“衍圣公”是从孔子的第()代传人开始的?
A. 三十六代
B. 四十六代
C. 五十三代
[单项选择]孟懿子与孟武伯、子游同问孝,但孔子回答不同,说明孔子()的教育观。
A. 因材施教
B. 善于变通
C. 博爱
D. 启发式
[简答题]简述孔子的礼学。
[单项选择]孔子代表作()
A. 《论语》
B. 《学记》
C. 《理想国》
D. 《大学》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