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1 13:21:43

[单项选择]《三国演义》中许多典故蕴含哲学寓意,下列选项中的典故与哲学论断对应不正确的是()
A. 诸葛亮借东风——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
B. 望梅止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D. 巢毁卵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更多"《三国演义》中许多典故蕴含哲学寓意,下列选项中的典故与哲学论断对应不正"的相关试题:

[多项选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寓意是()。
A. 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C.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条件
D.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多项选择]“刻舟求剑”这个成语的哲学寓意是()。
A. 运动是绝对的
B. 运动是客观的
C. 夸大了静止,否认了运动
D. 夸大了运动,否认了静止
E. 运动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
[多项选择]“拔苗助长”这句成语的哲学寓意是()。
A.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B.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C.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单项选择]下列说法与“否极泰来”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A. 庖丁解牛
B. 集腋成裘
C. 乐极生悲
D. 釜底抽薪
[多项选择]“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哲学寓意是()。
A.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 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
D. 量变就是质变
E. 量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质变
[单项选择]“万变不离其宗”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A. 现象总是表现本质的,不表现为本质的现象是不存在的
B. 要以不变应万变,以不动制万动
C. 现象存在于本质之中,静止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 运动离不开静止,静止是物质的本质属性
[单项选择] 寓言“刻舟求剑”的哲学寓意有() (1)事物的运动变化就是指空间位置的移动 (2)运动与静止是辨证的统一 (3)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4)离开物质谈运动的观点是荒谬的
A. (1)、(2)
B. (2)、(3)
C. (3)、(4)
D. (1)、(4)
[单项选择]下列说法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所蕴涵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A.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B.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C.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D.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单项选择]“善泳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A. 主要矛盾是关键
B. 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C.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 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单项选择]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A. 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B. 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
C. 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D. 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左右
[单项选择]“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这一诗句的哲学寓意是()
A. 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变化
B.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 矛盾的作用不容忽视
D. 矛盾双方总是相伴出现
[多项选择]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思想观点的论断有()
A. 和而不同,执两用中
B.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C. 反者道之动
D. 物极必反
E.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
[单项选择]下列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蕴含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A.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B.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D.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单项选择]中国古代诗歌中,不乏运用典故抒发情感的佳作,下列选项中未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B.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C.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D.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单项选择]“世界上没有直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蕴含的哲学原理是()。
A. 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
B.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 发展的永恒性
D. 矛盾的普遍性
[多项选择]关于康德哲学,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康德哲学确立的经验知识基础是知性形式
B.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是为了确立先天综合判断
C. 康德的先验哲学不是基础主义
D. 康德哲学确立的经验知识基础是逻辑推断
[单项选择]下列选项中,按照典故命名的是()。
A. 放鹤亭
B. 黄兴公园
C. 同仁堂
D. 蒙牛牛奶
[单项选择]古语有云“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下列与该古语蕴含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A.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B. 牵一发而动全身
C.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D.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名词解释]蕴含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