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2-10 14:00:30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包建设矿井的井筒项目。业主仅以相邻矿井的地质资料绘制的柱状图作为设计、施工依据。该图显示:井筒表土厚20m,基岩以砂岩为主,在120~150m范围有两层涌水量分别为22m3/h和40m3/h的含水层,含水层间有水力联系。为满足业主要求,承包单位同意采用工作面强排水方法处理井筒涌水,并与业主约定以井筒涌水量不超过15m/h为验收条件,双方签订了合同。工程验收时发现,井壁渗漏水13.8m3/h,并有越来越大趋势,最终质量监督单位不同意验收。 【问题】 1.在该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业主的做法存在哪些错误?说明理由。 2.施工单位与业主签订合同的做法有何不妥?说明正确的做法。 3.在本案例条件下,采用工作面强排水方法对井筒质量可能有哪些危害? 4.质监单位不同意验收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5.在本案例的条件下,该井筒应如何处理才能通过验收?指出其可能对今后矿井生产的影响。

更多"[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包建设矿井的井筒项目。业主仅以相"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包建设矿井的井筒项目。业主仅以相邻矿井的地质资料绘制的柱状图作为设计、施工依据。该图显示:井筒表土厚20m,基岩以砂岩为主,在120~150m范围有两层涌水量分别为22m3/h和40m3/h的含水层,含水层间有水力联系。为满足业主要求,承包单位同意采用工作面强排水方法处理井筒涌水,并与业主约定以井筒涌水量不超过15m/h为验收条件,双方签订了合同。工程验收时发现,井壁渗漏水13.8m3/h,并有越来越大趋势,最终质量监督单位不同意验收。 【问题】 1.在该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业主的做法存在哪些错误?说明理由。 2.施工单位与业主签订合同的做法有何不妥?说明正确的做法。 3.在本案例条件下,采用工作面强排水方法对井筒质量可能有哪些危害? 4.质监单位不同意验收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5.在本案例的条件下,该井筒应如何处理才能通过验收?指出其可能对今后矿井生产的影响。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矿井井筒设计深度850m,井筒净直径6.5m,地质资料显示井筒基岩段最大涌水量为20m3/h。建设单位通过招标确定某矿建单位承担该井筒的施工,合同签订时与施工单位约定,由于井筒涌水量不大,采用增加工作量,加强排水强行通过含水层地段。 在井筒施工到达含水层地段时,工作面放炮后井筒实际涌水量达到30m3/h,施工单位采取加快施工速度并在混凝土中添加减水剂和速凝剂的方法快速进行支护作业,但脱模后发现井壁质量存在缺陷,井壁漏水严重。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注浆加固处理,并承担相关的费用和工期损失,施工单位提出不同的意见。 问题: 1.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合同签订约定的井筒施工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发现工作面涌水增大,施工单位所采用的方案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施工单位针对建设单位的要求应当如何应对说明理由。 4.并筒施工遇到工作面涌水突然增大,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简答题]34、(四)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包一矿井副井井筒工程,井筒深620m,净直径6.0m;基岩段为素混凝土结构,壁厚400mm。钻孔地质资料表明,在井深500m处有一厚6m的砂岩含水层,裂隙不发育,预计涌水量16m3/h。井筒施工前,施工单位提出需对含水层采取预注浆处理,建设单位不予同意;于是,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采取了吊桶排水.强行顶水通过含水层的施工方法;为预防水患,还在井筒中安装了排水管。 在施工含水层时,井筒涌水量逐渐增加到25m3/h,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采取了相应的应急措施,并补充了相应的截.导水工作,最终井筒施工拖延了半个月。该段井筒验收时,发现混凝土井壁蜂窝麻面严重,强度也未达到设计要求。依据监理日志关于该段井筒掘进时岩帮破裂严重.涌水量变大的描述,以及该段井壁混凝土施工期间涌水量较大的纪录(不存在其他相关施工质量问题的信息),建设单位认定混凝土井壁质量问题是由于施工单位爆破施工引起岩帮破裂造成的,对其提出索赔,并决定由其承担该井筒的套壁处理工作。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的索赔提出了申诉。 问题: 1.为预防井筒涌水造成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请分别指出施工单位所提出和采取的防水措施合理与不合理之处。 2.指出建设单位对井壁质量问题处理决定的不合理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3.如果采用注浆堵水,应采取哪种注浆方法?说明理由。 4.施工单位对井壁质量问题应承担哪些责任?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的索赔可提出哪些申诉意见?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单位承包某矿井项目。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安排,主、副井筒施工中,主井提前施工,副井晚施工,井底车场上部的装载硐室安排在主井施工过程中一起施工,以使主、副井同时到底;井筒要穿越有两个含水层,安排采取工作面注浆的办法处理。 因为含水层的涌水相对比较大且流速也大,为固结可靠,施工前经相关单位介绍以及技术人员的资料查阅和调研,决定采用一种新型高效黏结剂,即高分子结构的速凝注浆材料作为注浆的辅助材料。结果在注浆施工过程中由于该注浆材料的凝结时间太短,又不能熟练调制性能合适的浆液而不能适应施工要求,于是井筒工作面注浆只能重新采用单位以采用的速凝材料与水泥的混合浆液,因为浆液的固结效果不好,加之材料购置及注浆系统的重新布设、准备等问题,耽误了主井井筒的施工。为避免主井筒到底时间的延误,施工单位采取了将装载硐室施工移出关键线路的措施。最终主副井仍实现了同时到底的要求。 在井底水平的巷道施工前,施工单位为加快施工进度针对原组织措施提出了一些变更的想法,汇总这些想法的内容包括有:1)增加施工队伍,由原来的四个施工队增加到五个,并且从井筒到底就开始;2)主井改绞期仍然保持5个施工队伍掘砌施工;3)井底内、外水仓平行施工,并从水仓入口开始;4)采取对头掘进,从中央泵房的吸水井下的配水巷向两个水仓推进;5)取消主、副井贯通辅助巷和消防材料库巷道的工程内容。 问题: 1.针对高性能速凝注浆材料的使用过程,说明施工单位存在哪方面问题指出正确的做法。 2.将装载硐室项目移出关键线路的做法是否合理说明具体做法及其合理性理由。分析该做法的优缺点。 3.分析背景所列举的5项想法,分别说明其可行性,并说明理由。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矿井建设项目采用设计、施工、采购总承包方式(EPC)发包,总承包内容包括矿井、选矿厂、机修厂、矿井专用铁路线。  设计院A、施工单位B、监理公司C组成联合体1参加投标被确定为废标;设计院D、施工单位B组成联合体2参加投标亦被确定为废标;设计院E、施工单位F、施工单位G组成联合体3参加投标并中标。建设单位招标确定监理公司H为该项目的监理方。总承包方通过招标选择分包方甲、分包方乙为分包单位。分包方组织编写分包项目实施计划,报分包单位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  分包方甲在组织实施锚喷巷道施工过程中发生了顶板冒落事故,其原因是隐蔽工程质量控制不严,甚至锚杆数量不足。总承包方因此下达停工整顿指令。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矿井建设施工单位正在进行井筒的施工,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和业主联合质量、安全、环 保等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检查中发现: (1)施工场地的材料堆放混乱,木材仓库距离锅炉房太近,不符合安全规定。 (2)检查人员乘吊桶下井有蹲罐现象,经询问是实习司机开绞车不熟练造成。 (3)提升机房没有配备消防灭火器。 (4)井筒排出的污水直接排向地面河流内。 (5)井口信号装置采用声控信号,与绞车房之间采用电话沟通。 (6)调度室无人值班。 问题: (1)针对检查存在的问题,施工单位应在哪些方面加强管理? (2)如何整改目前存在的问题? (3)说明矿山施工调度工作的作用。
[简答题]1、背景资料 施工单位B承包一主井井筒工程。井筒冻结段深度280m,基岩段围岩条件较完整,但在井筒深度560~590m、680~700m位置有两层含水层,预计井筒最大涌水量分别为80m3/h和78m3/h,其他井筒段预计最大涌水量为25立方米/h。冻结施工由A单位独立承包。施工单位B为了加快施工速度,在井筒设备选型布置中选择了2台JK2-2.8/15.5型提升机,配2只4m3吊桶提升,2台HZ-6型中心回转抓岩机装岩,6臂伞钻打眼,凿眼深度4.2m,整体液压下滑模板段高2.4m,溜灰管下料。 为了抢在冻结壁进入井筒掘进荒径之前施工,施工单位B在冻结水文观测孔冒水3天后即开始开挖。在开挖15m后,出现片帮事故,被迫停工。为此施工单位B向业主提出了由于片帮引起的3万元的隐蔽工程索赔。施工单位在正常施工到井筒深度为557m位置时井筒涌水量达到45m3/h,为此施工单位提出了8万元的地层变化引起的额外费用索赔。 2、问题: (1)指出施工单位B的井筒设备选型有何不妥,为什么? (2)分析B单位出现施工事故及两次索赔要求。 (3)分析B单位施工准备期的主要矛盾线是什么?
[简答题]某建设单位拟建一矿井井筒,该井筒设计净直径4.5m,井深682m。招标文件提供的井筒检查孔地质资料表明:井筒基岩段614m有两个含水层:井深342~422m段有断层破碎带,涌水量较大;井深436~447m段为砂岩裂隙含水层。井筒围岩以泥岩和胶结不好的破碎砂岩等弱稳定岩层为主,部分为中等稳定的砂岩、泥质砂岩。整个项目工期安排紧。招标文件发出后,建设单位考虑到井筒涌水的风险,开标前12d发出补充函,要求: (1)井筒验收的漏水量不得超过6m3/h;(2)在无其他质量问题的条件下,如井筒漏水量每增加1m3/h,罚款50万;每减少1m3/h则奖励20万;延迟3d开标,以便投标单位完成补充说明。 该井筒项目有3家投标单位提交了投标文件,开标时发现各投标文件对井筒涌水和补充函的处理各有不同: (1)关于井筒治水方案,A单位采用工作面预注浆;B单位对破碎带采用地面注浆,砂岩含水层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方案;C单位则采用单一的地面预注浆。 (2)关于排水方案,A单位采用风动潜水泵排水方案;B单位采用吊泵排水的方案;C单位采用吊桶加风动潜水泵排水,另配卧泵及相应排水系统方案。 (3)对于建设单位提高井筒漏水量质量标准和加强处罚的规定,A单位因无法承受建设单位的奖罚要求,采取了“本项目存在风险,决定以项目总价增加5%作为风险费”的办法;B单位在工程费中增加了“为避免涌水引起的风险,增加措施费80万”;C单位则提高了原井筒排水设备风险费(10万),并要求将地面预注浆工程分包给专业注浆单位,另增加壁后注浆风险处理费(20万),总计30万作为井筒涌水的风险费用。 最终评标委员会在指正了各投标单位不合理做法的基础上,确定C单位中标。 C单位修正了投标文件中不合理的内容,与建设单位签订了合同,并经建设单位同意,对井筒注浆施工分包,要求注浆后的井筒漏水量不得超过5m3/h。 在项目实施中,井筒施工到破碎带附近时,抓岩机的抓斗在转向吊桶时突然甩落一块较大的岩块,砸伤一名工作面工人。检查发现抓岩机及抓斗设备均完好。 【问题】 1.分析比较三家投标单位的注浆堵水、排水施工与组织措施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 2.该井筒施工项目中,存在哪些风险内容?风险费的计价有何规定?说明各投标单位考虑风险费用内容的合理与不合理地方。 3.指出A单位应怎样正确应对招标补充函的要求。对于建设单位提高井筒漏水量标准的要求,C单位还应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 4.分析井筒施工中发生的安全事故,说明施工单位可能有哪些安全工作没有做好?可以采取什么风险转移策略来减少事故发生后的经济损失?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新建矿井共有主井、副井和中央风井三个井筒,预计主井井筒施工准备时间20个月,矿井建设关键线路是:主井井筒工程(18)-主井重车线(2)-水平运输大巷(10)-采区下部车场 (2)-采区巷道(12)-工作面准备巷道(2)-工作面设备安装(2)-矿井试运转(2)-矿井投产移交。(以上括号内数字为工程的施工工期,单位:月。) 问题: (1)该矿井建设总工期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推算? (2)该矿井建井工期和总工期分别是多少? (3)若副井比主井提前结束到底,请预测一下该矿井的建井工期。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矿建施工单位中标承建一矿井的主井井筒及井底车场巷道工程,该矿井主井井筒净直径5.5m,深度750m。其中表土段深度35m,无流沙,采用普通法施工;基岩段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短段掘砌混合作业。井筒基岩施工主要设备包括6臂伞钻1台;HZ-4中心回转抓岩机1台;主提升为JKZ-3.2/15.5提升机配5m3吊桶,副提升为JKZ-3.0/15.5提升机配3m3吊桶;伸缩式模板砌壁。模板高度3.6m;所有管路采用井壁固定。在井筒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几个事件: 事件1,在表土段施工时,发现涌水较大,施工单位采用快速施工通过,但井壁质量出现问题,存在蜂窝孔洞。监理单位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并返工重新浇筑井壁,确保工作质量。 事件2,在井筒施工到深度210m时,一次混凝土浇筑发现强度检验不满足要求,经调查发现是混凝土配比发生错误导致,建设单位要求拆除该段混凝土并重新浇筑。 事件3,在井筒施工到深度450m时,工作面利用伞钻打眼,主提升钢丝绳吊挂伞钻,副提升下放人员,发生了副提升吊桶下放与伞钻支撑臂碰撞事故,所幸有提升钢丝绳吊挂,伞钻未发生倾覆。 问题: 1.该立井井筒施工设备选择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针对事件1,施工单位可采取哪些可靠措施来确保重新浇筑井壁的质量 3.针对事件2,正确的处理程序是什么 4.针对事件3的安全事故,哪些人员应承担直接责任哪些人员应承担领导责任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包立井井筒与井底车场的施工项目。该立井井筒采用表土层注浆加固的方法治理破裂的井壁,为防止注浆时浆液压力过大对井壁产生破坏而涨成井筒涌水事故,施工单位制定相关应急预案。项目实施中一旦发生井壁破裂漏水,施工单位将迅速在井筒内架设槽钢井圈,防止井壁破裂范围扩大,同时采用喷混凝土封闭。施工单位制定了注浆方案,每天中班进行注浆施工,注浆时严格控制注浆压力,同时施工单位还将槽钢井圈堆放在井口指定位置,以便应急使用。 施工中,某一夜班,主提升绞车由司机张某一人值班,在下放吊桶时打盹,导致吊桶全速过放,井底李某从井筒一侧到另一侧去移动水泵,正好穿过吊桶下方,因躲闪不及被当场砸死。事故发生后,井下作业人员由于恐慌争先上井,赵某没有保险带,为了安全就挤在吊桶中央。吊盘信号工在把吊桶稳好后就发出提升信号升井。在升井过程中,突遇断电,赵某被甩出吊桶坠落身亡。 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立即组织事故调查小组,并上报了施工单位有关领导,同时恢复施工。经调查,赵某是新招聘的工人,以前从未从事过井下作业,尚未签订劳动合同。到了施工单位只经过3天的简单培训就下井进行作业。 问题: 1.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2.施工单位针对井筒表土注浆所制定的应急预案是否可行?为什么? 3.本工程中事故发生过程中有哪些人违章?违章的内容是什么? 4.项目经理在本次事故中有哪些违章行为?相关规定是什么?
[简答题]某矿井井筒设计深度850m,井筒净直径6.5m,地质资料显示井筒基岩段最大涌水量为20m3/h。建设单位通过招标确定某矿建单位承担该井筒的施工,合同签订时与施工单位约定,由于井筒涌水量不大,采用工作量加强排水强行通过含水层地段。在井筒施工到达含水层地段时,工作面放炮后井筒实际涌水量达到30m3/h,施工单位采取加快施工速度并在混凝土中添加减水剂和速凝剂的方法快速进行支护作业,但脱模后发现井壁质量存在缺陷,井壁漏水严重。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注浆加固处理,并承担相关的费用和工期损失,施工单位提出不同的意见。 问题: 1.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合同签订的井筒施工方案约定是否合理 说明理由。 2.发现工作面涌水增大,施工单位所采用的方案是否正确 为什么 3.施工单位针对建设单位的要求应当如何应对 说明理由。 4.井筒施工遇到工作面涌水突然增大,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简答题]某施工单位承包一矿井的边界回风井井筒及相关井下巷道工程,回风井井筒净直径6m,井深500m,承担的井下巷道施工工程量计3500m。该井筒所遇冲积层厚度仅3m,采用普通法施工。建设单位为了赶在冬季前开工,给施工单位下达了提前l个月(较合同开工时间)开工的开工令,并提供了如下资料: (1)回风井工业广场等高线图及购地范围图; (2)回风井井筒位置坐标; (3)回风井井筒检查孔资料; (4)回风井井筒施工图。 施工单位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为加快井筒施工速度,保证所承担工程连续施工,施工单位合理选择了施工设备,并经过紧张的筹备,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仓促开工。开工时,工厂场地平整仍在进行,场内场外仅有农村原有道路。开工后出现了如下事件: (1)由于开工日期提前,施工材料筹备时间仓促,货源渠道没有全部落实,备料不足,造成开工后不久便停工待料。 (2)风井开工后,施工单位接到新来的回风井平面布置图,发现主提升机占据了部分永久通风机房位置。 (3)由于农村道路的使用条件未谈妥,施工车辆常在工业广场外受堵。场内道路也因未形成而不畅,致使工程时干时停,施工进展缓慢,给施工单位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问题 1.为保证回风井井筒及井下巷道工程快速连续施工,请确定合理的提升配套方案,说明理由。 2.为解决主提升机占据永久通风机房位置的问题,可采取哪些方法? 3.为保证矿井的不间断施工,施工材料供应部门应做好哪些具体工作? 4.在施工准备阶段,建设单位的工作存在哪些问题?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投标承建一矿井的主井井筒工程,标书规定工期为16个月。建设单位提供工程施工的前期条件,包括进场道路、供电、供水等。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核后进行井筒的施工。施工中发生下列几起事件: 事件1:由于矿井进场道路为简易公路,雨期道路经常被冲毁,使得井筒施工所需材料不能及时进场,延误工期1个月。 事件2: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出现设备故障,使工期延长0.5个月。 事件3:井筒基岩施工时实际涌水量大于预测量,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才能通过,治水工作耽误工期1.5个月。 事件4:井筒施工结束后,由于总涌水量大于10m3/h,施工单位进行了壁后注浆,使工期延长1个月。 问题: (1)建设单位在井筒开工前,应当做好哪些工作? (2)施工单位在井筒开工前,应当进行哪些准备? (3)井筒施工中所发生的工期延误事件,应当由谁承担责任? (4)若副井井筒进度正常,该井筒发生工期延误会产生哪些问题?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