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12 19:03:13

[名词解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更多"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怎样理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判断题]西周在礼、刑的适用上,贯彻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特权原则。
[多项选择]“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本质是()
A. 刑法的锋芒指向劳动人民
B. 劳动人民不懂得礼仪
C. 刑罚不指向奴隶主贵族
D. 只有贵族来知道礼仪
[单项选择]春秋时期,突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批判“刑不可知”,并提倡任用贤能的人是()。
A. 鲍叔牙
B. 管仲
C. 子产
D. 邓析
[判断题]董仲舒在先秦儒家“五伦”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旨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理论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单项选择]“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说明在古代的时候()相辅相成,二者分别调整规制中国传统法律关系与社会关系。
A. 礼与刑
B. 礼与德
C. 德与刑
D. 礼与法
[填空题]西周在礼、刑的使用上,贯彻了“礼不下庶人,()”的特权原则。
[单项选择]“礼下不庶人,刑不上大夫”原文出于( )。
A. 《周礼》
B. 《吕刑》
C. 《礼记·曲礼》
D. 《康诰》
[名词解释]出礼入刑
[判断题]对于治理国家,唐初统治者主张礼刑并用,轻罪重罚。
[多项选择]下列符合“刑不上大夫”礼治精神的有()。
A. 公族无宫刑
B. 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C. 王之同族有罪不即市
D. 放弑其君
[简答题]论述周礼及礼与刑的关系。
[判断题]《永徽律疏》“德礼为政教之用,刑罚为政教之本,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也”,深刻反映了唐初“礼刑并用”的立法指导思想。
[填空题]在德礼、政刑的关系上,朱熹主张“()”。
[判断题]西周时期,法统入礼,刑与礼总属于周礼体系之中。()
[单项选择]在西周,礼与刑适用的对象是()
A. 几乎一个阶层
B. 完全一个人群
C. 根据阶级有各自不同的适用对象
D. 有交集,根据具体事例而定的适于不同人群用
[简答题]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这段话体现的法律价值是什么?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