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04 02:45:23

[判断题]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是教学过程设计。( )
A.正确
B.错误

更多"[判断题]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是教学过程设计。( )"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材料: 教学设计是教学开展的重要环节,三年级的周老师是位新老师,他认认真真地设计教学环节,严格按照设计的环节进行授课,但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发现,实施与设计环节有些不同,一旦出现意外的情况,往往不知所措。于是,周老师认为教学设计根本没有必要,不但会影响自己的课堂发挥.还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创新。 问题: (1)课程设计和实际授课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2)请就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给出对策。
[简答题]阅读《绿色蝈蝈》教学案例的“教学过程”部分,完成下面题。 教学过程: 环节一 1.也许你还记得童年看蚂蚁搬家的情景吧也许你还记得夜间的萤火虫吧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勤劳的蜜蜂……这些大自然的小精灵,也许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再跟随昆虫学家法布尔去认识一位新的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2.简介法布尔反《昆虫记》 法布尔(1823一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1880年作者搬进荒石园,写了一卷又一卷《昆虫记》,直至去世。鲁迅把《昆虫记》称作“讲昆虫的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3.你知道哪些关于蝈蝈的信息(可引导学生查资料) 环节二 1.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词。 2.查阅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环节三 1.速读,你从文中获得了关于绿色蝈蝈哪些方面的信息用简洁语言归纳:声、形、斗、食、居。 2.作者告诉你们的这些信息,他是怎么得来的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并说说你受到的启发吗(旨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探究意识) 环节四 1.《昆虫记》叙述生动流畅,文笔诙谐幽默,一出版即风靡世界,不但为小读者喜爱,成年读者也啧啧称赞。你能从文中体会到这一点吗 2.再读(默读),品味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 3.小组交流,选代表发言。 4.全班交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适时引导,注意把握两点: (1)对蝈蝈的称呼:如“狂热的狩猎者”“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还可以送给蝈蝈其他的雅称吗 (2)拟人手法:亲切自然,形象生动,充满喜爱之情。 5.小结写作特点:语言生动、传神、幽默,运用拟人手法.突出了蝈蝈的特征。 环节五 法布尔笔下的蝈蝈如此可爱,请你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介绍一种你喜爱的动物。 问题: (1)梳理教学过程,概括出每个环节的教学任务。 (2)请从学生活动的角度,指出并评析该教学案例的一条优点。
[简答题]材料: 某教师在“物质运输的途径”教学中,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A:快乐游戏一循环列车 游戏规则:1.以列为单位,每位同学只能代表体循环或肺循环的一个站点。2.随意指定某同学是体循环或肺循环的一个站点,按顺序报出站名,如果有障碍,请下一位同学快速接上,比比看,看哪列同学火车开得稳 开得快 一轮以后,增加难度,报出站名后再说出血液的成分。 在课堂最后,设计环节B: 刚开始上课时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扁桃体发炎进行了手部静脉注射.药物是沿着怎样的途径到达病灶发挥作用的呢 看哪一小组的同学能最早描述出药物的旅程。 问题: (1)环节A是怎样体现生物课程理念的 (8分) (2)简单评价环节B的目的。(12分)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教学设计环节的是( )。
A.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B.分析教学内容和学习者
C.观摩有经验教师的课堂教学
D.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单选题]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
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检查知识
D.运用知识
[简答题]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某教师关于《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设计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了解数列的定义,理解数列的分类,掌握数列的一种表示方法——通项公式。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探索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和逻辑推导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考的品质和勇于创新的个性意志,体验和感受数学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请完成下列任务: (1)上述三维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相同吗 存在什么问题 简要回答(6分); (2)“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存在什么问题 简要回答(6分); (3)关于《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给出你的教学目标设计(8分); (4)结合《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说明设计教学目标时需要注意的事项(10分)。
[填空题]教学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 的(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 )以及在教学之后的( )。
[单选题]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多媒体教学的是:
A.樊政在公务员备考讲座上使用Powerpoint课件。
B.朱雪麟通过视频电话为同学们解答课程相关问题。
C.同学们通过学校组织的模拟法庭学习法律知识。
D.50年代,农技人员通过幻灯为老乡们讲解种植技术。
[单选题]教学过程诸环节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辅导
D.检查
[简答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面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瑶族舞曲 【教学内容】欣赏《瑶族舞曲》 教学目标: 1.聆听《瑶族舞曲》,体验乐曲不同部分的不同音乐情绪,参与想象乐曲的音乐形象。 2.能用乐器演奏部分音乐主题.并能自选主题填词演唱。 教学重难点:体会乐曲不同部分的音乐情绪,参与音乐实践。 教学工具:磁带、录音机、竖笛、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乐曲《瑶族舞曲》(民族管弦乐演奏),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刚才播放的是由民族管弦乐演奏的乐曲《瑶族舞曲》,旋律优美动听。说到瑶族,你能否说一说你对它的认识呢?学生讨论并回答。 三、欣赏教学 1.播放《瑶族舞曲》(扬琴与乐队)。 2.提问:乐曲的基本情绪如何?乐曲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有几个音乐主题? 3.师总结。 4.出示乐曲的两个音乐主题:主题a,主题b。 5.再次聆听主题a,b在曲中的演奏。思考:这两个主题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6.根据你对作品的理解,自选主题填词演唱。 7.组织学生表演。 四、总结 1.将本单元的欣赏曲目编上序号,填到与其相关的中国分省(区)地图中去。 2.将西南少数民族音乐与汉族音乐作比较,说说它们的差异有哪些? 3.课堂小结。 4.播放歌曲《阿西里西》。 五、小结与作业 1.作实践与创造第四题。 2.讨论、比较后分析总结。 3.唱着歌曲走出教室。
[简答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面欣赏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洪湖水浪打浪 【教学目标】 1.通过几部经典歌剧和舞剧的对比欣赏,让学生了解歌剧是一门融诸多因素于一体的却又相互有别的综合艺术形式,激发他们认识传统歌剧的兴趣和欣赏经典歌剧的能力,启发学生从审美角度认识歌剧的时代价值。 2.通过聆听歌剧选段《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和《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知道歌剧音乐在歌剧中的作用:了解我国新歌剧的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 1.《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选自歌剧《小二黑结婚》。 2.《这一仗打得真漂亮》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歌剧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 2.重点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熟悉部分唱段。 教学难点: 让学生积极理解、参与、体验、表现歌剧音乐。 【教学教具】 多媒体、钢琴、音乐影视资料、歌曲乐谱及画纸等。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人 师:在你们的印象里,歌剧是什么样的?你能说出几部歌剧的名字吗?(学生讨论)那么歌剧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看几段录像,看看你们能否分辨出哪首是歌剧? (分别播放舞剧《天鹅湖》、歌剧唱段《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第一段、音乐剧《猫》和话剧《雷雨》录像片段) 师:哪一首是歌剧? 生:《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 师:你们作出如此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生:歌剧是以唱为主。 师:你们说得很对,那么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了解我国的歌剧艺术,感受我国歌 剧的艺术魅力。 二、感知与认识 1.播放《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第二段录像片段。 师:你能看出这段录像里包含哪些艺术种类吗? 生:音乐、文学、戏剧、美术……. 师:歌剧构成的要素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现存的绝大多数艺术品种,综合了文学、戏剧、诗 歌、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歌剧唱段,就综合形式和综合方法作进一步的了解。 2.欣赏《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第三段录像片段。 师:在歌剧这一综合艺术中,各类艺术是否平分秋色? 生:不,音乐占主导地位。 师:在这首歌曲里,音乐中除了歌唱外。还有什么? 生:器乐音乐。 师:歌剧里.声乐和器乐是否平分秋色? 生:歌唱最为重要。 师:歌唱在歌剧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生:表现作品,推动戏剧发展。 师:通过聆听。你认为歌剧在演唱上具有怎样的风格? 生:民族唱法或者美声唱法。 师:这首歌曲里有没有舞蹈? 生:没有。 (可见,舞蹈并不是必要的,即便有,也是一种色彩性、过渡性的) 师:歌剧的舞台美术给你的印象如何? 生:感觉好美、好真实…… (歌剧里的舞台装置、布景、灯光、服饰、道具等追求写实风格及历史文化依据的可靠性、真实性) 师:歌剧的综合性建立在主次分明、严密有序的基础上,音乐在歌剧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3.学生随录音演唱《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第三段,感受音乐情绪。 师;这首歌曲具有怎样的风格?(具有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 引出:我国歌剧创作过程及特点。 教师介绍我国新歌剧发展简况。 1.创作过程:探索阶段(1919--1944年)、奠基阶段(1944--1955年)、深入阶段(1956一)。 2.特征:反映群众的斗争生活,创造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性格唱腔,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和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既有时代特点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师:下面这首作品就是我国文艺工作者为了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胆探索,创作了深受群众欢迎的经典新歌剧《洪湖赤卫队》。 1.播放歌剧《洪湖赤卫队》录像片段,了解歌剧剧情背景。 2.播放《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录音。 问题:这首歌曲演唱形式是怎样的?(有领唱、合唱、齐唱) 师:可见,歌剧中的声乐演唱形式很多,有独唱、合唱、重唱,某些段落还有接近说白的朗诵。 3.歌曲具有怎样的风格特征?(浓郁的湖北地方特征) 师:音乐主要吸取了湖北地方民间音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乡土气息和个性化的音乐形象。 4.你听了这首歌曲,你的心情怎样?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谈感受) 师:歌曲的情绪风趣、幽默、活泼、开朗,演唱坚定有力,表现了赤卫队员们乐观、开朗的革命精神风貌。音乐朴素开朗、激昂坚定,将主人公韩英、刘闯革命的坚定意志表现得淋漓尽致。 5.学生演唱第二段领唱、齐唱部分。(把学生分成两组,以一领众合的形式演唱)让学生再次体验战士们取胜的喜悦心情和乐观开朗的精神面貌。 三、拓展与创造 师:歌剧《洪湖赤卫队》是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歌剧里有许多的经典唱段被广大劳动人民所喜欢、熟悉。同学们.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唱段吗? 生:《洪湖水浪打浪》《小曲好唱口难开》等。 师:下面就请你们用各自喜欢的表达方式来演绎这首《洪湖水浪打浪》好吗?(提供歌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分成四组: ①舞蹈组同学随音乐即兴起舞。 ②部分学生随音乐模仿划船动作。 ③部分学生随音乐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④部分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把歌曲中表现的景色画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表现要求学生自评,师生互评)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歌剧艺术,让我们了解、感受了我国歌剧艺术的魅力;通过对两部经典歌剧唱段的欣赏、体验,了解了歌剧中所刻画的人物性格,歌剧音乐在歌剧中所起的作用:更让我们知道了我国新歌剧创作特征:反映群众的斗争生活,创造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性格唱腔,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和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既有时代特点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征。今天,我们走近了歌剧,让我们真正地感受了我国歌剧的艺术魅力。所以,我们要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热爱歌剧艺术。同学们可以在课后去搜集外国的优秀歌剧,与我国的歌剧对比欣赏一下,看看外国歌剧和我国歌剧艺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好吗?下课。
[简答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欣赏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 【课题名称】《欢乐颂》(选自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 【教学内容】音乐鉴赏《欢乐颂》 ? 【教学重点】《欢乐颂》主题 ? 【教学过程片段】 ? 1.聆听音乐,引导学生分辨欢乐颂主题出现了几次。 ? 2.再次聆听,学生辨析主奏乐器分别是什么,以什么力度出现。 ? (学生在纸上边听边写,一位同学在多媒体课件上做标记) ? 3.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验证。 ? (1)欢乐颂主题出现了四次。 ? (2)主奏乐器分别是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以及乐队全奏。 ? (3)力度从弱到强,音区从低到高,形象地表现了“欢乐”的壮大过程。 ? 4.小结:乐曲采取简单有效的重复方法,正式确立了“欢乐”主题。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