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23 00:55:03

[多项选择]下列关于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A. 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中止是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之发生
B. 是否着手不同
C. 犯罪未遂可有预备未遂,犯罪中止则无
D. 有无犯罪结果不同
E. 自动防止犯罪结果的情况下,既有可能成立犯罪未遂,也有可能成立犯罪中止

更多"下列关于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关于犯罪未遂,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 王某意欲盗窃,用自配的钥匙打开李某家的门,不料李某恰好在家,推住门不让王某进去,王某用力踹门未果,只好作罢。王某成立盗窃罪的未遂
B. 张某是出租车司机,意欲抢劫乘客赵某,将车开往野外,由于车胎爆了没有得逞。张某成立抢劫罪的未遂
C. 周某怀着抢劫的意图,敲开陈某的家门,骗陈某说想讨水喝,趁陈某刚转身去厨房取水时抢笔记本电脑,但是被陈某及时发现而未得逞。周某成立抢劫罪的未遂
D. 朱某明知妇女钱某患有程度严重的间歇性精神病,想趁其发病时发生性关系,不料就在将要得逞时钱某恢复正常,责问朱某干什么,朱某逃跑。朱某不成立强奸罪的未遂
[多项选择]关于犯罪未遂说法正确的是()。
A. 未遂犯都是危险犯
B. 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C. 犯罪未遂应当负刑事责任
D.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E. 对于未遂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多项选择]关于犯罪形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钱某翻墙进入某工厂,盗窃了一袋价值5万余元的皮料。钱某将皮料扔到工厂墙外,翻墙出来时发现皮料被人捡走。钱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B. 王某的妻子肖某与其情夫商量决定杀死王某。二人雇佣卡车司机驾驶卡车冲撞王某的汽车。由于王某坐在后座,只受轻伤,王某车上的乘客林某死亡。肖某见王某未死,怕被其发现,立即驾车离开。尚某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C. 陈某绞尽脑汁想杀死其妻洪某的方法。后看见新闻报道某人去野生动物园游玩擅自下车被老虎吃掉。陈某遂开车去野生动物园考查线路,购买了用来引诱老虎的牛肉,邀请洪某次日去野生动物园游玩。陈某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D. 谢某欲杀害彭某,在登山的时候趁彭某不备将其推入山崖,结果彭某受了重伤被灌木挡住,动弹不得,饥寒交迫而死。谢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既遂
[单项选择]关于犯罪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为图利,明知乙将苏丹红用于生产咸鸭蛋,无照生产仍向乙出售苏丹红,致使乙生产的成鸭蛋给消费者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甲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共犯
B. 丙找丁(某县公安局局长)帮忙为其办理取保候审,经丁暗示,丙送给丁10万元,丁收下。后丁担心事发,便将该10万元用于局里办案支出。由于丁未将贿赂据为己有,丁不构成受贿罪
C. 戊深夜将某大佛石刻(古文化遗址、古墓葬以外的古石刻)的佛头割掉拿走卖给己,应当以盗窃罪和故意毁损文物罪追究戊的刑事责任
D. 庚(某煤矿主管安全生产的矿长)在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后,为了避免法律追究,指使辛对受重伤的3名工人藏匿不送医院治疗,致使该3名工人因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庚构成故意杀人罪
[多项选择]关于犯罪认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陶某在微博上发消息,称早上开车见到路边树林里有一只老虎,怀疑是野生动物园的一头老虎逃出来了。该消息发布后,被转发数万条,引起该市市民恐慌。后经查明,陶某所见老虎是某玩具公司为做广告在树林里置放的模型,被陶某误认为是真老虎。陶某构成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B. 张某策划对某公共场所实施暴恐袭击,计划败露后,张某逃跑。民警向陈某询问张某的去向时,陈某明知张某的计划以及藏匿地点,仍拒绝向民警提供。陈某构成窝藏罪
C. 李某欲合成冰毒贩卖牟利,将此想法告诉王某,并让王某帮其购买盐酸伪麻黄碱同时许给丰厚回报,王某帮李某购买了盐酸伪麻黄碱3公斤。王某构成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D. 孙某明知赵某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诈骗犯罪,仍为其提供支付结算服务,帮助赵某在网上完成收款、转账、取现等活动,孙某构成诈骗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应当数罪并罚
[单项选择]以下关于犯罪主体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罪的主体是司法人员
B. 乙(不满16周岁)携带自制火药枪进行抢夺,但未使用该凶器的,应当构成抢夺罪
C. 丙(15周岁)根据债权人李某的安排,在扣押王某并向其索取债务5万元时致使王某死亡,丙无罪
D. 放纵走私罪的主体是海关人员和司法工作人员
[单项选择]根据犯罪主客观要件、犯罪形态的理论分析,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 )
A. 甲预谋杀害乙,于是准备了杀人的刀具,并且跟踪乙的日常行踪。在决定采取杀人行动之前,甲妻发现甲的杀人计划,力劝甲放弃,而后甲听从其妻劝告,没有依计划采取杀人行动。甲不成立犯罪中止
B. 甲、乙两人预谋杀害丙,甲负责准备杀人的刀具,乙负责踩点,收集丙的日常行踪。在决定采取杀人行动之前,甲妻发现甲、乙的杀人计划,力劝甲放弃,而后甲听从其妻劝告,没有依计划参加杀人行动,乙单独执行计划,用甲提供的杀人工具把丙杀了。甲成立犯罪中止
C. 甲基于杀害的意图对乙实施暴力,乙跪地求饶,并且拿出两万元钱,恳求甲放过他,甲见钱眼开,遂放弃了继续加害行为。甲成立故意杀人罪的犯罪中止
D. 甲基于杀害的意图对乙实施暴力,乙一边抵抗,一边告诉甲,如果甲杀害了他要判死刑的。甲害怕受到法律的惩罚,于是放弃了继续加害行为。甲不成立犯罪中止
[单项选择]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 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B.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C. 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D. 对于单位犯罪,原则上除了处罚单位本身,还要处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即对单位犯罪一律实行双罚制
[单项选择]关于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往往会发生重合
B. 犯罪行为的后果是对受害人的补救
C. 侵权行为的结果是对行为人实施惩罚
D. 追究了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后就不再继续追究其民事侵权责任
[多项选择]下列关于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犯罪概念从宏观上揭示犯罪的本质与基本特征
B. 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具体法律标准
C. 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基础
D. 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
E. 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
[单项选择]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涉税犯罪的犯罪构成说法正确是( )。
A. 逃税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B. 骗取出口退税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
C. 逃避追缴欠税罪的主体是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
D. 行为人为了躲避追缴欠税,而到异地他乡藏匿起来的行为构成逃避追缴欠税罪
[单项选择]关于共同犯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值班时轻信安全情况,离开岗位去打牌,廖某偷偷进入院内,盗走单位财物,二人不成立共同犯罪
B. 乙以为小王已满16周岁,教唆不满 15周岁的小王盗窃王家财物5000多元,二人成立共同犯罪
C. 丙约好李某共同报复卫某,将卫某打成重伤,但无法查清是谁的行为造成重伤,二人仍然成立共同犯罪
D. 丁命令李某引诱姜某抢劫他人财物,丁某和姜某也是共犯关系
[单项选择]关于赌博犯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0人以上赴境外赌博,从中收取回扣、介绍费的,构成刑法第 303条中规定的“聚众赌博”
B. 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实施赌博犯罪应当从重处罚
C. 组织未成年人参与赌博的,应当从重处罚
D. 未经国家批准擅自发行、销售彩票,构成刑法第303条规定的赌博罪。
[单项选择]下列关于犯罪认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刘某在网上认识小红(13岁),视频聊天后感觉小红可能是幼女,欲与其发生性关系,小红不同意。刘某表示愿意付费3000元并送她一部Iphone5S,后小红便与其发生了性关系,并收受了刘某的现金和手机。刘某构成嫖宿幼女罪
B. 孙某下飞机时,发现邻座乘客王某钱包掉在座位底下,王某坐着并未发现,孙某遂捡起钱包(内有人民币3000元)离去。孙某构成侵占罪
C. 谢某在建筑工地强行命令工人用塔吊运送超重货物,缆绳断裂后货物掉下,砸死两人。谢某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 张某有能力支付工人的劳动报酬,而不支付,达到6万元,劳动管理部门责令其支付,由于张某出国在外没有收到责令支付的通知,在指定的期限内仍未支付。张某不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单项选择]关于犯罪集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人数较多
B. 四人以上
C. 较为固定
D. 目的明确
[多项选择]下列关于犯罪认定,说法错误的是()
A. 女大学生邓某在某网络借贷平台上以年利率36%的利息借款30万元,借期1年,并上传了本人手持居民身份证的裸照作抵押。该平台负责人江某以5%的年息向银行套取30万后,将钱转给了邓某。到期后,邓某没有归还借款,江某要求其归还借款,否则将把邓某裸照发到网上。江某构成高利转贷罪和敲诈勒索罪
B. 刘某到吴某家修理燃气灶,吴某妻子让刘某进屋修理,吴某进屋后看到放在桌子上的金项链,遂生贪念,将项链装入口袋。吴某妻子发现项链不见,遂揪住刘某要其归还项链,刘某恼羞成怒,用拳头将其打晕后逃离。刘某构成抢劫罪,应认定为入户抢劫
C. 黄某将价值1万元的一幅画交给谢某保管。某日,谢某携带画外出与他人共欣赏,彭某看上此画,出价2万元购买。谢某便将此画出售给彭某。后黄某向谢某索要画,谢某称画已售,无法返还,只能将2万元还给黄某。谢某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D. 陈某在路上看见一个4岁小孩坐在商铺边玩Iphone7手机(价值6000余元),遂用玩具汽车引诱其与自己交换。该小孩遂拿过玩具汽车,将手机交给陈某。陈某构成诈骗罪
[多项选择]下列关于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二者统一于罪过
B. 二者都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
C. 二者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
D.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E.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单项选择]以下关于共同犯罪的表述,说法不正确的是哪项
A. 甲命令乙引诱丙盗窃他人财物,丙同意,甲和乙之间也是共犯关系
B. 甲约好乙共同报复丙,二人将丙打成重伤,但无法查清是谁的行为造成重伤,二人仍然成立共同犯罪
C. 甲值班时以为不会出事,擅自离岗位回家睡觉,结果乙偷偷进入仓库,盗走单位财物,甲、乙人不成立共同犯罪
D. 甲以为乙已经满16岁了(实际不满15岁),教唆乙盗窃财物2000多元,二人成立共同犯罪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