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5-14 21:52:17

[单选题]针对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 《关于恳请国家制定扶持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政策的提案》等多份提案,并推动国家制定了《 “十二五”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 这表明 ( )。
A.人民政协制定国家大政方针
B.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C.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
D.政协委员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更多"[单选题]针对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 《关于恳请国"的相关试题:

[单选题]针对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关于恳请国家制定扶持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政策的提案》等多份提案,并推动国家制定了《“十二五”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这表明( )。
A.人民政协制定国家大政方针
B.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C.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
D.政协委员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单选题]我国淡水资源日益短缺,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但海水资源却很丰富,海水淡化展现出广阔的前景。海水淡化“十二五”规划和海水淡化产业专项规划等政策已陆续出台,其中“加快海水利用装备产品自主制造的步伐”和“推进海水淡化材料国产化”等将成为政策扶持的重点。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B.海水淡化“十二五”规划
C.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前景
D.海水淡化政策支持的重要性
[单选题]我国水资源短缺,50多个沿海城市有40多个严重缺水,海岛、苦咸内陆地区也急需淡水资源。解决水资源不足难题,要节流也要开源,海水淡化就是一个开源的好途径。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淡水,向大海要水喝,是我们的现实选择之一。更何况,淡化海水不淹地、不移民、不争水、不受气候变化影响,具有独特的优势。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始自上世纪60年代,经过多年努力,虽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但仍存在一些瓶颈,包括海水淡化成本高、工程化应用还不够、一些地方水资源利用观念有待转变等。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海水淡化是我国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必要途径
B.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及水资源观念等亟待改进
C.结合我国国情,海水淡化优势颇多
D.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发展困难重重
[单选题]某老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了本地区存在的资源短缺问题的调查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种学习方法是( )。
A.角色扮演学习
B.模拟参与学习
C.接受式学习
D.体验式学习
[单选题]某市为解决“城中村”的公共资源短缺问题,首创了由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和村民代表等利益相关者构成的第三方民间机构——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由该机构通过微博、网站、电话热线收集建议,经过论证,多条建议被市政府采纳,材料表明()。 ①村民通过自己选举代表参与民主决策 ②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使自身的正当利益受到重视 ③政府和公众民主协商推动决策的形成与实施 ④村民通过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进行民主管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单选题]企业在解决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时,最为有效的方法不包括( )
A.改进生产加工工艺设计
B.合并和关闭臃肿机构
C.提高员工生产业务技能
D.制定科学的员工激励机制
[单选题](2015年11月)企业在解决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时,最为有效的方法不包括 (  )
A.改进生产加工工艺设计
B.合并和关闭臃肿机构
C.提高员工生产业务技能
D.制定科学的员工激励机制
[简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 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旱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 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 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第①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2)第②段中提到了“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其实,“资源短缺”的表现还有很多,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加以说明? (3)第⑥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 。 (4)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的? (5)6月5 日是世界环境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某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的理解。
[单选题]地球上淡水资源的主体是冰川 关于水资源,错误的是:
A.地球上淡水资源的主体是冰川
B.水圈循环能够调节气温
C.水圈循环的主要动力是月球引力
D.湿地净水源具有“排毒”功能
[单选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活的问题,尤其是淡水资源的缺乏,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包括( )
A.冰盖
B.河流
C.地下水
D.内陆海
E.冰川
[简答题]解决组织人力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单选题]地球陆地上淡水资源多数储存在()
A.冰川
B.地下
C.江河
D.湖泊
[单选题]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库是()。
A.冰川
B.地下水
C.陆地上的江河湖泊
D.泉水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