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5-27 03:06:42

[判断题]张某、王某二人发现刘某一人独自行走,拿一手提包(内有现金等贵重物品,价值5000余元),遂尾随其后,蓄谋行抢。当刘某走到一无人拐角处时,张某乘刘某不备从刘某背后用双手将其抱住,王某乘机将刘某手中提包抢走。张某、王某构成抢夺罪。
A.正确
B.错误

更多"[判断题]张某、王某二人发现刘某一人独自行走,拿一手提包(内有现金等贵"的相关试题:

[判断题] 张某、王某二人发现刘某一人独自行走,拿一手提包(内有现金等贵重物品,价值5000余元),遂尾随其后,蓄谋行抢。当刘某走到一无人拐角处时,张某乘刘某不备从刘某背后用双手将其抱住,王某乘机将刘某手中提包抢走。张某、王某构成抢夺罪。( )
A.正确
B.错误
[判断题]张某、王某二人发现刘某一人独自行走,拿一手提包(内有现金等贵重物品,价值5000余元),遂尾随其后,蓄谋行抢。当刘某走到一无人拐角处时,张某乘刘某不备从刘某背后用双手将其抱住,王某乘机将刘某手中提包抢走。张某、王某构成抢夺罪。
A.正确
B.错误
[判断题]张某、刘某二人因故发生争吵,刘某气急败坏,想教训张某,于是乘张某不备拔刀向张某的大腿部位刺去,不料刺中腿部动脉,张某因失血过多而死亡。刘某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A.正确
B.错误
[单选题]张某与王某通过网上聊天相识,张某谎称自己有20多万元国库券。二人结婚后,王某向张某索要国库券,张某无奈之下通过做假证的方式制作了20万元的假国库券。王某持该假国库券到银行兑换时被识破,银行当即报警,于是案发。张某的行为构成()
A.金融凭证诈骗罪
B.伪造国家有价证券罪
C.伪造金融票证罪
D.诈骗罪
[单选题]张某与李某是邻居,二人因为琐事发生争执,最后互相打斗,张某被打成轻微伤。由此,张某记恨在心,为讨回公道,张某便趁李某不在的时候将李某的儿子骗到自己家里,喂其吃了安眠药,然后恐吓李某,要李某赔偿他之前就医的花费以及精神损失费,不然就对李某的儿子不利,李某见张某迁怒于自己的儿子,怒火中烧,手持菜刀冲到张某家中要与其拼命,在打斗过程中,张某抢过李某的菜刀,顺势将李某砍成重伤并使其当场晕倒,张某误以为已将李某砍死,吓得赶紧逃至A 省,张某因生活所迫,在 A 省抢夺了一妇女的钱包,包内有现金 3000 余元,被当场抓获,并如实交代了以前所犯的所有罪行。
1)下列选项中,对张某的行为定性错误的是∶()
A.张某构成绑架罪
B.张某将李某砍伤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C.张某误以为将李某砍死,应构成故意杀人罪
D.张某抢夺妇女钱包的行为构成抢夺罪
[单选题]刘某(15周岁)放学骑自行车回家,因逆行且车速极快,在转弯处撞着对面行走的张某,造成张某因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刘某的行为( )。
A.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B.属于意外事件
C.与张某的死亡结果没有因果关系
D.构成交通肇事罪
[单选题]张某与李某是朋友。李某把用一个大纸盒子包着的发票放到张某家,让张某保管,张某答应了。张某打开箱子发现里面,有手撕发票、机打发票、手写发票,张某之前接触过真发票,一看便知道眼前的发票是假的。几天后,李某过来向张某借了7000元钱,借钱之后,李某消失了。过了一段时间,张某想把这些发票卖掉抵李某借他的钱,结果没有饭店敢要假发票,他就把这些假发票放在自己的住处。张的行为构成()
A.非法出售发票罪
B.持有伪造的发票罪
C.非法出售发票罪和持有伪造的发票罪,数罪并罚
D.非法出售发票罪和持有伪造的发票罪,从一重罪处罚
[判断题] 张某因涉嫌抢劫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后查明张某尚未满 14 周岁,遂释放了张某。张某的父亲可以依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就张某被羁押要求国家赔偿。
A.正确
B.错误
[判断题]张某因涉嫌抢劫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后查明张某尚未满 14 周岁,遂释放了张某。张某的父亲可以依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就张某被羁押要求国家赔偿。
A.正确
B.错误
[判断题]. 张某与韩某因琐事发生纠纷,张某被韩某打致轻微伤,公安机关进行调解,二人达成协议,在公安机关主持下制作了调解协议书,并履行了协议。对此,公安机关应不予处罚韩某。
A.正确
B.错误
[判断题] 张某与韩某因琐事发生纠纷,张某被韩某打致轻微伤,公安机关进行调解,二人达成协议,在公安机关主持下制作了调解协议书,并履行了协议。对此,公安机关应不予处罚韩某。
A.正确
B.错误
[判断题]张某与韩某因琐事发生纠纷,张某被韩某打致轻微伤,公安机关进行调解,二人达成协议,在公安机关主持下制作了调解协议书,并履行了协议。对此,公安机关应不予处罚韩某。
A.正确
B.错误
[单选题]张某的父亲死后,其母翟某将张家住宅独自占用。张某对此深为不满,拒绝向翟某提供生活费。翟某将张某告上法庭,法官审理后判决张某每月向翟某提供生活费300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事件表明,子女对父母只承担法律义务,不享有法律权利
B.法官作出判决本身是一个法律事实
C.法官的判决在原告、被告之间不形成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关系
D.子女赡养父母主要是道德问题,不应由法律调整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