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2-13 02:26:48

[简答题]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个厂区内管道安装工程。项目部不设立资料员专门管理技术文件资料,要求各专业责任工程师管理本专业的技术文件资料,资料使用完后交回技术部门负责人,由他自己存放整理。工程施工到工艺管道水压试验阶段,进行管道系统检查时,发现压缩机厂房内一条管道的管径和走向与图纸不符。同时,在该管道管段图中有2条进行过2次返工的焊道,也找不到该焊道的无损检测报告和返修通知单。据配管责任工程师回忆:压缩机厂房管道进行了修改,设计变更单在设计单位交予他后直接发放到班组施工作业,自己存的一份设计变更单记不清是否归档,作业完成后找不到了。无损检测报告和返修通知单在无损检测工程师手中,由于其工作调动离开项目,不知那部分资料现在何处。由于查找技术文件资料,水压试验被迫推迟。 问题 1 . 简述人力资源动态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 . 简述机电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资料与竣工档案的特征。 3 . 机电工程施工技术资料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4.工艺管道压力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更多"[简答题]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个厂区内管道安装工程。项目部不设立"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一、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个厂区内管道安装工程。项目部不设立资料员专门管理技术文件资料,要求各专业责任工程师管理本专业的技术文件资料,资料使用完后交回技术部门负责人,由他自己存放整理。工程施工到工艺管道水压试验阶段,进行管道系统检查时,发现压缩机厂房内一条管道的管径和走向与图纸不符。同时,在该管道管段图中有2道进行过2次返工的焊道,也找不到该焊道的无损检测报告和返修通知单。据配管责任工程师回忆:压缩机厂房管道进行了修改,设计变更单在设计单位交予他后直接发放到班组施工作业,自己存的一份设计变更单记不清是否归档,作业完成后找不到了。无损检测报告和返修通知单在无损检测工程师手中,由于其工作调动离开项目,不知那部分资料现在何处。   由于查找技术文件资料,水压试验被迫推迟。   二、问题   1.施工单位项目技术部门负责人不设立资料员,由各专业责任工程师管理本专业的技术文件资料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配管责任工程师对管道设计变更单的收发、管理存在哪些错误?正确的应该如何做?   3.无损检测工程师工作调动离开项目时,应如何处理手中的无损检测报告和返修通知单等资料?   4.工艺管道水压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简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个厂区内管道安装工程。项目部不设立资料员专门管理技术文件资料,要求各专业责任工程师管理本专业的技术文件资料,资料使用完后交回技术部门负责人,由他自己存放整理。工程施工到工艺管道水压试验阶段,进行管道系统检查时,发现压缩机厂房内一条管道的管径和走向与图纸不符。同时,在该管道管段图中有2道进行过2次返工的焊道,也找不到该焊道的无损检测报告和返修通知单。据配管责任工程师回忆:压缩机厂房管道进行了修改,设计变更单在设计单位交予他后直接发放到班组施工作业,自己存的一份设计变更单记不清是否归档,作业完成后找不到了。无损检测报告和返修通知单在无损检测工程师手中,由于其工作调动离开项目,不知那部分资料现在何处。由于查找技术文件资料,水压试验被迫推迟。 问题: 1.施工单位项目技术部门负责人不设立资料员,由各专业责任工程师管理本专业的技术文件资料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配管责任工程师对管道设计变更单的收发、管理存在哪些错误?正确的应该如何做? 3.无损检测工程师工作调动离开项目时,应如何处理手中的无损检测报告和返修通知单等资料? 4.工艺管道水压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简答题]

背景

某项目部中标一项燃气管道工程,主管道全长1.615km,设计压力为2.5MPa,采用φ219*7.9螺旋焊管。三条支线管道分别为600m、200m、100m,采用φ89*5无缝钢管。管道采用埋地敷设,平均埋深为1.4m,场地地下水位于地表下1.6m。项目部在沟槽开挖过程中遇到了原勘察报告未揭示的废弃砖沟,项目部经现场监理口头同意并拍照后,组织人力和机械对砖沟进行了清除。事后仅以照片为依据申请合同外增加的工程量确认。因清除砖沟造成局部沟槽超挖近1m,项目部用原土进行回填,并分层夯实处理。由于施工工期紧,项目部抽调了已经在管理部门工作的张某、王某、李某和赵某4人为外援。4人均持有压力容器与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焊接)焊工合格证书,且从事的工作在证书有效期及合格范围内。其中,张某、王某从焊工岗位转入管理岗位3个月,李某和赵某从事管理工作已超过半年以上。

问题:

1.此工程的管道属于高、中、低压中的哪类管道?

2.本工程干线、支线可分别选择何种方式清扫(有气体吹扫和清管球清扫两种方式供选择)?为什么?

3.清除废弃砖沟合同外工程量还应补充哪些资料才能被确认?

4.项目部采用原土回填超挖地沟的方式不正确,正确做法是什么?

5.4名外援焊工是否均满足直接上岗操作条件?说明理由。

[简答题]【背景资料】某项目部中标一项燃气管道工程。主管道全长1.615km,设计压力为2.5MPa,采用∮219×7.9螺旋焊管;三条支线管道长分别为600m、200m、100m,采用∮89×5无缝钢管。管道采用埋地敷设,平均埋深为1.4m,场地地下水位于地表下1.6m。 项目部在沟槽开挖过程中遇到了原勘察报告未揭示的废弃砖沟,项目部经现场监理口头同意并拍照后,组织人力和机械对砖沟进行了清除。事后仅以照片为依据申请合同外增加的工程量确认。 因清除砖沟造成局部沟槽超挖近1m,项目部用原土进行了回填,并分层夯实处理。 由工施工工期紧,项目部抽调了已经在管理部门工作的张某、王某、李某和赵某4人为外援。4人均持有压力容器与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焊接)焊工合格证书,且从事的工作在证书有效期及合格范围内。其中,张某、王某从焊工岗位转入管理岗3个月,李某和赵某从事管理工作已超过半年以上。 【问题】 1.本工程干线、支线可分别选择何种方式清扫(有气体吹扫和清管球清扫两种方式供选择) 为什么 2.清除废弃砖沟合同外工程量还应补充哪些资料才能被确认 3.项目部采用原土回填超挖地沟的方式不正确,正确做法是什么 4.4名外援焊工是否均满足直接上岗操作条件 说明理由。
[简答题]一、背景 某施工单位在2010年承担了一项机电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项目部为落实施工劳动组织,编制了劳动力资源计划,按计划调配了施工作业人员。并与某劳务公司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约定该劳务公司提供60名劳务工,从事基础浇筑、钢结构组对焊接、材料搬运工作。进场前对劳务工进行了安全教育。 基础工程结束、安装工程开始后,项目部发现原劳动力计划与施工进度计划不协调,而又难于在计划外增加调配本单位施工作业人员,在吊装作业和管道焊接等主体施工中劳动力尤为不足。项目部采取临时措施,重新安排劳务工工作,抽调12名劳务工充实到起重作业班组,进行起重作业。作业前项目部用1天时间对12名劳务工进行了起重作业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项目安全员提出12名劳务工没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不具备起重吊装作业资格,但项目部施工副经理以进行了培训且工程急需为由,仍然坚持上述人员的调配。 低合金钢管道焊接(手工焊)在2010年8月开始焊接。项目部抽调6名从事钢结构焊接的有焊工合格证的劳务工参加焊接工作。在水压试验前监理工程师会同项目质量技术部门进行检查,发现: (1)6名劳务工焊工中,有2人的焊工合格证是2007年3月签发;1人焊工合格证的试件钢号分类代号为工,试件形式代号为1G;1人焊工合格证的试件钢号分类代号为工,试件形式代号为4G。询问焊接质量检查员,答复是施焊前并未见到这6名劳务焊工的焊工合格证。 (2)参与检测共有3名无损检测人员。3人的资格情况如下:N0.1号:RTⅠ级、UTⅡ级;N0.2号:RTⅠ级、MTⅡ级;N0.3号:RTⅡ级、UTⅡ级、PTⅡ级。焊缝射线检测的15C-04号报告共有3道焊曰的检测结果,评定其中1道焊缝存在不合格的缺陷。该报告由N0.1号评定检测结果,N0.2号签发检测报告。 二、问题 1.从背景中,项目部出现劳动力不足和对劳务工重新进行的安排违背了用工动态管理哪些原则?说明理由。 2.说明背景中起重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的理由。项目安全员和项目部施工副经理对抽调劳务工从事起重吊装作业的意见或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对检查所提的4名焊工,是否能够进行该低合金钢管道的焊接作业?分别说明理由。 4.15C-04号报告中评定检测结果和报告签发是否符合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管理的要求?为什么?从背景中,应由哪位无损检测人员签发报告? 5.常用焊缝无损检测的方法有哪几种?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工程公司项目部承担位于南方某省的铁路桥梁工程项目施工,该桥由3联3跨32.7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组成,箱梁采用支架现浇施工。施工期在6~9月份。 劳务队由一直担任隧道施工任务的劳务人员组成。项目部口头承诺劳务费按考勤工天结算。劳务队进场后,项目部技术人员组织召开过一次劳务骨干人员会议,对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了宣讲。 在施工过程中,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混凝土坍落度实测值范围为12~24cm,箱梁浇筑后自然通风养护。 在第1联箱梁浇筑完毕拆模后,经检查发现腹板部位有3处金属波纹管存在堵孔,腹板表面存在裂纹、蜂窝现象。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指出该项目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为防止金属波纹管堵孔,应采取哪些技术防范措施? 3.指出背景资料中可能导致质量缺陷的不妥做法,并说明理由。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工程公司项目部承担位于南方某省的铁路桥梁工程项目施工,该桥由3联3跨32.7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组成,箱梁采用支架现浇施工。施工期在6~9月份。劳务队由一直担任隧道施工任务的劳务人员组成。项目部口头承诺劳务费按考勤工天结算。劳务队进场后,项目部技术人员组织召开过一次劳务骨干人员会议,对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了宣讲。 在施工过程中,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混凝土坍落度实测值范围为12~24cm,箱梁浇筑后自然通风养护。 在第1联箱梁浇筑完毕拆模后,经检查发现腹板部位有3处金属波纹管存在堵孔,腹板表面存在裂纹、蜂窝现象。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指出该项目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为防止金属波纹管堵孔,应采取哪些技术防范措施? 3.指出背景资料中可能导致质量缺陷的不妥做法,并说明理由。
[简答题]管道试压前,项目部全面检查了管道系统;试验范围内的管道安装质量合格;膨胀节已设置了临时约束装置;一块 1.6 级精度的压力表已校检合格待用;待试压管道与其他系统已用盲板隔离。项目部在上述检查中发现了几个问题,并出具了整改书,要求作业队限时整改。 【问题】 1.管道试压前的检查中发现了哪几个问题,并写出正确做法。 2.管道试压前还应具备哪些条件?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项目部承担一段位于北方的铁路线下工程施工.施工内容包括路基、桥涵和隧道。路基填筑除利用隧道弃碴外,均为借土填方路基,有800m长度的路基填筑高度达10m,取土场至工地道路穿越村镇。 桥涵均为扩大基础,个别基础开挖深度达到6.5m,地质为砂黏土,覆盖层8~10m。墩台身最高10m,无特殊结构。桥梁跨越的河道,水流较慢,施工期水深为2m,河面宽40m,跨河主跨为32m。 隧道除洞口60m为Ⅳ级围岩外,其余均为Ⅱ、Ⅲ级围岩。隧道基本无水,无不良地质,洞口段采取长管棚法进洞施工。 项目部进场后,对隧道的施工场地进行了初步布置,进出口场地充足且较为平坦,场地内规划了营房区、变电配电区、高山水池区、混凝土拌合区、炸药库。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指出该项目有哪些施工安全控制重点。 2.指出隧道洞口段的开挖方法。 3.背景资料中隧道洞口平面布置还缺少哪些重要区域? 4.针对背景资料,给出跨河桥墩基础开挖采取的施工措施。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项目部承担一段位于北方的铁路线下工程施工,施工内容包括路基、桥涵和隧道。路基填筑除利用隧道弃碴外,均为借土填方路基,有800m长度的路基填筑高度达1 0m,取土场至工地道路穿越村镇。 桥涵均为扩大基础,个别基础开挖深度达到6.5m,地质为砂黏土,覆盖层8~10m。 墩台身最高10m,无特殊结构。桥梁跨越的河道,水流较慢,施工期水深为2m,河面宽40m,跨河主跨为32m。 隧道除洞口60m为Ⅳ级围岩外,其余均为Ⅱ、Ⅲ级围岩。隧道基本无水,无不良地质,洞口段采取长管棚法进洞施工。 项目部进场后,对隧道的施工场地进行了初步布置,进出口场地充足且较为平坦,场地内规划了营房区、变电配电区、高山水池区、混凝土拌合区、炸药库。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指出该项目有哪些施工安全控制重点。 2.指出隧道洞口段的开挖方法。 3.背景资料中隧道洞口平面布置还缺少哪些重要区域? 4.针对背景资料,给出跨河桥墩基础开挖采取的施工措施。
[简答题]某项目部中标一项燃气管道工程。主管道全长 1. 615km,设计压力为 2.5MPa, 采用Φ219X7.9 螺旋焊管;三条支线管道长分别为 600m、200m、100m,采用Φ 89X5 无 缝钢管。管道采用埋地敷设,平均埋深为 1.4m,场地地下水位于地表下 1.6m。 项目部在沟槽开挖过程中遇到了原勘察报告未揭示的废弃砖沟,项目部经现场监 理口头同意并拍照后,组织人力和机械对砖沟进行了清除。事后仅以照片为依据申请 合同外增加的工程量确认。 因清除砖沟造成局部沟槽超挖近 1m,项目部用原土进行了回填,并分层夯实处理。 由于施工工期紧,项目部抽调了已经在管理部门工作的张某、王某、李某和赵某 4 人为外援。 4人均持有压力容器与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 (焊接)焊工合格证 书,且从事的工作在证书有效期及合格范围内。其中,张某、王某从焊工岗位转入管 理岗3个月,李某和赵某从事管理工作已超过半年以上。 【问题】 1.本工程干线、支线可分别选择何种方式清扫(有气体吹扫和清管球清扫两种方式供选择)?为什么 ? 2.清除废弃砖沟合同外工程量还应补充哪些资料才能被确认 ? 3.项目部采用原士回填超挖地沟的方式不正确,正确做法是什么 ? 4. 4名外援焊工是否均满足直接上岗操作条件 ?说明理由。
[简答题]某项目部中标一项燃气管道工程。主管道全长1. 615km ,设计压力为2.5MPa ,采用Φ219X7.9 螺旋焊管;三条支线管道长分别为600m、200m、100m,采用Φ89X5 无缝钢管。 管道采用埋地敷设,平均埋深为1.4m,场地地下水位于地表下1.6m。 项目部在沟槽开挖过程中遇到了原勘察报告未揭示的废弃砖沟,项目部经现场监理口头同意并拍照后,组织人力和机械对砖沟进行了清除。事后仅以照片为依据申请合同外增加的工程量确认。 因清除砖沟造成局部沟槽超挖近1m,项目部用原土进行了回填,并分层夯实处理。 由于施工工期紧,项目部抽调了已经在管理部门工作的张某、王某、李某和赵某4 人为外源。4 人均持有压力容器与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焊接)焊工合格证书,且从事的工作在证书有效期及合格范围内。其中,张某、王某从焊工岗位转入管理岗3 个月,李某和赵某从事管理工作已超过半年以上。 【问题】 1.本工程干线、支线可分别选择何种方式清扫(有气体吹扫和清管球清扫两种方式供选择)?为什么? 2. 清除废弃砖沟合同外工程量还应补充哪些资料才能被确认? 3. 项目部采用原士回填超挖地沟的方式不正确,正确做法是什么? 4. 4 名外援焊工是否均满足直接上岗操作条件?说明理由。
[简答题](三)   背景资料:某集团公司项目部承担某段铁路工程施工,其中一部分为邻近干线营业线增二线,另一部分为双绕新线。主体工程包括:石方路堑拓宽、小桥项进、涵洞接长、新建高桥与隧道、深路堑、高填方及一般路基工程;附属工程包括:道口接长及路基防护等。施工期间既有线正常运营,附近有电力及通信信号设施。   施工前,项目部制定了既有线安全控制方案:对路堑石方采取合理布置炮眼、控制装药量及一次爆破石方数量的措施,以避免飞石、有效控制爆破体抛掷方向及范围;并认为该方案有效、可行,能确保营业线安全。   利用“天窗”时间,施工队按照项目部制定的安全控制方案进行了爆破作业。在爆破过程中发生因飞石坠落到既有线上,导致电力、通信设施破坏,造成列车行车中断事故。 安全标准工地目标与危险源分析表 序号  目标  危险易发地点、地段、场合 1 无责任死亡和多人伤亡事故 隧道内、邻近营业线旁、高挡墙、高墩 2 无行车险性及以上事故 3 无火灾和爆炸事故 4 无重大机械和设备事故 5 无重大交通事故   问题:   1.参照上表,填充空白项(无需复制表格,在答题卡上用文字叙述)。   2.针对该工程项目,集团公司项目部应制定哪些危险预防措施(列举6-8项,对每项措施不必展开叙述)?   3.指出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为避免事故再次发生,还应采取哪些措施?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公司中标承担一项大型铝冶炼厂建设总承包管理,项目部为了提高管理质量,确保履行总承包合同的各项承诺,在开工前对全体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和考试测评。培训中明确提出各项管理要求,包括施工进度计划实施应建立的机制等,各个环节要闭口,各种指令发出,经过实施要有反馈,对反馈要有处理意见,实行闭环控制。对质量监督管理人员指明了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路径。 在工程建设中,发生了下列两个事件: 事件一:分包单位将承包工程中的真空泵房单机无负荷试运行方案报总承包单位审查批准后,为抢进度,当 即要求作典人员上岗通电开机,被总承包单位技术、安全管理部门制止,要求纠正。 事件二:工程中需使用大量各种类型的紧固件,总价相对不大,总承包单位物资供应部门打算采用直接采购方式进行采购,被项目经理制止,要求改正。 问题: 1.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应建立什么机制?说明理由。 2.为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改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项目部提出什么样的路径? 3.总包单位技术、安全部门为什么制止分包单位实施真空泵房单机无负荷试运行? 4.项目经理为什么要求改正紧固件的采购方式?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担的一项机电安装工程进入单体试运行阶段。项目部计划对一台解体出厂、现场组装的大型裂解石油气压缩机进行试运行,该压缩机转速为5850转/分。试运行前进行检查,确认试运行范围内的工程,压缩机出口管道系统设计压力为11.2MPa,组对焊接工作已经结束,除少量固定焊口外,无损检测也基本结束,其他相关工程已全部完成,并按质量验收标准检查合格。由于工作量大,出口管道在10日内也不能完成所有工作。由于这台压缩机的试运行影响后续动设备的试运行。项目部认为,机组本体试运行条件具备,仅出口管道系统还存在一些尾项,对压缩机试运行影响不大,决定立即进行该压缩机的试运行。 压缩机采用空气作为介质,按照规范的规定,压缩机试运转采用逐级升压直至达到额定压力,在每级压力下连续运转2小时的方式下进行。在排气压力达到3/4额定压力运转40分钟后,出口管道中有一道焊口泄漏,多道法兰接口严重泄漏,试运行中止。试运行班组作业人员在管道安装班组的配合下,将出口管道从压缩机法兰处卸开,对管道泄漏部位进行补焊处理。处理完成后,将出口管重新与压缩机连接并继续进行试运,运转时将排气压力直接升到3/4额定压力,运转了1小时20分钟后,试运行班长认为在此压力下总计运行时间达到了规定的2小时,决定将压力升至额定压力运行。达到额定压力后,压缩机发生较大振动,运动部件有异常响声。试运行结束后复查压缩机位移值超标,不符合压缩机单机试运行的要求。 问题: 1.项目部决定在出口管道系统还未完成全部工作时,先进行压缩机组试运行是否正确?为什么? 2.出口管道泄漏部位处理完成,与压缩机重新连接后立即进入试运行程序是否正确?为什么?
[简答题]背景: 某机电安装公司承担了某化工装置安装工程,组建了施工项目部。2010年7月22日11时左右,施工作业队某焊工在离地面约10m高的钢结构顶部进行钢结构焊接工作。在操作过程中,该焊工在往侧向移动时脚踏在了一个探头跳板上,探头板侧翻,焊工不慎从操作平台上跌落,坠落过程中安全帽脱落,焊工头部着地。送医院抢救途中死亡。 经事故调查,焊工当时在钢结构顶部搭设的操作平台上进行焊接作业,操作平台为钢模板构成,铺设在用钢管搭设的简易脚手架横杆上,模板没有绑扎固定,没有防护栏杆。操作平台距离地面高度约10m,由钢结构安装工人自行搭设,搭设后没有进行检查验收。焊工在钢结构顶部作业时未系好安全带,也未系好佩戴的安全帽下颚带。 7月23日下午,施工项目部安全部门负责人向机电安装公司上报了事故,机电公司负责人接到报告后,认为已是周末,于是等到7月26日(周一)上午报告了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1>?、分析本次人身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 <2>?、本次事故属于什么生产安全事故等级?说明依据。 <3>?、本次事故上报程序为什么不正确? <4>?、脚手架搭设属于什么类型的作业?应由具备什么资格的人员进行搭设?分析背景中脚手架搭设的错误和问题。
[简答题]某项目部中标一项燃气管道工程。主管道全长1.615km。设计压力为2.5MPa,采用?19×7.9 螺旋焊管;三条支线管道长分别为600m、200m、100m。采用?89×5 无缝钢管。管道采用埋地敷设,平均理深为1.4m、场地地下水位于地表下1.6m。 项目部在沟槽开挖过程中通到了原勘察报告来揭示的废弃砖沟,项目部经现场监理口头问意并拍照后,组织人力和机械对砖沟进行了清除。事后仅以照片为依据申请合同外增加的工程量确认。 因清除砖沟造成局部沟槽超挖近1m,项目部同原土进行了回填,并分层夯实处理。 由于施工工期紧。项目部抽调了已经在管理部门工作的张某、王某、李某和赵某4 人且从事的工作在证书有效期及合格范围内。其申,张某、王某从岸工岗位转入管理岗3 个月。李某和赵某从事管理工作已超过半年以上。 【问题】 1.本工程干线、支线可分别选择何种方式清扫(有气体吹扫和清管球清扫两种方式供选择)?为什么? 2.清除废弃砖沟合同外工程量还应补充晖些资料才能被确认? 3.項目部采用原土回填超挖地沟的方式不正确,正确做法是什么? 4.4 名外援焊工是否均满足直接上岗操作条件?说明理由,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