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12 05:01:58

[简答题]背景:某新建写字楼工程,建筑面积为66000m2,地下两层,地上1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交叉梁筏板基础,地下防水等级为一级,防水材料为4m+3mSBS防水卷材,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室内隔墙及外部填充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外部装饰为玻璃幕墙,总工期为2年,合同规定总承包单位应向业主移交4套竣工资料。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该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在装饰装修及机电设备安装施工阶段,各专业施工单位众多,幕墙是业主直接招标的施工承包单位,施工报验资料有缺少、滞后现象,总包和监理多次要求幕墙施工单位整改,并多次向业主提醒,但是幕墙施工单位以抢进度为由,整改效果不好。 事件二:该工程按期完工,在竣工验收阶段,总承包单位在预验收中发现幕墙工程的施工资料还是不全,并且幕墙单位未及时整改。由于幕墙资料不全,导致档案管理机构预验收未通过,但建设单位为使该建筑尽早备案并投入使用,组织了竣工验收。验收后工程投入使用。但是由于竣工资料不全,建设单位一直未向城建档案馆移交竣工档案。 问题: 1.事件一,在工程资料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并分别写出可能导致的问题。 2.事件二,建设单位违反了哪些档案管理规定?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单位将受到怎样的处罚?

更多"[简答题]背景:某新建写字楼工程,建筑面积为66000m2,地下两层,"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背景:某新建写字楼工程,建筑面积为66000m2,地下两层,地上1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交叉梁筏板基础,地下防水等级为一级,防水材料为4m+3mSBS防水卷材,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室内隔墙及外部填充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外部装饰为玻璃幕墙,总工期为2年,合同规定总承包单位应向业主移交4套竣工资料。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该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在装饰装修及机电设备安装施工阶段,各专业施工单位众多,幕墙是业主直接招标的施工承包单位,施工报验资料有缺少、滞后现象,总包和监理多次要求幕墙施工单位整改,并多次向业主提醒,但是幕墙施工单位以抢进度为由,整改效果不好。 事件二:该工程按期完工,在竣工验收阶段,总承包单位在预验收中发现幕墙工程的施工资料还是不全,并且幕墙单位未及时整改。由于幕墙资料不全,导致档案管理机构预验收未通过,但建设单位为使该建筑尽早备案并投入使用,组织了竣工验收。验收后工程投入使用。但是由于竣工资料不全,建设单位一直未向城建档案馆移交竣工档案。 问题: 1.事件一,在工程资料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并分别写出可能导致的问题。 2.事件二,建设单位违反了哪些档案管理规定?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单位将受到怎样的处罚?
[简答题]某新建住宅工程项目,建筑面积23000㎡,地下2层,地上18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项目实行项目总承包管理。 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项目质量计划,由项目经理审核后报监理单位审批,该质量计划要求建立的施工过程质量管理记录有:使用机具的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管理记录,监督检查和整改、复查记录,质量管理文件记录及规定的其他记录等。监理工程师对此提出了整改要求。 问题: 1.项目部编制质量计划的做法是否妥当?质量计划中管理记录还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简答题]某新建住宅工程项目,建筑面积23000m2,地下2层,地上18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项目实行项目总承包管理。 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项目质量计划,由项目经理审核后报监理单位审批,该质量计划要求建立的施工过程质量管理记录有:使用机具的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管理记录,质量检查和整改、复查记录,质量管理文件记录及规定的其他记录等。监理工程师对此提出了整改要求。 施工前,项目部根据本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对分项工程按照工种等条件,检验批按照楼层等条件,制定了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划分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核。 该工程的外墙保温材料和粘结材料等进场后,项目部会同监理工程师核查了其导热系数、燃烧性能等质量证明文件;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对保温、粘结和增强材料进行了复验取样。 项目部针对屋面卷材防水层出现的起鼓(直径>30mm)问题,制定了割补法处理方案。方案规定了修补工序,并要求找先铲除保护层、把鼓泡卷材割除、对基层清理干净等修补工序依次进行处理整改。 <1> 、项目部编制质量计划的做法是否妥当?质量计划中管理记录还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2> 、分别指出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划分的条件还有哪些? <3> 、外墙保温、粘结和增强材料复试项目有哪些? <4> 、卷材鼓泡采用割补法治理的工序依次还有哪些?
[简答题]背景资料:某新建工程,建筑面积 26000m2,地下二层,地上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土方开挖深度为 6m,建筑总高度为 30.5m,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在基坑施工前,专业分包单位组织召开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会,本工程设计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作为专家之一参加专家论证会。 施工现场入口仅设置了: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该工程周围为已建建筑,因施工场地狭小,现场道路按 3.5m 来考虑做消防车道,距拟建建筑房屋 4m,车道尽端 堆放模板; 56m2 木工加工车间内设置 2 个灭火器。监理工程师认为不符合相关要求,对此发下了通知单。 施工现场临时配电装置,以“三级配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其中分配电箱与开关箱距离为 32 米,开关箱与用电设备距离为 2.8m。 工程验收前,相关单位对某一 150m2 集中空调的房间选取 3 个监测点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的监测,监测点距内墙面 0.4m,距地面 0.6m,监测时空调关闭。 1. 指出深基坑工程论证中不妥?并分别说明理由。 2. 施工现场入口还应设置哪些制度牌?消防设施设置应如何整改? 3. 施工现场配电方式有哪些不妥,并说明理由。 4. 该房间监测点的数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监测点设置位置及监测条件 有无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新建仓储工程,建筑面积8000m2,地下1 层,地上1 层,釆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建筑高度12m;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室顶板设计有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地上部分为钢结构;筏板基础混凝土等级为C30,内配双层钢筋网、主筋为Φ20 螺纹钢,基础筏板下三七灰土夯实,无混疑土垫层。 地下室顶板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施工单位现场生产经理立即向监理工程师口头申请拆除地下室顶板模板,监理工程师同意后,现场将地下室顶板及支架全部拆除。 项目制定的基础筏板钢筋施工技术方案中规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在40mm;主筋通过直螺纹连接接长,钢筋交叉点按照相隔交错扎牢,绑扎点的钢丝扣绑扎方向要求一致;上、下层钢筋网之间拉勾要绑扎牢固,以保证上、下层钢筋网相对位置准确。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认为有些规定不妥,要求改正。 屋盖网架采用Q390GJ 钢,因钢结构制作单位首次采用该材料,施工前,监理工程师要求其对首次采用的Q390GJ 钢及相关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参数、预热和后热措施等焊接参数组合条件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填充墙砌体采用单排孔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专用小砌块砂浆建筑,现场检查中发现:进场的小砌块产品期达到21d 后,即开始浇水湿润,待小砌块表面现浮水后,开始砌筑施工;砌筑时将小砌块的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小砌块的搭接长度为块体长度的1/3;砌体的砂浆饱满度要求为:水平灰缝90%以上,竖向灰缝85%以上;墙体每天砌筑高度为1.5m,填充墙砌筑7d 后进行顶砌施工;为施工方便,在部分墙体上留罝了净宽度为1.2m 的临时施工洞口,监理工程师要求对错误之处进行整改。 问题 1、监理工程师同意地下室顶板拆模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写出基础筏板钢筋技术方案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3、除背景资料中已明确的焊接参数组合条件外,还有哪些参数的组合条件也需要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4、指出填充墙砌体施工的不妥之处,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简答题]【背景资料】某新建仓储工程,建筑面积 8000㎡,地下1层,地上1层,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建筑高度12m;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部分为钢结构;筏板基础混凝土等级为C30,内配双层钢筋网,主筋为三级 20螺纹钢,基础筏板下三七灰土夯实,无混凝土垫层。 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在安全文明施工监检时,发现工程告示牌及含工程总平面布置图的五牌一图布置在了现场主入口处围墙外侧,即要求项目部将五牌一图布置在主入口内侧。 项目部制定的基础筏板钢筋施工技术方案中规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在40mm;主筋通过直螺纹连接接长。钢筋交叉点按照相隔交错扎牢。绑扎点的钢丝扣绑扎方向要求一致;上下两层钢筋网之间拉勾要绑扎牢固,以保证上、下两层钢筋网相对位置准确。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认为有些规定不妥,要求改正。 该工程的外墙保温材料和粘结材料等进场后,项目部会同监理工程师对墙体保温材料、粘结材料进行了复验取样。屋面梁安装过程中,发生两名施工工人高处坠落事故,一人死亡。施工单位按照规定上报了相关情况。 【问题】 1.五牌一图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2.写出基础筏板钢筋技术方案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3.外墙保温材料和粘结材料复试项目分别有哪些? 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内容有哪些?
[简答题]【背景资料】某新建仓储工程,建筑面积8000m2,地下1层,地上1层,釆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建筑高度12m;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部分为钢结构,外墙采用外保温体系。 地下室结构现浇结构有部分外观质量严重缺陷,采用回弹法进行强度检验,出现个别部位C35混凝土强度不足,项目部质量经理随机安排公司实验室检测人员采用钻芯法对该部位实体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报告报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认为其做法不妥,要求整改。整改后钻芯取样的强度分别为28.5MPa、31MPa、32MPa。 屋盖网架采用Q390GJ钢,因钢结构制作单位首次采用该材料,施工前,监理工程师要求其对首次采用的Q390GJ钢及相关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参数、预热和后热措施等焊接参数组合条件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屋盖与立柱连接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制作完成并经检测合格的构件所有外露部位均喷涂底漆后运至施工现场,现场尺寸校验后进行拼装。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先初拧至施工扭矩的50%左右,对接合件进行校正,消除接合件的变形、错位和错孔后,再复拧达到紧固。高强度螺栓安装时从中部向四周逐个进行,初拧及终拧从四周向中心进行,并保持四个方向对称拧紧。 项目部编写了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方案,部分内容如下:防水混凝土试配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与设计要求一致;骨料粒径不大于50mm;防水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大于600mm;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应低于0℃,采用电热法或蒸汽直接加热法养护。 由于基坑工程工程采用新技术,现行验收规范中对该新技术的质量验收标准未作出相应规定,设计单位制定了“专项验收”要求。由于该专项验收标准涉及到结构安全,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就此验收要求组织专家论证。监理单位认为程序错误,提出异议。 该工程采用新型保温材料,按规定进行了材料评审,鉴定并备案,同时施工单位完成相应程序性工作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投入使用。施工完成后,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相关专业质量员和施工员进行了节能工程部分验收。 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指令设计、监理等参建单位将工程建设档案资料交施工单位汇总,施工单位把汇总资料提交给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进行工程档案预验收。 问题: 1.说明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管理的正确做法。该钻芯检验部位C35混凝土实体检验结论是什么?并说明理由。现浇结构外观质量严重缺陷如何验收? 2.除背景资料已明确的焊接参数组合条件外,还有哪些参数的组合条件也需要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分析本案例中从钢构件运至现场到拼装完毕共有哪些不妥之处?并简述理由。 3.指出防水混凝土施工方案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4.基坑工程专项验收要求与论证程序是否妥当,请说明理由。 5.新型保温材料使用前还应有哪些程序性工作?节能分部工程的验收组织有什么不妥?并写出正确做法。 6.分别指出资料移交过程不妥之处,并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简答题]某沿海地区一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 34000 ㎡,地下 3 层,地上 18 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基土层为粉质黏土和粉细砂,地下水为潜水,地下水位-5m。基础为筏板基础,埋深13m,基础底板混凝土厚 1600m,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由于地下有污水,基坑为淤泥质土基坑,施工单位制定了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案,并报项目监理机构。项目监理机构认为不妥,要求修改。 事件二:施工降排水过程中,施工单位直接将抽出的水排放到市政管网。施工中一次将地下水降到-13.3m 时,施工单位认为地下水不会对施工产生影响随即停止了降水;然后采用挖掘机开始进行土方开挖,为保证工期进度,项目经理指示直接挖到基础标高-13m。 问题: 1、事件一中,监理机构认为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案不妥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写出可以采用哪种支护方式? 2、事件一中,适用用于本工程的基坑支护方案还有哪些? 3、降排的地下水还可以直接用于施工现场哪些方面?(至少写出三项) 4、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简答题] 某新建仓储工程,建筑面积8000㎡,地下1层,地上1层,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建筑高度12m;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部分为钢结构;筏板基础混凝土等级为C30,内配双层钢筋网,主筋为三级20螺纹钢,基础筏板下三七灰土夯实,无混凝土垫层。 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在安全文明施工监检时,发现工程告示牌及含工程总平面布置图的五牌一图布置在了现场主入口处围墙外侧,即要求项目部将五牌一图布置在主入口内侧。 项目部制定的基础筏板钢筋施工技术方案中规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在40mm;主筋通过直螺纹连接接长。钢筋交叉点按照相隔交错扎牢。绑扎点的钢丝扣绑扎方向要求一致;上下两层钢筋网之间拉勾要绑扎牢固,以保证上、下两层钢筋网相对位置准确。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认为有些规定不妥,要求改正。 该工程的外墙保温材料和粘结材料等进场后,项目部会同监理工程师审核了其导热参数、燃烧性能等质量证明文件;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对保温、粘结合增强材料进行了复验取样。 屋面梁安装过程中,发生两名施工工人高处坠落事故,一人死亡。施工单位按照规定上报了相关情况。 【问题】 1.五牌一图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2.写出基础筏板钢筋技术方案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3.外墙保温,粘结和增强材料复试项目有哪些 4.判断此次高处归落事故等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内容有哪些
[简答题]某新建仓储工程,建筑面积8000m2,地下1层,地上1层,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建筑高度12m;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部分为钢结构;筏板基础混凝土等级为C30,内配双层钢筋网、主筋为 20螺纹钢,基础筏板下三七灰土夯实,无混凝土垫层。 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在安全文明施工巡检时,发现工程告示牌及含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五牌一图布置在了现场主入口处围墙外侧,即要求项目部将五牌一图布置在主入口内侧。 项目部制定的基础筏板钢筋施工技术方案中规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在40mm;主筋通过直螺纹连接接长,钢筋交叉点按照相隔交错扎牢,绑扎点的钢丝扣绑扎方向要求一致;上、下层钢筋网之间拉勾要绑扎牢固,以保证上、下层钢筋网相对位置准确。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认为有些规定不妥,要求改正。 屋面梁安装过程中,发生两名施工人员高处坠落事故,一人死亡,当地人民政府接到事故报告后,按照事故调查规定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指派的人员和2名专家组成事故调查组。调查组检查了项目部制定的项目施工安全检查制度,其中规定了项目经理至少每旬组织开展一次定期安全检查,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每天进行巡视检查。调查组认为项目部经常性安全检查制度规定内容不全,要求完善。 <1> 、五牌一图还应包含哪些内容? <2> 、写出基础筏板钢筋技术方案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3> 、判断此次高处坠落事故等级,事故调查组还应有哪些单位或部门指派人员参加? <4> 、项目部经常性安全检查的方式还应有哪些?
[简答题]某新建仓储工程,建筑面积8000㎡,地下1层,地上1层,釆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建筑高度12m;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部分为钢结构;筏板基础混凝土等级为C30,内配双层钢筋网、主筋为Φ20螺纹钢,基础筏板下三七灰土夯实,无混疑土垫层。 面梁安装过程中,发生两名施工人员高处坠落事故,一人死亡,当地人民政府接到事故报告后,按照事故调查规定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指派的人员和2名专家组成事故调查组。调查组检查了项目部制定的项目施工安全检查制度,其中规定了项目经理至少每旬组织开展一次定期安全检查,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每天进行巡视检查。调查组认为项目部经常性安全检查制度规定内容不全,要求完善。 问题: 3.判断此次高处坠落事故等级,事故调查组还应有哪些单位或部门指派人员参加? 4.项目部经常性安全检查的方式还应有哪些?
[简答题](二)背景 资料某新建体育馆工程,建筑面积约23000m2,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网架屋盖,地下1 层,地上4 层,地下室顶板设计有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地下室顶板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施工单位现场生产经理立即向监理工程师口头申请拆除地下室顶板模板,监理工程师同意后,现场将地下室顶板模板及支架全部拆除。“两年专项治理行动”检查时,二层混凝土结构经回弹- 取芯法检验,其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经设计单位验算,需对二层结构进行加固处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 余万元。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并在规定的时间内逐级上报至市(设区)级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施工单位提交的质量事故报告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名称;(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无伤亡;(3)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4)事故报告单位。屋盖网架采用有Q390GJ 钢,因钢结构制作单位首次采用该材料,施工前,监理工程师要求其对首次采用的Q390GJ 钢及相关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参数、预热和后热措施等焊接参数组合条件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填充墙砌体采用单排孔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专用小砌块砂浆砌筑。现场检查中发现:进场的小砌块产品龄期达到21d 后,即开始浇水湿润,待小砌块表面出现浮水后,开始砌筑施工;砌筑时将小砌块的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小砌块的搭接长度为块体长度的1/3;砌体的砂浆饱满度要求为:水平灰缝90% 以上,竖向灰缝85% 以上;墙体每天砌筑高度为1.5m,填充墙砌筑7d 后进行顶砌施工;为施工方便,在部分墙体上留置了净宽度为1.2m 的临时施工洞口。监理工程师要求对错误之处进行整改。问题 1.监理工程师同意地下室顶板拆模是否正确?背景资料中地下室顶板预应力梁拆除底模及支架的前置条件有哪些? 2.本题中的质量事故属于哪个等级?指出事故上报的不妥之处。质量事故报告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3.除背景资料已明确的焊接参数组合条件外,还有哪些参数的组合条件也需要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4.针对背景资料中填充墙砌体施工的不妥之处,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简答题]某新建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48000㎡,地下二层,地上七层,层高4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经公开招投标,总承包单位以31922.13万元中标,其中暂定金额1000万元。 自工程招标开始至工程竣工结算的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现场检查时发现,为满足二次结构施工用水及消防安全需要,项目部安排沿建筑物竖向安装了一根管径50mm的供水管,为每个楼层提供施工及消防水源。在距离消火栓2m处堆放了2Om3轻质混凝土砌块。一只手提式灭火器直接挂在外墙的挂钩上,其顶部离地面的高度为1.6m。 事件二:项目部在编制的“项目环境管理规划”中,提出了包括现场文化建设、保障职工安全文明施工的工作内容。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手提式灭火器还有那些放置方法 2.事件二中,现场文明施工还应包括哪些工作内容
[简答题]某新建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48000㎡,地下二层,地上六层,中庭高度为9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经公开招投标,总承包单位以31922.13万元中标,其中暂定金额1000万元。双方依据《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工期为2013年7月1日起至2015年5月30日止,并约定在项目开工前7天内支付工程预付款。预付比例为15%,从未完施工工程尚需的主要材料的价值相当于工程预付款数额时开始扣回,主要材料所占比重为65%。 总承包单位于合同约定之日正式开工,截止2013年7月8日建设单位仍未支付工程预付款,于是总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如下索赔:购置钢筋资金占用费用1.88万元、利润18.26万元、税金0.58万元,监理工程师签认情况属实。 【问题】 (1)请列式计算工程预付款起扣点(单位:万元,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总承包单位的哪些索赔成立。(6分)
[简答题]某新建体育馆工程,建筑面积约2300m2,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网架屋盖,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地下室顶板设计有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 地下室顶板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施工单位现场生产经理立即向监理工程师口头申请拆除地下室顶板模板,监理工程师同意后,现场将地下室顶板及支架全部拆除。 “两年专项治理行动”检查时,二层混凝土结构经回弹取芯法检验,其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经设计单位验算,需对二层结构进行加固处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余万元,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并在规定的时间内逐级上报至市(设区)级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施工单位提交的质量事故报告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名称;(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无伤亡;(3)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4)事故报告单位。 屋盖网架采用Q390GJ钢,因钢结构制作单位首次采用该材料,施工前,监理工程师要求其对首次采用的Q390GJ钢及相关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参数、预热和后热措施等焊接参数组合条件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填充墙砌体采用单排孔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专用小砌块砂浆砌筑,现场检查中发现:进场的小砌块产品期达到21d后,即开始浇水湿润,待小砌块表面出现浮水后,开始砌筑施工:砌筑时将小砌块的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小砌块的搭接长度为块体长度的1/3;砌体的砂浆饱满度要求为:水平灰缝90%以上,竖向灰缝85%以上;墙体每天砌筑高度为1.5m,填充墙砌筑7d后进行顶砌施工;为施工方便,在部分墙体上留置了净宽度为1.2m的临时施工洞口,监理工程师要求对错误之处进行整改。 <1> 、监理工程师同意地下室顶板拆模是否正确?背景资料中地下室顶板预应力梁拆除底模及支架的前置条件有哪些? <2> 、本题中的质量事故属于哪个等级?指出事故上报的不妥之处,质量事故报告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3> 、除背景资料已明确的焊接参数组合条件外,还有哪些参数的组合条件也需要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4> 、针对背景资料中填充墙砌体施工的不妥之处,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简答题]某新建商住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地上16层,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基础桩为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 项目部进场后,在泥浆护壁灌注桩钢筋笼作业交底会上,重点强调钢筋笼制作和钢筋笼保护层整块的注意事项,要求钢筋笼分段制作,分段长度要综合考虑成笼的三个因素。钢筋保护层垫块,每节钢筋笼不少于2组,长度大于12m的中间加设1组,每组块数2块,垫块可自由分布。 在回填土施工前,项目部安排人员编制了回填土专项方案,包括:按设计和规范规定,严格控制回填土方的粒径和含水率,要求在土方回填前做好清除基底垃圾等杂物,按填方高度的5%预留沉降量等内容。 现场使用潜水泵抽水过程中,在抽水作业人员将潜水泵倾斜放入水中时,发现泵体根部防水型橡胶电缆老化,并有一处接头断裂,在重新连接处理好后继续使用。下午1时15分,抽水作业人员发现,潜水泵体已陷入污泥,在拉拽出水管时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负责人在下午2时15分接到了现场项目经理事故报告立即赶往事故现场,召集项目部全体人员,分析事故原因,并于下午4时08分将事故报告应当及时,不得迟报等原则,向事故发生地的县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关部门报告。 问题 1.写出灌注桩钢筋笼制作和安装综合考虑的三个因素。指出钢筋笼保护居的设置数量及位置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2.土方回填预留沉降量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土方回填前除清除基底垃圾,还有哪些清理内容及相关工作? 3.写出现场抽水作业人员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4.施工单位负责人事故报告时间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事故报告的原则*及时、不得迟报外还有哪些内容?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