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1 14:34:48

[判断题]故意,是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体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事实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  )
A.正确
B.错误

更多"[判断题]故意,是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体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会构成违反"的相关试题:

[判断题]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观要件,是指违反治安管理的主体对其所实施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持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态度。( )
A.正确
B.错误
[单选题]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称为( )。
A.过于自信的过失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直接故意
D.间接故意
[单选题]教学目标的完整表述一般包括四个要素: 行为主体、实际主体、行为条件、行为标准,其中“行为主体”指的是( )
A.教师与学生
B.课程与教材
C.教师
D.学生
[判断题]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相同点就是都预见到结果的必然发生。
A.正确
B.错误
[单选题]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股东等)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经理等)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力,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这体现的是公司治理理论中的( )。
A.资源依赖理论
B.利益相关者理论
C.超产权理论
D.委托代理理论
[判断题]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A.正确
B.错误
[单选题]我国刑法规定,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是(  )。
A.疏忽大意的过失
B.无意识犯罪
C.不可抗力事件
D.意外事件
[判断题]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伤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
A.正确
B.错误
[单选题]不道德行为是指打破了日常行为规范的行为。按照行为动机,可分为无意不道德行为和故意不道德行为,前者指在没有意识到行为的不道德属性时做出的不道德行为;后者指个体在明知道行为违背了道德规范,但仍采取的不道德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故意不道德行为的是:
A.小刘收受男方彩礼后,男方悔婚,小刘根据当地风俗不退还男方彩礼
B.某企业为了增加品牌的热度,多次曝光企业的内幕,吸引了社会关注
C.某明星善于通过资助慈善事业获得免费的社会宣传效应
D.某公司明知合同条款对乙方不公平,仍假装承诺将履行合同
[单选题]保证的行为主体是(  )。
A.受益人
B.保险人
C.投保人或被保险人
D.受益人或被保险人
[单选题]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就可能将行为归因于行为主体。
A.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
B.特异性高、共同性低和一致性低
C.特异性低、共同性高和一致性高
D.特异性高、共同性高和一致性低
[填空题]教师在撰写教学目标时要尽可能清晰具体,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行为主体、行为动词、__________和表现程度。
[单选题]建设工程监理的行为主体是()
A.建设单位
B.工程监理单位
C.建设主管部门
D.质量监督机构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