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1-16 23:31:51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长24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夹层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两次冒顶、塌方。隧道施工采用风管式通风。 2.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公路隧道的洞口施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根据背景材料,采用台阶开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根据背景材料,风管式通风有何优缺点?

更多"[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长24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某公路隧道长24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夹层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两次冒顶、塌方。隧道施工采用风管式通风。 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山岭隧道的洞口施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根据背景材料,采用台阶开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根据背景材料,风管式通风有何优缺点
[简答题]1.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长30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页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发生过规模不等的塌方。在隧道施工中,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 2.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在处理隧道塌方前要做哪些调查,才能确定处理方案 (2)根据背景材料,隧道塌方后的治理应该如何进行 (3)背景中提到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请问是哪四个方面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长30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页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发生过规模不等的塌方。在隧道施工中,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 2.问题: (1)根据“治塌先治水”的原则在处理隧道塌方前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以加强防排水工作? (2)为防止隧道塌方,施工现场管理应符合哪些要求? (3)背景中提到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请问是哪四个方面?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长28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新奥法施工的程序进行施工,并对锚喷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了:①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查;②喷层与围岩粘结情况的检查;③喷层厚度检查。 2.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分部开挖法的优缺点有哪些? (2)根据背景材料,分部开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对锚喷支护的质量的检查,除背景材料中提到的以外,还要做哪些检查?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为浅埋隧道,设计净高5.0m,净宽14.0m,隧道长280m。隧道区域内主要为中等风化岩石,隧道区域内地表水系较发育,区域内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浅部残坡积层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洞口围岩变化段水系较发达。施工单位针对隧道的特点,加强了浅埋段和洞口段的开挖施工,并根据地质条件、地表沉陷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以及保障施工安全等因素选择了开挖方法,并做好喷射混凝土和锚杆支护的工作。 2.问题: (1)对于隧道浅埋段的施工,除背景材料中提到的注意事项外,还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2)根据背景材料,喷射混凝土要注意哪些问题? (3)根据背景材料,锚杆支护的施工要注意哪些事项?
[简答题]某公路隧道长30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页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发生过规模不等的塌方。在隧道施工中,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 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在处理隧道塌方前要做哪些调查,才能确定处理方案 (2)根据背景材料,隧道塌方后的治理应该如何进行 (3)背景中提到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请问是哪四个方面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全长5200m。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由于地下水发育,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严重,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了重大质量事故。施工单位立即采取现场保护措施,并向有关单位提交了质量事故书面报告。 2.问题: (1)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现场应如何保护?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最大埋深约150m,设计净高5.0m,净宽14.0m,隧道长1200m。隧道区域内主要为微风化岩石,隧道区域内地表水系较发育,区域内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浅部残坡积层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洞口围岩变化段水系较发达。隧道施工采用钻爆法进行光面爆破,施工中按照爆破设计布置了周边眼,掏槽眼及辅助眼。 2.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用光面爆破是否合适?什么叫光面爆破? (2)根据背景材料,采用光面爆破要注意哪些技术要求? (3)背景中布置的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各有什么作用?
[简答题]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最大埋深约150m,设计净高5.0m,净宽14.0m,隧道长940m。隧道区域内主要为微风化黑云母和长花岗岩,设计阶段对围岩定级为Ⅱ / Ⅲ级,施工过程中围岩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评定。隧道区域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区域内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浅部残坡积层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洞口围岩变化段水系较发达。施工单位根据围岩情况拟分别采用全断面法和台阶法开挖施工。 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围岩详细定级时,在哪些情况下,应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进行修正? 2.根据背景材料,光面爆破的分区起爆顺序是什么? 3.根据背景材料,什么叫台阶法?台阶法有几种形式?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最大埋深约150m,设计净高5.0m,净宽14.0m,隧道长1580m。隧道区域内主要为微风化黑云母花岗岩,隧道区域内地表水系较发育,区域内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浅部残坡积层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洞口围岩变化段水系较发达。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认真做好了隧道的供水(采用机械站供水,洞内有地下水源)和供电设计。 2.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隧道施工期间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主要用途包括哪些方面? (2)根据背景材料,供水方案的选择及设备的配置应符合哪些要求? (3)根据背景材料,隧道供电电压应符合哪些要求?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双线铁路隧道。该隧道全长3200m,无不良地质;隧道围岩情况为:Ⅲ级围岩2200m,Ⅳ级围岩800m,V级围岩200m;采用钻爆法施工;在隧道的中部具备设置斜井的条件;隧道施工工期为28个月。 当隧道施工至距离进口800m处时,因初期支护质量不合格而发生坍塌,导致正在掌子面3名喷锚作业人员被塌方体隔离所困。 施工单位在事故发生后24h内向建设单位报告,并通知有关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 通过积极救援后未发生人员伤亡。从事故发生、救援到塌方段的返工直至进入正常施工,共经历了20d时间。经核算,此次事故导致直接经济损失为675万元。按合同规定此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施工单位负责。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指出隧道施工需多少工作面,并说明理由。 2.根据背景资料,指出施工单位事故处理做法的不妥之处。 3.根据背景资料,给出隧道塌方后现场救援应采取的措施。 4.根据事故分类,指出此次事故的等级。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双线铁路隧道。该隧道全长3200m,无不良地质;隧道围岩情况为:Ⅲ级围岩2200m,Ⅳ级围岩800m,Ⅴ级围岩200m;采用钻爆法施工;在隧道的中部具备设置斜井的条件;隧道施工工期为28个月。 当隧道施工至距离进口800m处时,因初期支护质量不合格而发生坍塌,导致正在掌子面3名喷锚作业人员被塌方体隔离所困。 施工单位在事故发生后24h内向建设单位报告,并通知有关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通过积极救援后未发生人员伤亡。从事故发生、救援到塌方段的返工直至进入正常施工,共经历了20d时间。经核算,此次事故导致直接经济损失为675万元。按合同规定此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施工单位负责。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指出隧道施工需多少工作面,并说明理由。 2.根据背景资料,指出施工单位事故处理做法的不妥之处。 3.根据背景资料,给出隧道塌方后现场救援应采取的措施。 4.根据事故分类,指出此次事故的等级。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新建铁路单线隧道长3900m,隧道沿线路走向为6%的上坡。隧道进口段埋深很大,围岩以Ⅲ、Ⅳ级为主,节理裂隙不发育,整体性较好;出口段埋深较浅,围岩软弱,地下水发育,围岩以Ⅳ、V级为主。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当进口开挖距洞口35m处时,掌子面发生岩爆。施工单位立即采取了减小开挖循环进尺和对作业人员、机械设备加强防护的措施,但效果不佳。 事件二,为提前工期,业主要求增加斜井。经现场勘察,有两处位置具备增加斜井条件,方案1:可设斜井长度500m,坡度为8%,出碴可以采用无轨运输;方案2:可设斜井长度300m,坡度为20%,出碴必须采用有轨运输。初步安排通过斜井施工正洞长度为800m,开挖量为48000m3。经测算,方案1斜井施工成本为每延米8000元,通过斜井出碴成本为每立方米15元;方案2斜井施工成本为每延米10000元,通过斜井出碴成本为每立方米20元。经过经济比选,施工单位选择了成本低的方案。 问题 1.针对背景资料,给出隧道进、出口工作面施工排水方案。 2.针对事件一,施工单位还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防范岩爆发生? 3.针对事件二,通过计算进行经济比选,给出成本最低方案。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公司总承包了一条单跨城市隧道,隧道长度为800m,跨度为15m,地质条件复杂,设计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其中支护结构由建设单位直接分包给一家专业施工单位。 施工准备阶段,该公司项目部建立了现场管理体系,设立了组织机构,确立了项目经理岗位职责及工作程序。在暗挖加固支护材料的选用上,通过不同掺量的喷射混凝土试验来确定最佳掺量。 施工阶段,项目部根据工程的特点,对施工现场采取了一系列的职业病防范措施,安设了通风换气装置和照明设施。 工程预验收阶段,总承包单位与专业分包单位分别向城市建设档案馆提交了施工验收资料,专业分包单位的资料直接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该隧道可采取哪些浅埋暗挖施工方案? 2.现场管理体系中还需增加哪些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 3.最佳掺量的试验要确定喷射混凝土的哪两项控制指标? 4.现场职业病防范措施还应增加哪些内容? 5.城市建设档案馆是否会接收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分别递交的资料?总承包工程项目施工资料汇集、整理的原则是什么?
[简答题]【背景资料】某公司承包了一条单跨城市隧道,隧道长度为800m,跨度为15m,地质条件复杂,设计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支护结构由建设单位直接分包给一家专业施工单位。 施工准备阶段,该公司项目部建立了现场管理体系,设立了组织机构,确立了项目经理岗位职责及工作程序。在暗挖加固支护材料的选用上,通过不同掺量的喷射混凝土试验来确定最佳掺量。 施工阶段,项目部根据工程的特点,对施工现场采取了一系列的职业病防范措施,安设了通风换气装置和照明设施。 工程预验收阶段,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分别向城市建设档案馆提交了竣工验收资料,专业分包单位的资料直接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该隧道可采取哪些浅埋暗挖施工方案 2.现场管理体系中还需增加哪些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 3.最佳掺量的试验要确定喷射混凝土的哪两项控制指标 4.现场职业病防范措施还应增加哪些内容 5.城市建设档案馆是否会接收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分别递交的资料 总承包工程项目施工资料汇集、整理的原则是什么
[简答题]1.背景:某公司承包了一条单跨城市隧道,隧道长度800m,跨度15m,地质条件复杂。设计采用浅埋暗挖法进行施工,其中支护结构由建设单位直接分包给一家专业施工单位。施工准备阶段,某公司项目部建立了现场管理体系,设置了组织机构,确立了项目经理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在暗挖加固支护材料的选用上,通过不同掺量的喷射混凝土试验来确定最佳掺量。施工阶段项目部根据工程的特点对施工现场采取了一系列职业病防治措施,安设了通风换气装置和照明设施。工程预验收阶段总承包单位与专业分包单位分别向城建档案馆提交了施工验收资料,专业分包单位的资料直接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2.问题:(1)根据背景介绍,该隧道可选择哪些浅埋暗挖方法?(2)现场管理体系中还缺少哪些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3)最佳掺量的试验要确定喷射混凝土哪两项指标?(4)现场职业病防治措施还应该增加哪些内容?(5)城建档案馆预验收是否会接收总包、分包分别递交的资料?总承包工程项目施工资料汇集、整理的原则是什么?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新建铁路隧道长1850m,隧道围岩设计均为Ⅲ级,局部有岩爆地层。两个施工队分别从隧道进、出口同时施工,开挖循环进尺不超过3m。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制定了爆破安全技术措施、出碴安全技术措施和用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并由项目经理对工班长进行了口头安全技术交底。在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进口段按设计掘进到620m处,施工人员在进行锚喷作业时,拱顶处发生坍塌,造成人员伤亡。经现场调查发现,该处地层围岩为Ⅳ级,局部较松散。 事件2,在两个开挖面相距24m时,出口段施工队在未通知进口段施工队的情况下,自行组织洞内爆破作业,导致出口段1名工人被飞石砸伤,进口段掌子面处拱顶掉块,2名正在作业的喷锚工被砸伤。 问题 1.指出该隧道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的错误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2.指出背景资料中隧道工程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还应包含哪些内容? 3.针对事件1,为防止再次发生此类事故,施工单位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4.针对事件2,指出施工单位在隧道爆破作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错误做法。
[简答题](一) 背景资料(34) 一新建铁路单线隧道长2813米。隧道围岩有Ⅲ、Ⅳ级两种。采用钻爆施工。 隧道进、出口两个作业面同时施工,采用机械通风。两个施工队将项目部配置的 2台通风机分别置于隧道的进、出口处。在进口洞门开挖时,施工队将部分弃碴临时堆置在洞口的边坡处,并将通风机安置在弃碴堆的平台上。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当进口端作业到508米时,由于下雨,致使洞口边坡弃碴堆坍塌,通风设备损坏。 事件2.当出口端施工到1074米时,掌子面爆破作业后,通风30分钟,随即指派汽车司机进洞检查。司机经检查确认洞内空气不浑浊,能看清周围环境,随后宣布解除警戒。下道工序的作业人员进洞施工。 事件3.在两个施工队作业面相距7米时,出口端掌子面正在钻孔作业的两名工人因进口端掌子面爆破导致死亡。 问题 1.分析造成通风设备损坏的原因。 2.针对事件2,施工单位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3.针对事件3,在隧道开挖安全控制方面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新建铁路隧道长1850m,隧道围岩设计均为Ⅲ级,局部有岩爆地层。两个施工队分别从隧道进、出口同时施工,开挖循环进尺不超过3m。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制定了爆破安全技术措施、出碴安全技术措施和用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并由项目经理对工班长进行了口头安全技术交底。在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进口段按设计掘进到620m处,施工人员在进行锚喷作业时,拱顶处发生坍塌,造成人员伤亡。经现场调查发现,该处地层围岩为Ⅳ级,局部较松散。 事件2,在两个开挖面相距24m时,出口段施工队在未通知进口段施工队的情况下,自行组织洞内爆破作业,导致出口段1名工人被飞石砸伤,进口段掌子面处拱顶掉块,2名正在作业的喷锚工被砸伤。 问题 1.指出该隧道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的错误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2.指出背景资料中隧道工程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还应包含哪些内容? 3.针对事件1,为防止再次发生此类事故,施工单位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4.针对事件2,指出施工单位在隧道爆破作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错误做法。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