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6 01:34:42

[单选题]患儿女,1岁。因淋巴结核住院,医嘱肌内注射数种药物。护士为该患儿肌内注射时,不恰当的操作是
A.宜选用肌肉肥厚的臀大肌
B.注射时应固定好肢体,防止折针
C.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D.注意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E.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

更多"[单选题]患儿女,1岁。因淋巴结核住院,医嘱肌内注射数种药物。护士为该"的相关试题:

[单选题]患儿女,1岁。因淋巴结核住院,医嘱肌内注射数种药物。护士为该患儿肌内注射时,不恰当的操作是
A.宜选用肌肉肥厚的臀大肌
B.注射时应固定好肢体,防止折针
C.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D.注意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E.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
[单选题]患儿,女,1岁。因淋巴结核住院,医嘱肌内注射数种药物。护士为该患儿肌内注射时,不恰当的操作是(  )。
A.宜选用肌肉肥厚的臀大肌
B.注射时应固定好肢体,防止折针
C.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D.注意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E.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
[单选题]患儿,女,l岁,因淋巴结核住院。医嘱肌内注射数种药物。护士为该患儿肌内注射时,不恰当的操作是
A.宜选用肌肉肥厚的臀大肌
B.注射时应固定好肢体,防止折针
C.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D.注意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E.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
[单选题]患儿,女,3个月。重症佝偻病,医嘱肌内注射维生素 D,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末次注射1个月后改为口服预防量
B.注射后2~3日加服钙剂
C.选用较粗的针头
D.每次更换注射部位
E.深部肌内注射
[不定项选择题]患儿出生时伴有上唇单侧裂隙,现患儿1岁来诊。 该患儿最合适的手术年龄是
A.1~2个月
B.3~6个月
C.7~12个月
D.13~18个月
E.2周岁以后
[不定项选择题]患儿出生时伴有上唇单侧裂隙,现患儿1岁来诊。 在该患儿手术当天,如为避免禁食时间过长可能发生失水而影响患儿对手术的耐受力,可采取的措施是
A.术前2小时可进食10%葡萄糖液100ml
B.术前3小时可进食10%葡萄糖液100ml
C.术前4小时可进食10%葡萄糖液100ml
D.术前2小时进食少量牛奶
E.术前4小进进食少量牛奶
[不定项选择题]患儿出生时伴有上唇单侧裂隙,现患儿1岁来诊。 如果该患儿母亲在妊娠期因病服用下列某种药物,与新生儿致畸无明显关系的是
A.环磷酰胺
B.甲氨蝶呤
C.苯妥英钠
D.抗组胺药物
E.青霉素
[单选题]患儿女,1岁。细菌性肺炎入院,目前患儿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医嘱:吸氧。适宜该患儿的吸氧方式为
A.单侧鼻导管法
B.面罩法
C.鼻塞法
D.漏斗法
E.头罩法
[单选题]患儿,女,1岁。细菌性肺炎入院。目前患儿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医嘱:吸氧。适合该患儿的吸氧方式为(  )。
A.单侧鼻导管法
B.面罩法
C.鼻塞法
D.漏斗法
E.头罩法
[单选题]患儿,1岁。阵发性哭闹。1小时前排果酱样便一次,该患儿可能是
A.肠套叠
B.肠扭转
C.肠道畸形
D.急性阑尾炎
E.肠蛔虫症
[单选题]患儿,女,1岁半。其母近期患开放性肺结核,患儿胸片显示“哑铃状”阴影,对该患儿最佳的治疗方案是
A.INH+RFP+SM
B.INH+RFP+PZA
C.INH+RFP+EMB
D.INH+PZA+SM
E.INH+EMB+SM
[单选题]患儿女,1岁,阵发性哭闹半天,1小时前排果酱样大便一次,分诊护士考虑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A.肠蛔虫症
B.肠套叠
C.肠扭转
D.肠道畸形
E.急性阑尾炎
[单选题]患儿,3岁。因重症肺炎入院,住院期间并发心力衰竭,活动稍多即出现症状,该患儿属于心功能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E.Ⅴ级
[单选题]患儿,男,1岁半。PPD试验硬结直径13mm,未接种过结核疫苗,护士考虑该患儿可能是
A.免疫功能低下
B.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
C.非典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D.原发免疫缺陷病
E.既往有结核感染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