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5-25 23:38:00

[单选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犯罪主体,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 )、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以及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  
A.管理人员
B.支援人员
C.作业人员
D.投资人员

更多"[单选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的相关试题:

[判断题]《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 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犯罪主体,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以及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 )
A.正确
B.错误
[填空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自( )起施行。
[单选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在安全事故发生后,直接负责的( )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故意阻挠开展抢救,导致人员死亡或者重伤,或者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对被害人进行隐藏、遗弃,致使被害人因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重度残疾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A.负责人员
B.主管人员
C.其他人员
D.管理人员
[判断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实施刑法第一百三十二条、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三十五条之一、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的行为,因而发生安全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对相关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上的;(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三)其他造成严重后果或者重大安全事故的情形。
A.正确
B.错误
[多选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 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6 年 4 月 18 日) 第六条规定,挪用 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 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 “数额较大”; 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 “数额巨大”。 具有下列哪些情形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第一款规定的 “情节严重” ( )。
A.挪用公款数额在二百万元以上的
B.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 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
C.挪用公款不退还,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
D.其他严重的情节
[多选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6 年 4 月 18 日) 第十一条第二款规 定,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的挪用资金罪中的 “数额巨大”的数额起 点为( )。
A.挪用资金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 在四百万元以上
B.挪用资金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 在五百万元以上
C.挪用资金不退还,数额在二百万元至四百万元以上
D.挪用资金不退还,数额在一百万元至二百万元以上
[多选题]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A.对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
B.对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
C.对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负有管理职责
D.对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负有维护职责
[多选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 22号),下列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中,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34条、第135条规定的“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有(  )。
A.造成2人死亡的事故
B.造成8人重伤的事故
C.造成5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D.造成15人重伤的事故
E.造成12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多选题]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情形有()。
A.贻误事故抢救,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 2 人
B.贻误事故抢救,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间接经济损失 100 万元以上
C.毁灭.仿造.隐匿与事故有关的计算机数据,致使不能及时有效开展事故抢救
D.指使.串通有关人员不报.谎报事故情况,致使不能及时有效开展事故抢救
E.采用命令方式阻止他人报告事故情况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重伤 1 人
[多选题]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
A.阻挠环境监督检查或者突发环境事件调查
B.在医院、学校、居民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及其附近,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
C.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
D.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
[多选题]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可以认定为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确有必要判处刑罚的,应当从宽处罚。
A.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消除污染
B.全部赔偿损失,积极修复生态环境
C.系初犯,确有悔罪表现的
D.未造成舆论影响
[单选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 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中的 “数 额较大” “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分别为( )。
A.6 万元、100 万元
B.10 万元、200 万元
C.6 万元、200 万元
D.10 万元、100 万元
[单选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 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有关规定,对犯贪污罪的,个人贪污数 额 10 万元,将( )。
A.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B.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C.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D.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