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2-05 05:08:08

[简答题]某新建排涝泵站工程。施工工程中有如下事件: 事件三:2013 年3 月6 日,该泵站建筑工程通过了合同工程完工验收,项目法人计划于2013 年3 月26 前完成与运行管理单位的工程移交手续。 事件四:档案验收前,施工单位负责编制竣工图。其中,总平面布置图(图A)图面变更了45%;涵洞出口段挡土墙(图B)由原重力式变更为扶臂式;堤防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图C)碎石垫层厚度由原设计的10cm 变更为15cm。 事件五:2013 年4 月,泵站全部工程完工。2013 年5 月底,该工程竣工验收委员会对该泵站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 问题: 1、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验收规程》(SL 223-2008),指出并改正事件三中项目法人的计划完成内容的不妥之处。 2、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水办[2005]480 号),分别指出事件四中图A、图B、图C 三种情况下的竣工图编制要求。 3、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指出事件五中不妥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更多"[简答题]某新建排涝泵站工程。施工工程中有如下事件: 事件三:201"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某新建排灌结合的泵站工程。施工工程中有如下事件: 事件三:为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项目部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确定了施工安全管理目标和要求,部分内容如下: (1)扬尘、噪音、职业危害作业点合格率95% (2)新员工上岗前三级安全教育率98% (3)特种作业人员持上岗证率100%。 问题: 1.新员工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哪三级?指出施工安全管理目标和要求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简答题]

背景资料

某新建排涝泵站工程,设计排涝流量120.0m3/s,共安装7台机组(其中含备机1台),总装机功率11900kW。泵站采用肘型进水流道,平直管出水流道,下部为块基型墩墙式结构,上部为排架式结构。施工过程中有如下事件:事件1:项目法人为加强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成立了质量与安全应急处置指挥部,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任指挥,项目监理部、设计代表处的安全分管人员任副指挥;同时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事件2: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其部分内容如下:(1)施工用电由系统电网接人,现场安装变压器一台;(2)泵室基坑采用1:2坡比明挖施工,基坑深度7.3m;(3)泵室底板、墩墙施工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中间设施工通道;(4)混凝土浇筑采用塔式起重机进行垂直运输。事件3:为防止泵站底板、流道及墩墙开裂,施工单位组织制定了“减少混凝土发热量、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加速混凝土散热”等温控措施。

问题

1.根据《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说明本泵站工程等别、工程规模及主要建筑物级别。

2.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指出事件1中质量与安全应急处置指挥部组成上的不妥之处,并改正;项目法人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3.在事件2明确的工程部位中,哪些部位或设备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事件3中,施工单位可采用哪些方法加速混凝土散热?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新建排涝泵站工程,设计排涝流量120.0m3/s,共安装7台机组(其中含备机1台),总装机功率11900kW。泵站采用肘型进水流道,平直管出水流道,下部为块基型墩墙式结构,上部为排架式结构。施工过程中有如下事件: 事件1:项目法人为加强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成立了质量与安全应急处置指挥部,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任指挥,项目监理部、设计代表处的安全分管人员任副指挥;同时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 事件2: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其部分内容如下: (1)施工用电由系统电网接入,现场安装变压器一台; (2)泵室基坑采用1:2坡比明挖施工,基坑深度7.5m; (3)泵室底板、墩墙施工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中间设施工通道; (4)混凝土浇筑采用塔式起重机进行垂直运输。 事件3:为防止泵站底板、流道及墩墙开裂,施工单位组织制定了“减少混凝土发热量、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加速混凝土散热”等温控措施。 问题 1.根据《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说明本泵站工程等别、工程规模及主要建筑物级别。 2.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指出事件1中质量与安全应急处置指挥部组成上的不妥之处,并改正;项目法人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3.在事件2明确的工程部位中,哪些部位或设备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事件3中,施工单位可采用哪些方法加速混凝土散热?
[简答题]某新建排涝泵站工程,设计排涝流量120.0m3/s,共安装7 台机组(其中含备机1 台),总装机功率11900KW。泵站采用肘型进水流道,平直管出水流道,下部为块基型墩墙式结构,上部为排架式结构。施工过程中有如下事件: 事件1:项目法人为加强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成立了质量与安全应急 处置指挥部,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任指挥,项目监理部、设计代表处的安全分管人员任副指挥;同时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 事件2: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其部分内容如下: (1)施工用电由系统电网接入,现场安装变压器一台; (2)泵室基坑采用1:2 坡比明挖施工,基坑深度7.5m; (3)泵室底板、墩墙施工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中间设施工通道; (4)混凝土浇筑采用塔式起重机进行垂直运输。 事件3:为防止泵站底板、流道及墩墙开裂,施工单位组织制定了“减少混凝土 发热量、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加速混凝土散热”等温控措施。 【问题】 1.根据《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2010),说明本泵站工程等别、工程规模 及主要建筑物级别。 2.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指出事件1 中质量与安全 应急处置指挥部组成上的不妥之处,并改正。项目法人制定的应急救援应包括哪些内容? 3.在事件2 明确的工程部位中,哪些部位或设备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事件3 中,施工单位可采用哪些方法加速混凝土散热?
[简答题]某施工单位中标一泵站工程,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三:某泵站下部结构施工时正值汛期,某天围堰下游发生管涌,由于抢险不及时,导致围堰决口基坑进水,部分钢筋和钢构件受水浸泡后锈蚀。该事故经处理虽然不影响工程正常使用,但对工程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事故处理费用70 万元,延误工期40 天。 问题: 1.根据《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部令第9 号),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共分为哪几类?事件三质量事故属于哪一类?该事故由哪些单位或者部门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报哪个单位或部门核备?
[简答题](2014年)【背景资料】 某大(2)型泵站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编制。 资格审查资料包括“近3年财务状况表”、“近5年完成的类似项目情况表”等相关表格及其证明材料复印件。 【问题】资格审查资料中“近3年财务状况表”和“近5年完成的类似项目情况表”分别应附哪些证明材料?
[多选题]排涝泵站规模根据( )确定。
A.城市水系格局
B.排涝标准
C.雨水管渠布置
D.服务面积
E.排水分区内调蓄水体调蓄能力
[简答题]某新建排涝泵站装机容量为8×250kW,采用堤后式布置于某干河堤防背水侧,主要工程内容有:①泵室(电机层以下);②穿堤出水涵洞(含出口防洪闸),③进水前池;④泵房(电机层以上);⑤压力水箱(布置在堤脚外);⑥引水渠;⑦机组设备安装等。施工期为当年9月~次年 12月共16个月,汛斯为6月~8月,主体工程安排在一个非汛期内完成。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泵室段地面高程19. 6m,建基面高程15. 6m。勘探揭示19. 6~16. Om为中粉质壤土;16. 0~13. 5m为轻粉质壤土; 13. 5~7. 0m为粉细砂,富含地下水;7. 0m以下为重粉质壤土(未钻穿)。粉细砂层地下水具承压性,施工期水位为20. 5m,渗透系数为3. 5m/d。施工时采取了人工降水措施。 事件2:泵室基坑开挖完成后,泵室天然地基由项目法人组织有关单位进行了联合验收,并共同核定了质量等级。 事件3:在某批(1个验收批)钢筋进场后,施工、监理单位共同检查了其出厂质量证明书和外观质量,并测量了钢筋的直径,合格后随机抽取了一根钢筋在其端部先截去了 300mm后再截取了一个抗拉试件和一个冷弯试件进行检验。 事件4:该排涝泵站为一个单位工程,共分10个分部工程,所有分部工程质量均合格,其中6个分部工程质量优良(含2个主要分部工程),施工中未发生过较大质量事故,外观质量得分率为81.6%,单位工程施工质量与检验资料齐全,施工期及试运行期的单位工程观测资料分析结果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1.按照施工顺序安排的一般原则,请分别指出第③、⑤项工程宜安排在哪几项工程内容完成后施工。 2.请指出事件1中适宜的降水方式并简要说明理由。 3.事件2中,项目法人组织的“有关单位”有哪些? 4.请指出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5.请按事件4评定该泵站单位工程质量等级,并简要说明理由。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城市围堰堤为1级堤防,在原排涝西侧200m新建一座排涝泵站(包括进水建筑物、泵室、穿堤涵洞、出水建筑物等),总装机容量1980kW,合同工期为16个月,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2月。该地区主汛期为6、7、8三个月,泵室、穿堤涵洞等主体工程安排在非汛期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汛前以泵室、进水建筑物施工为关键工作,穿堤涵洞、出水建筑物施工相继安排。 事件二:穿堤涵洞的土方开挖及回填工作量不大,施工单位将该土方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厂房、管理房的内、外装饰(包括玻璃幕墙、贴面)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 事件三:竣工验收前,项目法人委托检测单位对堤身填筑和混凝土护坡质量进行抽检。 事件四:2009年3月份的施工进度计划中,3月3日穿堤涵洞周边堤防土方回填至设计高程,3月4日至3月14日进行堤外侧现浇混凝土护坡施工。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安排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分包是否允许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工程质量抽检的内容至少包括哪几项 4.事件四中,进度安排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单选题]下列选项与确定排涝泵站规模无关的表述是(  )。
A.排涝标准
B.服务区面积
C.泵站高程
D.服务区内水体调蓄能力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新建排涝泵站采用正向进水方式布置于红河堤后,区域涝水由泵站抽排后通过压力水箱和穿堤涵洞排入红河,涵洞出口设防洪闸挡洪。红河流域汛期为年 6~9 月份,堤防级别为 1 级。本工程施工期为 19 个月,2016 年 11 月~2017 年 5 月。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 1:第一个非汛期施工的主要工程内容有:①堤身土方开挖、回填,②泵室地基处理, ③泵室混凝土浇筑,④涵身地基处理,⑤涵身混凝土浇筑,⑥泵房上部施工,⑦防洪闸施工,⑧进水闸施工。 事件 2:堤防在施工前先做碾压试验,确定相应的参数以保证碾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事件 3:泵室地基处理完成后,项目法人收到施工单位的验收申请后组织了相关分部工程的验收。 事件 4:档案验收前,施工单位负责编制竣工图。其中,总平面布置图(图 A)图面变更了45%;涵洞出口段挡土墙(图 B)由原重力式变更为扶臂式;堤防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图 C)碎石垫层厚度由原设计的 10cm 变更为 15cm。 事件 5:2017 年 4 月,泵站全部工程完工。2019 年 5 月底,该工程竣工验收委员会对该泵站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 【问题】 1.从安全度汛角度考虑,指出事件 1 中第一个非汛期最重要的四项工程。 2.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2014),指出事件 2 中碾压参数的具体内容? 3.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验收规程》(SL 223-2008),指出该分部工程的验收内容? 4.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水办[2005]480 号),分别指出事件 4 中图 A、图 B、图 C 三种情况下的竣工图编制要求。 5.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验收规程》(SL 223-2008),指出事件 5 中不妥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城市围堰堤为1级堤防,在原排涝站西侧200m新建一座排涝泵站(包括进水建筑物、泵室、穿堤涵洞、出水建筑物等),总装机容量1980kW,合同工期为16个月,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该地区主汛期为6月、7月、8月三个月,泵室、穿堤涵洞等主体工程安排在非汛期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汛前以泵室、进水建筑物施工为关键工作,穿堤涵洞、出水建筑物施工相继安排。 事件2:穿堤涵洞的土方开挖及回填工作量不大,施工单位将该土方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厂房、管理房的内外装饰(包括玻璃幕墙、贴面)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 事件3:竣工验收前,项目法人委托检测单位对堤身填筑和混凝土护坡质量进行抽检。 事件4:2017年3月份的施工进度计划,3月3日穿堤涵洞周边堤防土方回填至设计高程,3月4日~3月14日进行堤外侧现浇混凝土护坡施工。 【问题】 1.事件1中,施工安排是否妥当并简述理由。 2.事件2中,分包是否允许?并简述理由。 3.事件3中,工程质量抽检的内容至少包括哪几项? 4.事件4中,进度安排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单选题]城市排涝泵站排水能力确定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
A.排涝标准
B.服务区面积
C.服务区平均地面高程
D.服务区内水体调蓄能力
[简答题]某城市围堰堤防I级堤防,在原排涝西侧200m新建一座排涝泵站(包括进水建筑物、泵室、穿堤涵洞、出水建筑物等),总装机容量1980KW,合同工期为16个月,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2月。该地区主汛期为6、7、8三个月,泵室、穿堤涵洞等主体工程安排在非汛期施工。施工过程中有如下事件: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汛前以泵室、进水建筑物施工为关键工作,穿堤涵洞、出水建筑物施工相继安排。 事件二:穿堤涵洞周边的堤防土方开挖及回填工作量不大,施工单位将该土方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厂房、管理房的内外装饰(包括玻璃幕墙、贴面)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 事件三:竣工验收前,项目法人委托检测单位对堤身建筑和混凝土护坡质量进行抽检。 事件四:2016年3月份的施工进度计划中,3月3日穿堤涵洞周边堤防土方回填至设计高程,3月4日~3月14日进行堤外侧现浇混凝土护坡施工。 【问题】 (1)事件1中,施工安排是否妥当并简述理由。 (2)事件2中,分包是否允许并简述理由。 (3)事件3中,工程质量抽检的内容至少包括哪几项? (4)事件4中,进度安排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简答题]某城市围堰堤为1级堤防,在原排涝西侧200m新建一座排涝泵站(包括进水建筑物、泵室、穿堤涵洞、出水建筑物等),总装机容量1980kW,合同工期为16个月,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2月。该地区主汛期为6、7、8三个月,泵室、穿堤涵洞等主体工程安排在非汛期施工。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汛前以泵室、进水建筑物施工为关键工作,穿堤涵洞、出水建筑物施工相继安排。 事件二:穿堤涵洞的土方开挖及回填工作量不大,施工单位将该土方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厂房、管理房的内外装饰(包括玻璃幕墙、贴面)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 事件三:竣工验收前,项目法人委托检测单位对堤身填筑和混凝土护坡质量进行抽检。 事件四:2009年3月份的施工进度计划中,3月3日穿堤涵洞周边堤防土方回填至设计高程,3月4日至3月14日进行堤外侧现浇混凝土护坡施工。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安排是否妥当?简述理由。 ?2.事件二中,分包是否允许?简述理由。 ?3.事件三中,工程质量抽检的内容至少包括哪几项? ?4.事件四中,进度安排是否合理?简述理由。
[简答题]某水利工程中的”泵站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让负责质量管理的施工人员兼任现场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基坑土方开挖到接近设计标高时,总监理工程师发现基坑四周地表出现裂缝.即向施工单位发出书面通知,要求暂停施工,并要求现场施工人员立即撤离,查明原因后再恢复施工,但施工单位认为地表裂缝属正常现象没有予以理睬。不久基坑发生严重坍塌,并造成4 名施工人员被掩埋,其中3 人死亡,1 人重伤。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立即向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上报了事故情况。经事故调查组调查,造成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质勘察资料中未标明地下存在古河道,基坑支护设计(合同约定由发包人委托设计单位设计)中未能考虑这一因素造成的。事故直接经济损失380 万元,施工单位要求设计单位赔偿事故损失。 问题: 1、指出上述背景资料中有哪些做法不妥?并说明正确的做法。 2、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施工单位应对哪些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3、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说明本工程的事故等级。 4、这起事故的主要责任单位是谁?说明理由。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水利工程中的“泵站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让负责质量管理的施工人员兼任现场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基坑土方开挖到接近设计标高时,总监理工程师发现基坑四周地表出现裂缝.即向施工单位发出书面通知,要求暂停施工,并要求现场施工人员立即撤离,查明原因后再恢复施工,但施工单位认为地表裂缝属正常现象没有予以理睬。不久基坑发生严重坍塌,并造成4名施工人员被掩埋,其中3人死亡,1人重伤。 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立即向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上报了事故情况。经事故调查组调查,造成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质勘察资料中未标明地下存在古河道,基坑支护设计(合同约定由发包人委托设计单位设计)中未能考虑这一因素造成的。事故直接经济损失380万元,施工单位要求设计单位赔偿事故损失。 问题: 1.指出上述背景资料中有哪些做法不妥并说明正确的做法。 2.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施工单位应对哪些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3.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说明本工程的事故等级。 4.这起事故的主要责任单位是谁说明理由。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