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2-19 23:12:01

[简答题]

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长21km的二级公路的路基:路面工程,路基宽12m,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保证测量工作质量和提高测量工作效率,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测量管理制度,要求如下:(1)测量队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由两人共同进行核对,核对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2)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3)对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并签认,分工衔接的测量工作,由测量队或测量组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4)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和技术部门负责人要对测量队(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测量队对测量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所有检查均应做好检查记录。(5)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并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保存,具体归档资料包括:①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②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K6+280~K6+910为土质路堑,平均挖方深度约13m,最大挖方深度21.2m,路段土质为细粒土,施工单位在进行路堑开挖时,先沿路线纵向挖出一条通道,再横向进行挖掘。由于该路段地下水位较高,设置了渗沟排除地下水,但路床碾压时出现了“弹簧”现象。经检查分析,出现“弹簧”的原因是渗沟的排水效果不理想,路床下局部路段地下水排不了,导致毛细水上升,使土的含水量偏高。

问题:

1.逐条判断测量管理制度中(1)、(2)、(3)、(4)条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之处。

2.补充第(5)条中作为竣工文件的其他测量归档资料。

3.指出施工单位进行路堑开挖所采用方法的名称。采用该方法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4.为解决K6+280~K6+910路段出现的“弹簧”现象,施工单位可采取的技术措施是什么?

更多"[简答题] 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长21km的二级公路的路基:"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长21km的二级公路的路基、路面工程,路基宽12m,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保证测量工作质量和提高测量工作效率,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测量管理制度,要求如下:(1)测量队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由两人共同进行核对,核对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2)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3)对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并签认,分工衔接的测量工作,由测量队或测量组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4)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和技术部门负责人要对测量队(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测量队对测量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所有检查均应做好检查记录。(5)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并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保存,具体归档资料包括:①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②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K6+280~K6+910为土质路堑,平均挖方深度约13m,最大挖深21.2m,路段土质为细粒土。施工单位在进行路堑开挖时,先沿路线纵向挖出一条通道,再横向进行挖掘。由于该路段地下水位较高,设置了渗沟排除地下水,但路床碾压时出现了“弹簧”现象。经检查分析,出现“弹簧”的原因是渗沟的排水效果不理想,路床下局部路段地下水排不了,导致毛细水上升,使土的含水量偏高。问题:1.逐条判断测量管理制度中第(1)、(2)、(3)、(4)条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之处。2.补充第(5)条中作为竣工文件的其他测量归档资料。3.指出施工单位进行路堑开挖所采用方法的名称。采用该方法是否恰当?说明理由。4.为解决K6+280~K6+910路段出现的“弹簧”现象,施工单位可采取的技术措施是什么?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长21km 的二级公路的路基、路面工程,路基宽12m,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保证测量工作质量和提高测量工作效率,项目部制订了详细的测量管理制度,要求如下: (1)测量队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由两人共同进行核对,核对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2)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 (3)对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并签认,分工衔接的测量工作,由测量队或测量组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 (4)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和技术部门负责人要对测量队(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测量队对测量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所有检查均应做好 检查记录。 (5)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并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保存,具体归档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① 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 ② 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 2.问题: (1)逐条判断测量管理制度中第(1)、(2)、(3)、(4)条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之处。 (2)补充测量管理制度第(5)条中作为竣工文件的其他测量归档资料。
[简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42km 的平原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采用C30 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填隙碎石,路肩为土路肩。土路肩结构示意图放大如下图所示。项目部针对路肩施工制订了施工组织设计,部分施工技术要点摘录如下:第一条:针对全线挖填方路段,全部采用培路肩的方法组织施工,既经济又简便。第二条:土路肩通常随着路面结构层的铺筑,相应地分层培筑,可以先培也可以后培,各有利弊。第三条:培土路肩的材料,通常与填筑路堤的材料相同,应在填筑路堤、修整边坡时,将削坡剩余的材料暂存在靠近路肩的边坡上。这样,不仅使用时很方便,而且可避免在铺筑路面的过程中,向路肩运送培路肩的材料可能要污染路面。第四条:培土路肩施工之前要先准备下承层:即具有经检验合格的底基层面,底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规定的宽度、纵坡、路拱、平整度和压实度、标高应满足规范要求,且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反弹的地点。第五条:培路肩的施工流程:备料→推平→平整→工序A→切边→平整→碾压。第六条:土路肩的施工过程计划配备的机械有:挖掘机、装载机、自卸式汽车等。项目部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将土路肩按路面结构层的厚度分层,根据路面结构层铺筑,相应地分层培筑。为加快进度、提高效率,各层之间的施工作业组织方式采用流水作业法。问题:1.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第一条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写出先培路肩的优缺点。3.写出工序A 的名称及该工序的具体工作内容。4.补充第六条机械设备计划中缺少的设备。5.写出背景中采用的施工作业组织方式的主要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施工作业组织方式?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一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工程施工,该工程路基宽2×12m,路面宽度2×10m,长45.5km,工期4个月。施工内容包括:旧路面病害的治理、玻纤格栅铺设、6cm厚AC-20下面层摊铺、5cm厚AC-16中面层摊铺、4cm厚SBS改性沥青SMA上面层摊铺。设计中规定上面层SMA混合料必须采用耐磨值高的玄武岩碎石。 施工单位采用厂拌法施工。为保证工期,施工单位配置了2台3000型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假设SMA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密度为2.36t/m3,每台3000型拌和站每拌制一满盘料的重量为3000kg),4台10m可变宽摊铺机,8台双钢轮压路机及4台胶轮压路机。 玻纤格栅采用人工铺设:先洒一层热沥青作粘层油(0.4~0.6kg/m3),然后用固定器将一端固定好,用人工将玻纤格栅拉平、拉紧后,用固定器固定另一端。 施工单位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法通过三阶段确定了混合料的材料品种、配合比、矿料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用以指导施工。 该工程施工期间,原材料价格波动很大,施工合同中约定只对沥青、柴油及玄武岩采用调值公式法进行价差调整。 基期为当年5月,工程款按月计量,每月调整价差,该工程投标函投标总报价中,沥青占35%,柴油占15%,玄武岩占20%。各月价格见表4-6。 施工单位7月份完成工程产值3156万元,8月份完成工程产值4338万元。 问题: 1.该工程中,铺设玻纤格栅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指出并改正玻纤格栅施工的错误之处。 3.配合比设计包含了哪三个阶段? 4.该工程SMA沥青混合料最少需要拌制多少盘?(列式计算) 5.8月份调价之后的当月工程款是多少?(列式计算)
[简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一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工程施工,该工程路基宽2×12m,路面宽度2×10m,长45.5km,工期4个月。施工内容包括:旧路面病害的治理、玻纤格栅铺设、6cm厚AC-20下面层摊铺、5cm厚AC-16中面层摊铺,4cm厚SBS改性沥青SMA上面层摊铺。设计中规定上面层SMA混合料必须采用耐磨值高的玄武岩碎石。 施工单位采用厂拌法施工。为保证工期,施工单位配置了2台3000型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假设SMA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密度为2.36t/m3,每台3000型拌合站每拌制一满盘料的重量为3000kg),4台10m可变宽摊铺机,8台双钢轮压路机及4台胶轮压路机。 玻纤格栅采用人工铺设:先洒一层热沥青作粘层油(0.4~0.6kg/m2),然后用固定器将一端固定好,用人工将玻纤格栅拉平、拉紧后,用固定器固定另一端。 施工单位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法通过三阶段确定了混合料的材料品种、配合比、矿料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用以指导施工。 【问题】 1.该工程中,铺设玻纤格栅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指出并改正玻纤格栅施工的错误之处。 3.配合比设计包含了哪三个阶段?
[简答题]

(二)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26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12m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无偏压。

隧道开挖后,及时修筑了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及进行第二次衬砌。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通风、照明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生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问题】

1.简述本隧道工程设置明洞的理由。

2.根据荷载分布划分,该隧道的拱式明洞有哪些形式?

3.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

4.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简答题]案例五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26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12m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无偏压。 隧道开挖后,及时修筑了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及进行第二次衬砌。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通风、照明设施的施工。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问题】 1.简述本隧道工程设置明洞的理由。 2.根据荷载分布划分,该隧道的拱式明洞有哪些形式? 3.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 4.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简答题](二)背景:某施工单位,设施精良,技术力量雄厚。承接了一段35km 二级公路的旧沥青路面再生,施工单位施工前对旧沥青路面的破损情况进行调查,路面基层承载能力良好,面层因疲劳而出现大面积坑槽现象,且深度达到5cm。 事件1: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拟定了施工方案,并采用现场热再生中的重铺再生法施工,其施工原理:是由加热机对旧沥青路面加热至60?180°C 后,由再生主机将路面翻松并将翻松材料收集到再生主机的搅拌锅中,同时在搅拌锅中加入适量的沥青再生剂,将拌和均勻的再生混合料重新摊铺到路面上,用压路机碾压成型。其施工工艺流程为:加热→翻松→(A)→搅拌→摊铺整型→( B)。 事件2:结合沥青路面再生特点,施工单位配置了摊铺机、压路机、自卸车、拌和机等。 事件3: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对旧沥青路面再生作了如下控制:(1)在开工前进行试验段铺筑,目的是确定松铺系数、施工工艺等,并检查压实度,沥青含量,矿料级配,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各项技术指标等。(2)按照初压、复压严格控制碾压温度及碾压重叠宽度。为了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中不粘轮,施工单位采用雾状喷水法。(3)纵缝采用热接缝,梯进式摊铺,施工时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50?100mm 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后摊铺部分完成立即骑缝碾压,以除缝迹。 【问题及答案】: 1、结合背景,除了采用现场热再生方法外还有那些方法可进行旧沥青路面再生? 2、事件1 中,写出旧沥青路面再生工艺流程中A、B 工序的名称。 3、完善事件3 中沥青混合料铺筑试验段的主要目的? 4、改正事件1 和事件3 中错误之处。 5、说明再生料碾压时注意事项? 6、施工单位配置施工机械是否完整?如不完整,请补充。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 2km 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 260m 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进口洞顶 n 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 12m 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无偏压。 隧道开挖后,及时修筑了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及进行第二次衬砌。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 20cm 厚 C30 水泥混凝土面层; 20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层; 20cm 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通风、照明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 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生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 问题 1. 简述本隧道沟工程设置明洞的理由。 2. 根据荷载分布划分,该隧道的拱式明洞有哪些形式? 3. 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 4. 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简答题]

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26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12m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无偏压。隧道开挖后,及时修筑了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及进行第二次衬砌。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通风、照明设施的施工。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生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问题:

1.简述本隧道工程设置明洞的理由。

2.根据荷载分布划分,该隧道的拱式明洞有哪些形式?

3.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

4.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设施精良,技术力量雄厚。承接了一段35km 二级公路的旧沥青路面再生,施工单位施工前对旧沥青路面的破损情况进行调查,路面基层承载能力良好,面层因疲劳而出现大面积坑槽现象,且深度达到5cm。 事件1: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拟定了施工方案,并采用现场热再生中的重铺再生法施工,其施工原理:用两台加热机分次对旧沥青路面进行加热。第一次加热的表面温度可达160?180°C,第二次加热的表面温度将达到180?250°C。通过两次加热,将旧路面沥青材料软化,再由再生机主机翻松,将翻松材料收集到再生主机的搅拌锅中,加入适量的沥青再生剂搅拌,将拌和均匀的再生混合料摊铺到路面上作为路面下面层,其上再铺设一层新的沥青混合料作为磨耗层,形成全新材料的路面,最后用压路机碾压成型。其施工工艺流程为:加热→翻松→(A)→搅拌→摊铺整型→( B)。 事件2:结合沥青路面再生特点,施工单位配置了摊铺机、压路机、自卸车、拌和机等。 事件3: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对旧沥青路面再生作了如下控制: (1)在开工前进行试验段铺筑,目的是确定松铺系数、施工工艺等。 (2)按照初压、复压严格控制碾压温度及碾压重叠宽度。为了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中不粘轮,施工单位采用雾状喷水法。 (3)纵缝采用热接缝,梯进式摊铺。具体做法:首先采用人工顺直刨缝或切缝,铺另半幅前必须将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50~100mm,摊铺后将混合料人工铲走。碾压时由边向中碾压留下100~150m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跨缝挤紧压实。 【问题】 1、结合背景,除了采用现场热再生方法外还有那些方法可进行旧沥青路面再生? 2、事件1 中,写出旧沥青路面再生工艺流程中A、B 工序的名称。 3、完善事件3 中沥青混合料铺筑试验段的主要目的? 4、事件3 中关于纵缝采用热接缝的具体做法是否有错?如有错,请改正。 5、施工单位配置施工机械是否完整?如不完整,请补充。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1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较破碎,巨块碎状镶嵌结构,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问题: 1.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 2.初步判断隧道围岩等级。确定围岩等级有哪些指标 3.本隧道施工是否需要监控量测说明理由。 4.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二级公路的路基、路面及部分桥涵施工。在施工中由于多种原因发生了几次质量事故。事故1:某现浇混凝土结构由于模板施工问题,出现较多的蜂窝、麻面,质量较差,监理要求修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修复费用)计2 万元。 事故2:由于某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成后,经取样检验达不到合格标准,需加固补强,从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 万元。 事故3:在架梁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造成梁落地,并致1 人死亡。 2.问题: (1)公路工程质量事故分为哪几类? (2)分别分析背景材料中的三个事故属于哪种质量事故?
[简答题]1.背景 某新建机场地处丘陵地区,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道面面层为水泥混凝土道面,A建设工程项目部在承揽了该机场跑道第1标段施工任务后,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制定了施工进度计划。该项目部成立了专业施工队伍:土石方开挖与运输队1个,混凝土施工队1个,垫层及基层施工队1个。 2.问题 (1)混凝土施工队应配备哪些工具? (2)土石方开挖与运输队应配备的主要施工机械有哪些? (3)基层施工需要的主要材料有哪些?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公司中标一道路工程施工项目,道路包含2km 沥青混凝土路段和1km 水泥混凝土路段。180mm 水泥土底基层,360mm 石灰粉煤灰基层,60mm 厚AC-20 沥青混凝土底面层,40mmAC-13沥青混凝土表面层。水泥混凝土道路结构层的基层与沥青混凝土道路基层相同,面层为200mm水泥混凝土。 底基层施工正值高温季节,施工前项目部为确定施工参数,做了长度150m 的试验段,后发现在试验段的底基层表面有很多裂缝,项目部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调査,调査发现水泥含量比例合格,水泥本身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为保证施工质量,基层一次性摊铺成型,施工期间,因摊铺机故障,造成了摊铺混合料中断超过2h,摊铺机故障排除后,监理工程要求施工单位对此位置基层的接茬按照正规程序进行处理。 因A 公司缺少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经验,项目技术负责人在施工前安排了试验路段。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时,对摊铺机推铺要求如下:下面层采用滑靴并辅以厚度控制方式,上面层宜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并且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在初压、复压和终压阶段分别采用了合理的压路机进行碾压。 问题: 1、指出基层施工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2、分析本工程中水泥土底基层出现裂缝的原因,并简述水泥混凝士面层试验段的主要目的。 3、针对试验段底基层出现裂缝的现象,在正常路段施工中应如何避免裂缝的产生,试验段的裂缝如何处理? 4、本案例中基层接茬位置的正确处理方式是什么? 5、沥青混凝土摊铺作业要求不妥,写出正确做法。写出本工程在初压、复压和终压阶段最适合的压路机是什么。
[单选题]水泥混凝土路面中,以28d龄期的水泥混凝土( )控制面层混凝土强度。
A.弯拉强度
B.抗压强度
C.马歇尔强度
D.流变性
[简答题]背景 某建设公司承揽西北一机场水泥混凝土旧跑道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盖被子)的工程,该机场的飞行区指标为4D。施工前,施工项目部针对不停航施工组织的特点,制订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利用横道图编制了中期和短期施工进度计划。 问题 (1)不停航施工应由什么单位向哪个部门申请报批? (2)与正常沥青道面面层摊铺相比,该工程需要多做哪些工作? (3)在编制短期施工进度计划时,与新建机场施工相比,应考虑的特殊因素主要有哪些?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