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2-31 23:14:58

[简答题]下面是某思想品德教师在“珍爱生命”一课中的教学片断。 教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不珍爱生命的表现?请小组讨论交流,推选代表发言。(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甲:(小组一代表):一些学生不吃早饭,一些学生课间在教师哄闹…… 教师(评价一):其他小组对他们的回答有什么看法?除了在学校、家庭生活中,还有哪些不珍爱生命的表现? 学生乙(小组二代表):小组一列举了学校、家庭生活中不珍爱生命的表现,问题发现的很准。在社会生活中还有一些学生闯红灯的行为。 教师(评价二):回答的很好,其他小组能不能请一些不常发言的同学再补充几点? 学生丙(小组三代表,一个很少发言的学生):董存瑞炸碉堡是不珍爱生命的表现。 教师(评价三):(愕然)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你一定要认真看书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问题:请运用思想品德课程理念与教学评价知识,针对材料中三处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谈谈自己的看法。(20分)

更多"[简答题]下面是某思想品德教师在“珍爱生命”一课中的教学片断。 "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材料:下面是某思想品德教师在“珍爱生命”一课中的教学片段。 教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不珍爱生命的表现 请小组讨论交流,推选代表发言。(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甲:(小组一代表):一些学生不吃早饭,一些学生课间在教室哄闹…… 教师(评价一):其他小组对他们的回答有什么看法 除了在学校、家庭生活中,还有哪些不珍爱生命的表现 学生乙(小组二代表):小组一列举了学校、家庭生活中不珍爱生命的表现,问题发现得很准。在社会生活中还有一些学生闯红灯的行为。 教师(评价二):回答的很好,其他小组能不能请一些不常发言的同学再补充几点 学生丙(小组三代表,一个很少发言的学生):董存瑞炸碉堡是不珍爱生命的表现。 教师(评价三):(愕然)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你一定要认真看书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问题:请运用思想品德课程理念与教学评价知识,针对材料中三处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平价,谈谈自己的看法。(20分)
[简答题]材斜: 下面是“中国的民族”一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片断: 【课前安排】 1.收集并观察1980年版人民币上的人物分属于哪个民族。 2.收集反映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的图文音像资料。 3.调查我国民族文化和习俗的图文音像资料。 (导人新课,播放歌曲《56个民族56朵花》) 教师:同学们,歌曲中唱到的56朵花,就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构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课前我给同学们留了调查题,下面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调查的结果。(教师出示1980年版1角、2元、5元、10元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图片) 学生:我经过查找资料,了解到10元左侧是蒙古族,右侧是汉族。 学生:5角左侧是苗族,右侧是汉族。 学生:1角左侧是高山族,右侧是满族。 …… 教师:好,刚才大家回答的非常好,可见大家课前的调查是非常认真的。下面,假如你是你所熟悉的那个少数民族,你来给我的讲一下你们民族的情况。 学生: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藏族,根据我的调查,藏族人口459万,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藏族历史悠久,文化灿拦,公元七世纪唐朝文成公主和藏王松赞干布联姻,从此藏族地区与中央政府往来密切。 学生: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豪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学生:我为大家介绍苗族的服饰?…… 教师:大家了解的真多,有很多知识是老师都不知道的,希望大家能把这种探索的精神和习惯保持下去。下面我们播放一组歌曲,看谁能最先说出它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教曲。(播放事先串接在一起的歌曲:《草原牧歌》《乌苏里船歌》《珠穆朗玛》《大阪城的姑娘》《刘三姐》《五朵金花》等)。 (1)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说明该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特点。(9分) (2)举例说明该教师利用这些资源的形式及其所起的作用。(7分) (3)评述课前布置的第三个活动要求及其课堂实施情况。(4分)
[简答题]材料: 下面是吴老师在初中“西北地区”一课中的教学片断: …… 师:西北地区虽然气候干旱,但当地人们能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农业生产,许多农产品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你们知道西北地区的农产品有哪些? 生:哈密瓜、葡萄……(学生齐声回答) 生:鄂尔多斯羊绒,温暖全世界。(一个调皮的插话,把其他学生都逗乐了) 师:(微笑)鄂尔多斯羊绒衫属于农产品吗? 生:属于工业产品。 师:对呀,所以,鄂尔多斯羊绒衫和当地农业生产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对吗? 生:不对,鄂尔多斯羊绒衫的原料来源于畜牧业。 师:(微笑)这位同学的思路很清晰,鄂尔多斯羊绒衫和当地农业生产之间有关系。西北地区的内蒙古高原、天山等地,草场广阔,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畜牧业又带动了当地相关部门发展,大家能否知道西北地区的主要牧区和畜种有哪些呢?除了畜产品,西北地区的瓜果也比我们这里东部沿海地区的香甜,同学们熟知的有哈密瓜、葡萄、石榴、香梨等,另外还有小麦、棉花甜菜等,产量高、质量好。(展示哈密瓜、葡萄、长绒棉丰收的图片)大家又能否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生:(安静无语) 师:接下来,先请大家各自阅读教材和地图,了解西北地区的主要牧区和畜种有哪些。然后,前后排四人一组讨论“西北地区的瓜果为什么产量高、质量好”。 …… (1)上述教学片段中,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6 分) (2)上述教学片断中,哪些行为体现了因材施教?(6分) (3)在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西北地区的瓜果为什么产量高、质量好”时,教师应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8 分)
[简答题]材料: 下面是吴老师在初中“西北地区”一课中的教学片断: 师:西北地区虽然气候干旱,但当地人们能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农业生产,许多农产品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你们知道西北地区的农产品有哪些 生:哈密瓜、葡萄……(学生齐声回答) 生:鄂尔多斯羊绒,温暖全世界。(一个调皮的插话,把其他学生都逗乐了) 师:(微笑)鄂尔多斯羊绒衫属于农产品吗 生:属于工业产品。 师:对呀.所以,鄂尔多斯羊绒衫和当地农业生产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对吗 生:不对.鄂尔多斯羊绒衫的原料来源于畜牧业。 师:(微笑)这位同学的思路很清晰,鄂尔多斯羊绒衫和当地农业生产之间有关系。西北地区的内蒙古高原、天山等地,草场广阔,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畜牧业又带动了当地相关部门发展,大家能否知道西北地区的主要牧区和畜种有哪些呢 除了畜产品,西北地区的瓜果也比我们这里东部沿海地区的香甜,同学们熟知的有哈密瓜、葡萄、石榴、香梨等,另外还有小麦、棉花甜菜等,产量高、质量好。(展示哈密瓜、葡萄、长绒棉丰收的图片)大家又能否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生:(安静无语) 师:接下来,先请大家各自阅读教材和地图,了解西北地区的主要牧区和畜种有哪些。然后,前后排四人一组讨论“西北地区的瓜果为什么产量高、质量好”。 问题: (1)上述教学片段中,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6分) (2)上述教学片断中,哪些行为体现了因材施教 (6分) (3)在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西北地区的瓜果为什么产量高、质量好,教师应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8分)
[不定项选择题]一位教师讲解《春晓》的教学片断: 教师板书:“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教师:请同学们就诗的意境、写作手法、用词等方面进行提问。 学生甲:既然“不觉晓”了,为什么还能“闻啼鸟”呢? 教师:这写的是清晨睡眠时的情景。 学生乙:那么怎知“夜来风雨声”呢?这里写得不太妥当。 教师:作者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他的《春晓》流传至今,哪有错的道理? 众学生:笑了。 该教师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
A.读书指导法
B.谈话法
C.演示法
D.欣赏法
[简答题]下面是某中学两位老师关于“天气符号”的教学片断: (1)王老师的教学片段 教师:天气是多变的,所以我们时常需要收看天气颈报。为了方便大家收看天气预报,常用一些符号来表示天气特征。你们认识这些天气符号吗?先把书翻到第42页,一起来认识天气符号……接下来,老师就来考考大家,请将下列一些天气的符号和所表示天气状况连接起来,看看谁最快,最准确。 学生争着举手完成天气符号连线题。 (2)陶老师的教学片断: 教师:你们看得懂电视台播放的天气预报图吗? 学生:天气预报上的天气符号看不懂。 教师显示“天气符号”投影片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畅所欲言,这些特定的天气符号和特定的天气如何联系? 学生:晴天嘛,太阳光芒四射。 学生:阴天,乌云密布看不见天日。 学生:雪的符号真像雪花。 学生:三角形的东西砸在身上很疼,用来表示“冰雹”很形象。 学生:沙尘暴的“沙”字拼音第一个字母是“S”,而且沙尘暴是随风前进的,所以是“S”上加一个“→”来表示。 …… 教师:同学们尽情地发挥想象力来记忆天气符号,说的非常好。下面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风向、风级表示的方法…… (1)初中阶段,为了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记忆,一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概述两位教师对“天气符号”教学方式的不同点。(8分) (2)哪一位教师的教学方法更符合新课程理念?为什么?(8分)
[简答题]下面是某教师《红旗飘飘》一课教学活动安排的描述。  1.导入 教师用观看录像的形式引入新课。(4分钟)  2.教学步骤 (1)欣赏乐曲《红旗颂》的引子和观看油画《开国大典》,感受在小号声中我们革命先烈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才迎来的新中国的成立。(5分钟) (2)欣赏歌曲,情感积累。(5分钟) (3)演唱感受,情感共鸣。(20分钟) (4)欣赏国歌,观看战争时的图片,升华情感。(8分钟)  3.课堂小结(3分钟) 要求: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上述案例。
[单选题]以下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有关《散步》一课的总结环节设计片断(节选),阅读并回答问题。 回归生活: 这篇文章之所以会打动我们,肯定和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内心有关,现在让我们回归生活,回归内心,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被它打动。 (1)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被亲情感动过吗? (2)在我们的生活中,三代人一同散步的场面多吗? 总结: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懂得了要珍惜亲情,热爱生命,追求和谐。也学习了自学的方法:首先整体感知,用心朗读,捕捉感受,明确研读的方向,然后抓细节、品味关键语句,深入理解课文然后再回归生活的自读方法。以后大家可以常常利用这样的方法。学会倾听自己的心声,享受阅读的乐趣。 下面有关这则总结,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回归生活环节的设计很有道理,学生阅读表现“亲情”和“生命”意识的文章,定会触动生活中的某种感受.“回归生活”十分必然、自然、天然
B.回归生活这个环节的设计很有意义,可把学生的意念和情感提高一步,对于树立人生中的美好情感、为人道德和责任意识,将发挥一定的作用
C.两个关于“回归生活”的启发性问题,问题过于简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是毫无意义的提问
D.从思想情感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作总结,符合本节课教学的实际;但由于前面“回归生活”的设计欠缺深度.总结的内容缺乏应有的光彩
[简答题]下面是某教师在“宋明理学”一课教学开始时的情况: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明理学的内容。宋明时期出现了理学并逐渐走向成熟,使儒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中国的学术思想和社会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请同学们分为三个小组进行讨论。第一组讨论什么是理学;第二组讨论什么是心学;第三组讨论宋明理学的影响。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分组进行讨论。 问题: (1)这位教师的做法是否合适 请说明你的理由。(6分) (2)在历史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应注意哪些问题 (10分) 手动评分:本题共16分,您的得分保存
[简答题]阅读“青藏地区”教学片断,回答问题。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青藏地区”是什么样的 【活动1】在青藏地区示意图上填注以下地理事物 (1)填注主要经线、纬线的度数。 (2)填注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塔里木河、金沙江、塔里木盆地。 【活动2】说出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 (1)用经纬线来描述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强调青藏地区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讨论经纬线的地理意义,如所属热量带等) (2)用山脉来描述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 (3)通过方位来描述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呈现中国四大区域图和相关数据,学生描述青藏地区方位并得出青藏地区地广人稀的特征) 问题: (1)评析上述片段中两个活动安排的合理性。(3分) (2)从上述片段中概括出在进行地理位置描述的教学时一般应从哪几个方面来设计 (4分)
[简答题]以下是某教师上《独特的韵味——中国画》一课的教学片段: (1)教师利用PPT播放一系列中国画作品请学生欣赏,并且在学生欣赏结束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2)教师讲述中国国画的发展历史。 (3)学生欣赏名家的国画作品,并且针对几幅重点作品进行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谈谈体会。 (4)展示油画作品与中国画作品,进行对比鉴赏,并以小组为单位请学生谈谈不同画种各自的特点以及带来的不同的感受。 问题:结合案例分析本节课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