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招录类考试 > 党政公务员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1-30 23:02:09

[单项选择]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提出“测定生物大分子质量原始思想”的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比他晚一两个月发明更有效的测定方法的德国化学家米夏埃尔·卡拉斯和弗伦茨·希伦坎普只好望洋兴叹;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首次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两位法国学者西诺西和蒙塔尼,另一位为“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作出重大贡献的美国科学家盖洛则名落孙山……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 以“第一”论英雄是一些国际科学奖项所遵循的原则
B. 诺贝尔奖获奖成果基本上都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考验
C. 科学研究中的发明和创造是不折不扣的一种智力冒险
D. 国际大奖注重的是发现者在科研中的独一无二的贡献

更多"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提出“测定生物大分子质量原始思"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

为缓解石油紧缺,我国于2002年开始将玉米转化为燃料乙醇的技术产业化,俗称“粮变油”,现在已成为比较成熟的产业。2004年到2006年我国连续三年粮食丰收,2007年国际石油价格又创新高,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却通知停止以粮食生产燃料乙醇的项目。
以下哪项陈述如果为真,能够最好地解释上述看似矛盾的现象?()


A. 2002年的“粮变油”项目是一项消化陈化粮的举措
B. “粮变油”项目会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比缓解石油紧缺更重要
C. 我国已经研究出用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关键技术
D. 在我国玉米种植区,近年来新建的乙醇厂开始与饲料生产商争夺原料
[单项选择]

勒·克莱齐奥摘取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算是个“爆冷”的消息。毕竟,尽管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他的作品只零零星星地在国内图书市场上出现过;尽管他是中国最早译介过来的法国当代作家之一,国内读者对他的认识怕是还停留在名字的阶段。甚至仅仅是名字,也是相当一级的法国文学爱好者才听说过。这既不说明读者无知,也不说明诺贝尔奖所谓的“独特品味”,而只是说明一直存在的文学与大众文化的差距而已,差距本身并没有高低之别。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A. 获诺贝尔奖的作品大多曲高和寡
B. 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在国内不畅销
C. “独特品味”使诺贝尔奖脱离大众文化
D. 国内读者对诺贝尔奖获奖作品了解较少
[单项选择]诺贝尔奖是学术界最有声望的奖,它是以诺贝尔的一部分遗产作为基金设立的。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包括几个方面的奖项。下面不属于诺贝尔奖的一项是:
A. 数学
B. 物理
C. 化学
D. 文学
[单项选择]易与生物大分子形成氢键
A. 卤素
B. 羟基
C. 烃基
D. 酰胺
E. 酯
[单项选择]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分子生物学使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使遗传 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在以后的近50年里,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奥秘从分子角度得到了更清 晰的阐明。 发现DNA双螺旋的结构有重要意义,但以下哪项不在此列?
A. 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
B. 分子生物学打开了“生命之谜”
C. 开创了生物大分子的研究
D. 分子生物学从分子角度阐明了生命的许多奥秘
[单项选择]

有以下程序
  main( )
  { char a[ ]=”abcdefg”,b[10]=”abcdefg”;
    printf(“%d %d/n”,sizeof(a),sizeof(b));}
  执行后输出结果是()


A. 7 7
B. 8 8
C. 8 10
D. 10 10
[多项选择]分离生物大分子常用到的色谱包括
A. 离子交换色谱
B. 亲和色谱
C. 排阻色谱
D. 吸附色谱
[单项选择]多糖是由______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的大分子糖。
A. 1个
B. 2个
C. 3~10个
D. 10个以上
[单项选择]需要模板合成的大分子是( )。
A. 糖类和脂类
B. 糖类和蛋白质
C. 蛋白质和核酸
D. 糖类、蛋白质和核酸
E. 脂类、蛋白质和核酸
[单项选择]

中国的“两河文明”
中国的“两河”,即黄河与长江,比原来常说的西亚的两河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要长要大得多。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文明大河,黄河、长江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资源,只是水性及两岸的人文各不相同,历史关系也更复杂。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相距不远,地理、气候条件基本相同,水性相差不大。历史上两河之间有古老的文明发祥,两河合力,浇灌出车轮、历法、文字等灿烂成就。西亚两河在人文发展上则具有“一体化”的特征。
中国的黄河、长江,在养育早期文明方面,很难说一体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是各自成长的两大类原始文化,互不统属。即便到了铜器时代,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人文关系也不是那么清楚。西亚的两河流域约在公元前24世纪出现统一国家,形成“两条河流,一个王权”的局面。而中国的两河最早何时共尊一个王权,还是个尚待研究的问题。中国早期最大的王权夏商二朝都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可能另有大小王权,但无法确知。黄河流域的夏王权势力是否曾到达长江流域按史书的说法,大禹曾巡狩到会稽,算是到了长江,但今天的历史学家对此多持怀疑态度。商朝的势力到没到过长江,本来也有争论,但近几十年来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与铜器文化考古发现,使问题开始变得有趣。
首先是湖北黄陂龙城商代遗址出土的铜器、陶器,其风格与郑州商城遗址的相同,很可能是商朝的一支贵族率人来到这里筑城定居。假如黄河流域商朝的王权到了长扛,“两条河流,一个王权”的局面就获得了第一个证据确凿的支点。
后来,在长江流域不断有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发现,勾勒出长江流域的铜器文明,最有名的当属江西新干大洋洲、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一批商周时代铜矿在长江中游的发现尤其值得注意,它可能提示着北方早期王权觊觎长江流域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文明特征而论,没有铜器便不成为商朝,商王对铜矿资源的控制一定会不吝代价。盘龙城商朝据点与控制长江中游的铜矿可能有关。经济的需求(铜矿)导致政治行为(诸侯据点),在历史事实上也很有可能,也许黄河与长江的政治结合就是这样开始的。

下列叙述不能作为中国出现“两条河
A.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文明大河,黄河、长江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资源
B. 按照史书的说法,夏朝的大禹曾巡狩到会稽,算是到了长江流域
C. 湖北盘龙城商代遗址出土的铜器、陶器的风格与郑州商城遗址的相同
D. 长江流域不断有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发现,勾勒出长江流域的铜器文明
[单项选择]

“企业系统规划方法”和“信息工程”都推荐建立表示数据类(主题数据库)和过程之间关系的CU矩阵M。其中若第i号过程产生第k号数据类,则Mik=C;若第j号过程使用第k号数据类,则Mjk=U。矩阵M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调整后,可以给出划分系统的子系统方案,并可确定每个子系统相关的()和();同时也可了解子系统之间的()。

矩阵M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调整后,可以给出划分系统的子系统方案,并可确定每个子系统相关的()和()。
第一空填入()。


A. 关系数据库
B. 层次数据库
C. 网状数据库
D. 共享数据库
[单项选择]

“启蒙”是“启蒙时代”和“启蒙运动”时代思想意蕴的代名词,在其本质意义上,启蒙首先是指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与封建主义思想体系的冲突;其次,它“主要不是一种政治运动”或者说是一种超越政治运动的思想文化运动。康德提出:“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严格地说,它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内容,其目标是全新人格的觉醒。
这段话意在说明()。


A. “启蒙”主要是思想文化领域的运动
B. “启蒙运动”包含了重要的政治内容
C. “启蒙”意味着新旧两种思想的斗争
D. “启蒙”意味着一种新的思想体系的建立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