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2-14 20:15:44

[单项选择]二硫腙比色法测Pb含量,选择测定波长为()。
A. 540nm
B. 510nm
C. 610nm
D. 440nm

更多"二硫腙比色法测Pb含量,选择测定波长为()。"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维生素A含量测定的第一法选择三个测定波长的方法为
A. 6/7定位法
B. 等吸收度法
C. 等波长差法
D. 代数法
E. 几何法
[单项选择]银盐法测As含量,选择测定是波长为()。
A. 410nm
B. 520nm
C. 610nm
D. 480nm
[单项选择]盐酸副品红法测定二氧化硫含量时,选择波长为()nm处测量溶液吸光度进行测定效果最好。
A. 500
B. 550
C. 600
D. 650
[单项选择]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氯丙嗪注射液含量时,在306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而不在249nm波长测定的原因是
A. 在306nm波长处吸收度最大
B. 在306nm波长测定吸收度稳定
C. 在306nm波长处测定时,抗氧剂维生素C无干扰
D. 在249nm波长无吸收
E. 在249nm波长处维生素C无吸收
[单项选择]HRP与底物TMB反应后,测定波长为 ()
A. 278nm
B. 450nm
C. 403nm
D. 495nm
E. 492nm
[判断题]测定全硫含量就是测定有机硫的含量。
A.正确
B.错误
[单项选择]HRP与OPD底物反应终止后,测定波长为 ()
A. 278nm
B. 450nm
C. 403nm
D. 495nm
E. 492nm
[单项选择]以硫酸镍水溶液监测仪器带宽,测定波长是()
A. 400nm
B. 460nm
C. 510nm
D. 550nm
E. 700nm
[单项选择]免疫透射比浊法,常用的测定波长为 ()
A. 340nm
B. 450nm
C. 260nm
D. 280nm
E. 495nm
[简答题]案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对于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难点不是实验现象的结论的得出,而是实验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演示过程中反复强调操作注意事项,但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下面是某教师为突破难点所采取的措施:教材处理将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过程设计环节 一:分组实验,发现差异环节 二:回顾反思,探究败因环节 三:汇报交流,分类汇总现场实录当多数小组的实验结果跟教材陈述有较大出入时,教师适时让差异较大的小组与差异较小的小组探究差异产生的原因。经过反思和探究,效果不理想的各组都把实验做成功了。学生的反思如下: 生1:"由于我们(女孩子)力量小,操作时广口瓶的塞子没有塞紧而导致装置入漏气。"(装置密封问题) 生2:"我们小组实验用的橡胶管可能由于用久了出现了老化裂口,更换了其他组的橡胶管后才做成功。"(装置密封问题) 生3:"我们组第一次做实验时效果较好,马上做第二次时效果不理想,是由于瓶内的气体中氧气含量低,换一个广口瓶再做时,进水刚好就达到1/5。"(空气质量问题) 生4:"我们组第一次实验时燃烧物红磷的量太少,造成空气中的氧气没有消耗完。"(燃烧物用量的问题) 生5:"燃烧匙伸入到广口瓶里太慢。"(操作规范问题) 生6:"火焰刚熄灭时就马上打开了止水夹,广口瓶内的气体没有冷却到室温,由于热胀冷缩造成了误差。"(操作规范问题)

问题:
(1)上述案例中教师利用了哪些教学资源?
(2)上述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了哪些学习方式?
(3)上述案例中,该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两方面的做法体现了哪些课程理念?(每方面回答一条即可)


[单项选择]显色后测定波长为450nm的供氢体底物为()
A. OPD
B. TMB
C. DAB
D. H2O2
E. Eu
[单项选择]酿造用水氨氮采用纳氏比色法测定时,显色后呈黄色,应选择()波长测定吸光度。
A. 在480nm
B. 560nm
C. 660nm
D. 420nm
[单项选择]用双波长进行标本物质含量测定时,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A. 脂浊一般使用700nm/660nm波长来检测
B. 过量的脂浊、黄疸和溶血总是引起测定结果偏高
C. 溶血可以使用600nm/570nm波长来检测
D. 通过检测可以在结果计算中给予扣除,以提高结果可靠性
E. 黄疸一般使用505nm/480nm波长来检测
[单选题]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一般使用( ),以此来测定食物中的氮含量。
A.微量凯氏定氮法
B.称量法
C.灰化法
D.系数计算法
[单项选择]奶粉中非蛋白质氮影响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它使奶粉中蛋白质的测定结果()。
A. 受到抑制
B. 测定不能进行
C. 测定结果偏高
D. 测定结果偏低
E. 测定结果准确
[填空题]中药的常规检测包括()、灰分测定、浸出物测定、挥发油含量测定等。
[单项选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时,判断所用波长是否正确的依据是
A. 应和规定的波长一致
B. 应和规定波长基本一致
C. 应和规定波长相差在±2nm内
D. 应和规定波长相差在±0.5nm内
E. 应和规定波长相差在±0.1nm内
[单项选择]药物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原则是()
A. 原料药含量测定首选重量法
B. 制剂含量测定首选色谱法
C. 原料药含量测定首选红外分光光度法
D. 制剂含量测定首选紫外分光光度法
E. 原料药物和制剂含量测定方法应一致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