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2-04 02:11:52

[多项选择]王某盖房,雇用于某挖地基。一日,于某挖到一只古瓷瓶,挖出后上交有关部门。后经文物鉴定机关鉴定,该瓷瓶属国家一级文物。王某认为该瓷瓶系在自己的宅基地下挖出,故瓷瓶应归自己所有。于某则认为,该瓷瓶系埋藏在地下的,是自己挖出的,应归自己所有。双方争执不下,后经第三人协商,双方达成书面协议:瓷瓶归王某、于某共同所有,因瓷瓶不能分割,于某将自己拥有的份额转让给王某,王某须在1个月内向于某支付转让款5万元。到期后,王某未支付转让款,于某沂至法院,要求王某按照协议约定支付转让款5万元。下列有关本案的说法,正确的有:
A. 瓷瓶埋藏于地下,为于某所挖得,此物系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
B. 瓷瓶虽然埋藏于地下,但因为王某雇用于某挖地基,所以王某应该是发现人,王某可以无条件取得该埋藏物
C. 由于瓷瓶经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按照有关法律,国家一级文物属于具有重大艺术、历史价值的文物,其所有权应属于国家,故瓷瓶的所有权属于国家
D. 瓷瓶所有权属于国家,王某、于某均不享有所有权,双方共有也就没有法律根据。据此,双方达成的共有协议,系属无权处分行为,该协议无效。由于协议无效,瓷瓶归国家,王某也不承担支付5万元对价的义务

更多"王某盖房,雇用于某挖地基。一日,于某挖到一只古瓷瓶,挖出后上交有关部门"的相关试题:

[多项选择]甲盖房,雇佣乙挖地基。一日,乙挖到一只古瓷瓶,挖出后上交有关部门。后经鉴定,该瓷瓶属国家一级文物。甲认为该瓷瓶系在自己的宅基地下挖出,故瓷瓶应归自己所有。乙则认为,该瓷瓶系埋藏于地下,为自己挖出,应归自己所有。双方争执不下,后经第三人协商,双方达成书面协议:瓷瓶归甲、乙共同所有,因瓷瓶不能分割,乙将自己拥有的份额转让给甲,甲须在一个月内向乙支付转让款5万元。到期后,甲未支付转让款,乙诉至法院,要求甲按照协议约定支付转让款5万元。下列有关本案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 瓷瓶埋藏于地下,为乙所挖得,此物系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应归乙所有
B. 瓷瓶虽然埋藏于地下,但因为甲雇佣乙挖地基,所以甲应该是发现人,甲可以无条件取得该埋藏物
C. 由于瓷瓶经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按照有.关法律,国家一级文物属于具有重大艺术、历史价值的文物,其所有权应属于国家,故瓷瓶的所有权属于国家
D. 瓷瓶的所有权属于国家,甲、乙均不享有所有权,双方共有也就没有法律依据,据此,双方达成的共有协议,属无权处分行为,该协议无效。由于协议无效,瓷瓶归国家,甲也不承担支付5万元对价的义务
[多项选择]1995年,周某因盖房挖地基发现一个瓦罐,内有500块银元和一张棉布,上面写着:“为防日寇搜查,特埋此。王天民,1938年7月5日。”王天民为王大水的爷爷,1938年7月8日被日寇杀害。王大水一家在新中国成立后定成分为中农。对该500块银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应归周某所有
B. 归王大水所有
C. 应由周某和王大水平分
D. 归国家所有
[单项选择]1995年韩玉笙因盖房挖地基,发现一个瓦罐,内有500块银元及一张棉布,上面写着“为防日寇搜查,特埋此。王天民,1938年7月5日。”王天民为王大水的爷爷,1938年被日寇杀害。王大水一家解放后划成分为中农。该500块银元( )。
A. 应归韩玉笙所有,因为是他发现的
B. 应归王大水所有
C. 应由韩玉笙与王大水平分
D. 属无主财产,应上缴国家
[单项选择]1995年韩玉笙因盖房挖地基,发现一个瓦罐,内有500块银元及一张绵布,上面写着“为防日寇搜查,特埋此。王天民,1938年7月5日”。王天民为王大水的爷爷,1938年7月8日被日寇杀害。王大水一家解放后定成分为中农。该500块银元( )。
A. 应归韩玉笙所有,因为是他发现的
B. 应归王大水所有
C. 应由韩玉笙与王大水平分
D. 属无主财产,应上缴国家
[单项选择]2000年,张明因盖房挖地基,发现一个坛子,内有500块银圆及一张棉布,上写“为防日寇搜查,特埋此,王建林1938年7月1日”。王建林为王天民的爷爷,在抗战期间被日寇杀害,解放后王天民被宣布为中农。这500块银圆( )。
A. 应归张明所有,作为发现人,他可按先占原则取得银圆所有权
B. 应归王天民所有
C. 应由张明与王天民平分
D. 属于无主财产,应归国家所有
[单项选择]2004年韩玉擎因盖房挖地基,发现一个瓦罐内有500块银元及一块棉布,上面写着“为防日寇搜查,特埋此,王天民,1938年4月5日”。王天民为王大水的爷爷,1938年被日寇杀害。王大水一家解放后划成分为中农。该500块银元( )。
A. 应归韩玉擎所有,因为是他发现的
B. 应归王大水所有
C. 应由韩玉擎与王大水平分
D. 属无主财产,应上缴国家
[单项选择]2011年韩玉笙因盖房挖地基,发现一个瓦罐,内有500块银元及一块棉布,上面写着“为防日寇,特埋此。王天民,1938年7月5日”。王天民为王大水的爷爷,1938年7月8日被日寇杀害。王大水一家解放后定为中农。该500块银元()
A. 应归韩玉笙所有,因为是他发现的
B. 应归王大水所有
C. 应由韩玉笙与王大水平分
D. 属无主财产,应上缴国家
[单项选择]李某因盖房挖地基发现一个瓦罐,内有5000块银元及一块棉布,上面写着“为防日寇搜查,特埋此。王某某,1938年7月5日”。经查,王某某是李某的同村村民王小某的爷爷,1938年7月8日被日寇杀害。则该5000块银元( )。
A. 应归李某所有,因为是李某发现的
B. 应归王小某所有
C. 应由李某与王小某平分
D. 属无主财产,应上缴国家
[单项选择]某甲在旧宅基地上挖地基盖房发现一瓷罐内装有银元,据查是本村人某乙过世的父亲抗日时所藏。该银元应归______。
A. 某甲所有
B. 本村人共有
C. 某乙所有
D. 国家和集体所有
[单项选择]李某和王某已结婚10年,王某的姑妈将其房屋只赠予王某,并登记在王某名下,如果李某和王某离婚,该房屋应当属于( )。
A. 王某一方的财产
B. 李某一方的财产
C. 王某姑妈的财产
D. 李某和王某的共同财产
[单项选择]李某欲杀王某,见王某身边有一人,但李某深信自己枪法很准,便向王某开枪,结果造成王某身边的人重伤,王某毫发无损。则下列关于李某的行为说法错误的是( )。
A. 李某主观上有两个罪过
B. 李某只有一个犯罪意图
C. 李某只有一个危害行为
D. 李某构成数罪
[多项选择]周某与王某约定若王某的电动车被盗,则周某赠送王某一辆新车。一天王某停车后未锁好,致使电动车被盗。王某遂向周某索要新车,周某则表示王某的车辆丢失纯属自己的责任,因而拒绝其要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周某与王某之间的赠与合同从未生效
B. 周某与王某之间的赠与合同有效
C. 周某无须将新车送给王某
D. 周某应当将新车送给王某
[多项选择]李某与王某约定,李某可以在王某的土地上通行运送货物的汽车。后来李某与王某之间因为小事发生争吵,王某便在自己土地的道路上堆放了很多垃圾和石块等杂物,严重影响汽车的通行。为此李某要求王某清除路上的东西,保障道路畅通。对此,王某表示土地是自己的,他有权堆放东西,况且汽车并非不能通行,只是有点麻烦而已,这并没有根本违反合同约定。双方就此事争执不下,遂起诉到法院。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
A. 李某与王某之间是地役权关系
B. 李某与王某形成相邻权关系
C. 李某无权要求王某清除道路上的杂物
D. 李某应尊重供役地所有人的权益,容忍供役地的行为
E. 李某有权要求王某清除道路上的杂物
[单项选择]李某与王某素有仇怨。一日,李某拦住王某,百般辱骂,王某挥舞拳头作势欲打李某,李某逃跑,王某紧追不舍。李某从屠户徐某处抢得一把杀猪刀,王某不敢再追,李某用言辞激王某,王某又追。待王某追近时,李某用杀猪刀捅了王某一刀,导致王某心脏破裂而死。李某的行为属( )。
A. 正当防卫
B. 紧急避险
C. 防卫过当
D. 故意杀人
[单项选择]张某与王某约定,王某将汽车无偿转让给张某,条件是张某将自己的房屋无偿提供给王某居住,张某与王某之间的合同是( )
A. 买卖合同
B. 租赁合同
C. 无名合同
D. 互易合同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