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5-27 00:15:04

[单项选择]关于犯罪主体.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 甲(女,43岁)吸毒后强制猥亵、侮辱孙某(智障女,19岁),因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体只能是男性,故甲无罪
B. 乙(15岁)携带自制火药枪夺取妇女张某的挎包,因乙未使用该火药枪,故应当构成抢夺罪
C. 丙(75岁)在帮助李某扣押被害人王某索取债务时致王某死亡,丙应当负刑事责任
D. 丁是司法工作人员,也可构成放纵走私罪

更多"关于犯罪主体.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关于犯罪主体.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 甲(女,43岁)吸毒后强制猥亵、侮辱孙某(智障女,19岁),因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体只能是男性,故甲无罪
B. 乙(15岁)携带自制火药枪夺取妇女张某的挎包,因乙未使用该火药枪,故应当构成抢夺罪
C. 丙(75岁)在帮助李某扣押被害人王某索取债务时致王某死亡,丙应当负刑事责任
D. 丁是司法工作人员,也可构成放纵走私罪
[单项选择]以下关于单位犯罪主体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政府机关
B. 集体所有制企业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
C. 私营公司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
D. 经单位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实施的窃电行为,可以成立单位犯罪,但不对单位判处罚金,只处罚做出该决定的单位领导和直接实施盗窃行为的责任人员
[多项选择]关于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的正确表述是( )。
A. 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后具有的特定资格、地位、状态
B. 刑法所规定的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行为人人身方面特定的资格、地位、状态
C. 某些犯罪的自然人主体必须具备的要件
D. 教唆犯,帮助犯也必须具有特定资格、地位、状态
[单项选择]关于犯罪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甲(女,43岁)吸毒后强制猥亵、侮辱孙某(智障女,19岁),因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体只能是男性,故甲无罪
B. 乙(15岁)携带自制火药枪夺取妇女张某的挎包,因乙未使用该火药枪,故应当构成抢夺罪
C. 丙(15岁)在帮助李某扣押被害人王某索取债务时致王某死亡,丙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D. 丁是司法工作人员,也可构成放纵走私罪
[多项选择]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甲为杀人而与李某商量并委托其购买毒药,李某果然为其买来了毒药。但10天以后甲放弃了杀人的念头,将毒药偷偷倒掉。甲成立故意杀人罪的犯罪中止,而李某不成立犯罪中止
B. 乙为了杀害王某而对其投毒,王某服毒之后痛苦不堪,乙十分同情,于是将王某送往医院抢救后脱离危险。事后经查明,毒物只达到了致死量的50%,即使不送往医院王某也不会死亡。乙不成立犯罪中止
C. 丙对张某猛砍数刀后离开现场。1小时之后,丙为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犯罪现场,见张某已奄奄一息,但是并没有死亡,见其十分可怜便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后张某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丙不成立犯罪中止
D. 丁基于杀人的故意对刘某实行了暴力,见刘某流血不止于是心生怜悯,将其送到医院,被害人刘某经治疗后仍然被鉴定为重伤。丁不成立犯罪中止
[多项选择]下列关于犯罪人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重新犯罪人就是累犯
B. 《犯罪人论》是龙勃罗梭的代表作
C. 犯罪人分类与刑事责任个别化有关
D. 变态人格者实施犯罪一般都具有预谋性和计划性
E. 女性犯罪人多实施非暴力性的卖淫、诈骗、杀婴等犯罪行为
[单项选择]根据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形态的理论分析,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甲为杀人而与李某商量并委托李某购买毒药,李某果然为其买来了剧毒药品。但 10天后甲放弃了杀人意图,将毒药抛人河中。甲成立犯罪中止,而李某不应成立犯罪中止
B. 乙基于杀人的意图对他人实施暴力,见被害人流血不止而心生怜悯,将其送到医院,被害人经治疗后仍鉴定为重伤。乙不是犯罪中止
C. 丙对仇人王某猛砍20刀后离开现场。2小肘后,丙为寻找、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丙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D. 丁为了杀害李四而对其投毒,李四服毒后极端痛苦,于是丁将李四送往医院抢救脱险。经查明,毒物只达到致死量的50%,即使不送到医院,李四也不会死。
[多项选择]关于犯罪主体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 犯罪主体可分为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
B. 自然人犯罪主体又可分为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
C. 特殊主体是指除了具有犯罪主体所要求的一般条件(责任年龄、能力)外,分则条文中还特别要求其他条件的主体
D. 分则对主体的特别要求通常是身份,但也包括国籍、身体状况、法律地位、状态、性别等
[单项选择]下列关于犯罪目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犯罪均有犯罪目的
B. 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含义相同
C. 犯罪目的是有些犯罪的构成要素
D. 有无犯罪目的或者犯罪目的的不同,不会影响相同行为可能构成的罪名
[多项选择]根据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形态的理论分析,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A. 甲为杀人而与李某商量并委托购买毒药,李某果然为其买来了剧毒药品。但10天后甲放弃了杀人意图,将毒药抛入河中。甲成立犯罪中止,而李某不应成立犯罪中止。
B. 乙基于杀人的意图对他人实施暴力,见被害人流血不止而心生怜悯,将其送到医院,被害人经治疗后仍鉴定为重伤。乙不是犯罪中止。
C. 丙对仇人王某猛砍20刀后离开现场。2小时后,丙为寻找、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丙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D. 丁为了杀害李四而对其投毒,李四服毒后极端痛苦,于是丁将李四送往医院抢救脱险。经查明,毒物只达到致死量的50%,即使不送到医院,李四也不会死。丁将被害人送到医院的行为和被害人的没有死亡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所以丁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单项选择]下列关于会计主体,表述错误的是( )。
A.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B. 会计主体也称为会计实体、会计个体
C. 会计主体等同于法律主体
D.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单项选择]下列选项中,关于单位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过失不构成单位犯罪
B. 单位一般成员实施的犯罪,也可以构成单位犯罪
C. 刑法分则中虽然没有进行规定,但是只要符合单位犯罪的条件,就可以构成单位犯罪
D. 仅仅为单位个别或少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的,也可以构成单位犯罪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