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09-29 00:18:29

[多项选择]某企业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2004年1月1日递延税款贷方余额为66万元,2004年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由原来的33%改为30%.本年度该企业发放工资80万元,但计税工资标准为100万元:发生业务招待费10万元,但计税标准为7万元;按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为20万元,被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率为33%;计提固定资产折旧150万元,比税法规定的方法少提折旧50万元。该企业2004年所得税会计处理中正确的做法有( ).
A. 递延税款借方调整数为6万元
B. 当年时差对所得税的影响数为15万元
C. 2004年末递延税款贷方余额为75万元
D. 2004年末递延税款贷方余额为45万元
E. 不需要对递延税款余额进行调整

更多"某企业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2004年1月1日递延税款贷方余额为66万"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某企业所得税采用递延法核算,2004年12月31日递延税款贷方余额为66万元,2004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2005年所得税率改为30%,会计上采用直线法本年提取折旧300万元,税法上则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核定折旧为240万元;本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万元;2004年初购入N公司20%股份,按权益法核算并在当年确认投资收益15.2万元,N公司的所得税率为24%;则该企业2005年12月31日递延税款的余额为()万元。
A. 借方39.09
B. 借方40.59
C. 贷方45.19
D. 贷方45.9
[单项选择]某企业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2003年12月 31日递延税款贷方余额为98万元,2003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3%。2004年所得税率为 30%,本年摊销股权投资差额50万元,计提折旧300万元,比税法规定的方法少提折旧40万元;发放工资100万元,比税法规定的标准少发放5万元,发生超标业务招待费12万元,按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10万元,被投资单位的所得税率为33%,发生差旅费支出18万元。则企业2004年12月31日递延税款的余额为 ( )万元。
A. 借方89.09
B. 借方90.59
C. 贷方85.19
D. 贷方86.09
[单项选择]某企业对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上年适用所得税税率为1s%,“递延税款”科目贷方余额为3600元,本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发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4200元。该企业本年“递延税款”科目期末余额为( )元。
A. 贷方5706
B. 贷方6534
C. 贷方4320
D. 贷方9306
[单项选择]某企业对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上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期初借方余额为66万元。本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0%,本年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0万元。该企业奉年年木“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为( )万元。
A. 借方48
B. 借方72
C. 借方60
D. 借方78
[单项选择]某企业采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2007年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账面余额为100万元,2007年发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0万元、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50万元。2007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负债”账面余额为( )万元。
A. 0
B. 67
C. 83.5
D. 116.5
[单项选择]某企业采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余额为200万元,本年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0万元、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90万元。则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余额为( )万元。
A. 0
B. 150
C. 134
D. 154
[多项选择]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下列项目中,会导致本期所得税费用增加的有( )。
A. 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资产所得税负债
B. 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C. 本期由于税率变动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D. 本期由于税率变动调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E. 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单项选择]某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上期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借方余额为750万元,适用所得税税率15%,本期经计算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2 100万元,本期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发生额为( )万元。
A. 57(贷方)
B. 693(借方)
C. 1 593(借方)
D. 900(贷方)
[单项选择]某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借方余额为 270万元,2006年以前适用所得税税率为-15%,从2006年开始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2006年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 860万元,2005年已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于2006年转回 360万元,2006年“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发生额为( )万元。
A. 765(贷方)
B. 1 089(借方)
C. 1 819(借方)
D. 225(贷方)
[判断题]某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核算,2008年以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2008年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账面余额为132万元,2008年发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0万元、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50万元。从2008年开始所得税税率改为25%(非预期税率变动),该企业2008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负债”账面余额为99万元。
[简答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公益金,对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 甲公司于2002年12月20日决定,自2003年1月1日起对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作如下变更: (1) 将A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由原来的年限平均法改为年数总和法。A固定资产原价为 600万元,系2001年6月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至2002年12月 31日止累计折旧为180万元。 (2) 将B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由8年改为6年,预计净残值由50万元改为30万元。 B固定资产原价为1 050万元,系1998年12月28日投入使用,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至2002年12月31日止累计折旧为500万元。 假定上述两项固定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列折旧费用。上述两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在变更前后均符合税法的规定。 要求: (1) 计算A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填列答题纸中A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累积影响数计算表)。 (2) 对A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3) 计算2003年A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 (4) 计算2003年B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 (5) 计算2003年B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变更对当期折旧的影响数(注明增加或减少)。(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简答题]黄河公司系上市公司,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该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
该公司于2006年12月建造完工的办公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对外出租,该办公楼的原价为5 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无残值,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与上述做法相同。2009年1月1口,黄河公司决定采用公允价值对出租的办公楼进行后续计量。该办公楼2009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4 8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4 900万元。假定2009年1月1日前无法取得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
资料二:
黄河公司2006年12月20日购入一台管理用设备,原始价值为230万元,原估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由于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的改变和技术因素的原因,已不能继续按原定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计提折旧。黄河公司于2009年1月1日将设备的折旧方法改为平均年限法,将设备的折旧年限由原来的10年改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
要求:
(1)根据资料一:
①编制黄河公司2009年1月1日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分录。
②将200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调整数填入下表。
                        200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调整数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 支付完成
  • 取消支付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
项 目
金额(万元)调增(+)调减(-)
累计折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