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2-19 20:31:01

[单项选择]注册会计师了解到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2011年12月31日,A、B、C三种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A存货成本10万元,可变现净值7万元;B存货成本12万元,可变现净值15.5万元;C存货成本19万元,可变现净值16万元。A、B、C三种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分别为1.5万元、2万元、2万元。假定甲公司只有这三种存货,则注册会计师应当确认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万元。
A. 0.5
B. -4
C. 4
D. 5.5

更多"注册会计师了解到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甲公司年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其原材料进行计价。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结存原材料15吨,每吨账面成本2100元,市场售价为2000元。根据测算该批原材料可生产W2型机器10台,生产中除该材料外,尚需投入其他成本16000元;市场上W2型机器的售价估计为5500元,但公司与客户已签订了销售5台W2型机器的合同,合同规定的售价为每台5400元;估计销售10台W2型机器的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4000元。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确认的与该批原材料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金额为( )元。
A. 1500
B. 6500
C. 7000
D. 7500
[单项选择]甲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期末存货,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自制半成品成本为35万元,预计加工完成该产品尚需发生加工费用11万元,预计产成品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50万元,销售费用为6万元。假定该库存自制半成品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库存自制半成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 2
B. 4
C. 9
D. 15
[单项选择]甲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期末存货,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自制半成品成本为35万元,预计加工完成该产品尚需发生加工费用11万元,预计产成品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50万元,销售费用为6万元。假定该库存自制半成品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库存自制半成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 2
B. 4
C. 9
D. 15
[单项选择]甲公司为上市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2013年12月31日原材料—A材料的实际成本为60万元,市场销售价格为56万元,该原材料是专为生产甲产品而持有的,由于A材料市场价格的下降,市场上用A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的销售价格由105万元降为90万元,但生产成本不变,将A材料加工成甲产品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24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2万元。假定该公司2013年年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方余额1万元。2013年12月31日该项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______万元。
A. 30
B. 6
C. 24
D. 5
[简答题]ABC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了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的审计业务,并委派A注册会计师负责执行该项审计业务。A注册会计师组织审计项目组成员针对甲公司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
审计项目组于2012年2月5日完成现场审计工作,并于2012年2月8日出具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甲公司董事会:
我们接受委托,审计了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一、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责任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并评价其有效性是企业董事会的责任。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三、内部控制具有局限性
内部控制具有固有局限性,存在不能防止和发现错报的可能性。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审计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风险。
四、导致保留意见的事项
重大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
审计项目组在执行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发现,甲公司于2011年10月份成立了投资部,2011年下半年投资部主要的投资重点是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由于投资部刚刚成立,人员招聘还在进行之中,目前的投资部经理一人掌握着该公司在证券公司开立资金账户的用户名和密码。该项内部控制缺陷可能导致甲公司投资管理领域的重大错报风险,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为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提供合理保证,而上述重大缺陷使甲公司内部控制失去这一功能。
五、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除上段描述的内部控制缺陷之外,甲公司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相关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六、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

××会计师事务所 中国注册会计师:×××
(盖章) (签名并盖章)
中国注册会计师:×××

[单项选择]
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算,2008年10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甲公司于2009年2月1日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10 000台,每台1.52万元,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A产品13 000台,单位成本 1.4万元,2008年12月31日的市场销售价格是 1.4万元/台,预计销售税费为0.1万元/台。
2008年12月31日之前,企业结存的A产品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于2009年2月1日向乙公司销售了A产品10 000台,每台的实际售价为1.52万元/台,实际销售税费0.02万元/台。甲公司于2009年3月1日销售A产品100台,市场销售价格为1.2万元/台,货款均已收到。甲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是25%。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不考虑其它因素,回答以下问题。
2008年甲公司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是( )万元。
A. 0
B. 100
C. 200
D. 300
[单项选择]某企业2011年首次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11年12月31日库存自制半成品实际成本180万元,预计进一步加工至完工尚需发生费用132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16万元,经加工后,该产品预计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320万元。2011年12月31日该库存自制半成品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______。
A. 8万元
B. 10万
C. 12万元
D. 22万元
[多项选择]某企业2010年首次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10年12月31日库存自制半成品实际成本80万元,预计进一步加工至完工尚需发生费用32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16万元,经加工后,该产品预计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120万元。2010年12月31日该库存自制半成品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______。
A. 0
B. 8万元
C. 32万元
D. 72万元
[简答题](本小题6分。)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3 000万元。A注册会计师认为应收账款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决定选取金额较大以及风险较高的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实施函证程序,选取的应收账款明细账户余额合计为1 800万元。相关事项如下:   (1)审计项目组成员要求被询证的甲公司客户将回函直接寄至会计师事务所,但甲公司客户X公司将回函寄至甲公司财务部,审计项目组成员取得了该回函,将其归入审计工作底稿。   (2)对于审计项目组以传真件方式收到的回函,审计项目组成员与被询证方取得了电话联系,确认回函信息,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电话内容与时间、对方姓名与职位,以及实施该程序的审计项目组成员姓名。   (3)审计项目组成员根据甲公司财务人员提供的电子邮箱地址,向甲公司境外客户Y公司发送了电子邮件,询证应收账款余额,并收到了电子邮件回复。Y公司确认余额准确无误。审计项目组成员将电子邮件打印后归入审计工作底稿。   (4)甲公司客户Z公司的回函确认金额比甲公司账面余额少150万元。甲公司销售部人员解释,甲公司于 2011年12月末销售给Z公司的一批产品,在2011年末尚未开具销售发票,Z公司因此未入账。A注册会计师认为该解释合理,未实施其他审计程序。   (5)实施函证的1 800万元应收账款余额中,审计项目组未收到回函的余额合计950万元,审计项目组对此实施了替代程序:对其中的500万元查看了期后收款凭证;对没有期后收款记录的450万元,检查了与这些余额相关的销售合同和发票,未发现例外事项。   (6)鉴于对60%应收账款余额实施函证程序未发现错报,A注册会计师推断其余40%的应收账款余额也不存在错报,无须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要求:针对上述第(1)至(6)项,逐项指出甲公司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单项选择]AC公司为上市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2003年12月31日A材料的实际成本为6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为56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由于A材料市场价格的下降,市场上用A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的销售价格由105万元降为90万元,但生产成本不变,将A材料加工成甲产品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24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2万元。假定该公司2003年年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方余额1万元。2003年12月31日该项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万元。
A. 30
B. 5
C. 24
D. 6
[单项选择]某股份有限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00年12月31日库存自制半成品的实际成本为40万元,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16万元,该半成品加工完成后的产品预计销售价格为6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8万元,该公司年初存货跌价准备为3万元,2000年12月31日该项存货应计提()万元的跌价损失
A. 0
B. 1
C. 16
D. 20
[单项选择]某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按单项存货于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4年 12月31日,该公司拥有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分别为240万元、320万元。其中,甲商品全部签订了销售合同,合同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市场价格为190万元;乙商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市场价格为300万元;销售价格和市场价格均不含增值税。该公司预计销售甲、乙商品尚需分别发生销售费用12万元、15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截止2004年11月30日,该公司尚未为甲、乙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万元。
A. 60
B. 77
C. 87
D. 97
[单项选择]某企业2005年首次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05年12月31日车存自制半成品实际成本80万元,预计进一步加工至完工尚需发生费用32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16万元,经加工后,该产品预计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120万元。2005年12月31日该库存自制半成品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 )。
A. 8万元
B. 0万元
C. 32万元
D. 72万元
[单项选择]某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按单项存货于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7年12月 31日,该公司拥有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分别为240万元、320万元。其中,甲商品全部签订了销售合同,合同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市场价格为190万元;乙商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市场价格为300万元;销售价格和市场价格均不含增值税。该公司预计销售甲、乙商品尚需分别发生销售费用12万元、15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截至2007年11月30日,该公司尚未为甲、乙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7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 )万元。
A. 60
B. 77
C. 87
D. 97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