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招录类考试 > 党政公务员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3 12:45:12

[多项选择]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说法,正确的有()。
A.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
B. 会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C. 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等级,即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D. 宋代科举考试在唐代“糊名”基础上,进一步实行“誉录”

更多"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说法,正确的有()。"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
B. 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等级,即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C. 会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D. 宋代科举考试在唐代“糊名”基础上,进一步实行“誊录”
[多项选择]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下列哪几部是四书( )
A. 《孟子》
B. 《大学》
C. 《中庸》
D. 《论语》
E. 《诗》
[多项选择]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下列经书中( )属于四书。
A. 《春秋》
B. 《大学》
C. 《中庸》
D. 《论语》
E. 《诗》
[多项选择]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下列经书中哪几部是四书( )
A. 《春秋》
B. 《大学》
C. 《中庸》
D. 《论语》
E. 《诗》
[判断题]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是指该人在乡试、会试和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这三个第一名依次称为解元、会元、状元。
[简答题]明清科举考试
明清科举考试
级别
中级
第一名
童试
乡试
<
[简答题]明清科举考试查看答案
[多项选择]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构件,方形木块为拱,弓形木块为斗
B. 建筑迎面的间数称为“面阔”,纵深间数称为“进深”
C. 中国古代建筑的营造必须严格遵循政府制定的等级
D. 庑殿顶和歇山顶是皇家专用的屋顶形式,其中又以重檐歇山顶等级最高
E.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分为雕塑和彩绘
[单项选择]科举考试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清朝科举考试级别从低至高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试、院试、会试、殿试
B.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C. 乡试、会试、院试、殿试
D. 会试、乡试、殿试、院试
[单项选择]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
②浑天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③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关于日食、月食、太阳黑子以及哈雷彗星的记录的国家
④战国时期,我国天文学家已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单项选择]关于中国古代哲学的说法,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唯物辩证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自《老子》
B. 东汉哲学家王充的代表作《神灭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无神论著作
C. “程朱理学”的“程”是指北宋时期的程颐和程颢
D. 陆九渊的“万物皆备于我”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不定项选择]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法律解释的说法,哪一或哪些选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A. 中国古代的“律学”,不仅从文字上,逻辑上对律文进行阐释,也阐述某些法理,如关于礼与法的关系、释法与尊经的界限、条文与法意的联系、律例之间的关系;还有定罪与量刑、刑法的宽与严、肉刑的存与废、刑名的变迁以及诉讼和狱理等
B. 东汉经学大师马融、郑玄等都曾对汉律作章句注解;晋代张斐和杜预等也曾对晋律作注释,并对立法原理和法律适用问题有所说明
C. 东晋以后,对律的私人注释逐渐中官方注释所取代
D. 公元652年的《唐律疏义》是这种官方注释的范本。它集中唐代以前的法律思想,主要引述儒家经义对律文进行疏解,宣扬君权至上,等级制度和宗法伦理。它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系统、保存最完整的注释法学著作
[不定项选择]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发生在:
A. 1911年
B. 1910年
C. 1905年
D. 1904年
[多项选择]关于中国古代诉讼、审判制度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 西周时期“听讼”为审理民事案件,“断狱”为审理刑事案件
B. 唐代县以下乡官、里正对犯罪案件具有纠举责任,对轻微犯罪与民事案件具有调解处理的权力
C. 明代的大审是一种会审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
D. 清末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
[多项选择]关于中国古代的法典体例的沿革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法经》的体例为秦汉所继承,不同的是商鞅在秦国变法时改法为律
B. 《魏律》将《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进一步调整了法典的结构与内容,使中国的封建法典在系统和科学上前进了一大步
C. 《泰始律》增加了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并且把律分为12篇,对后世律典体例影响深远
D. 《宋刑统》在篇下分门,并且整个法典分为名例、吏、户、礼、兵、刑、工七篇,这种法典的编排体例一直延续到清末修律时期的《大清现行刑律》才被改变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 支付完成
  • 取消支付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
明清科举考试
级 别
中 试
第一名
童 试
乡 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