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6-22 03:04:02

[简答题](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08年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谘议局、资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 1910年(宣统二年)11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吁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订,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及有关于宪法范围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 1911年5月,责任内阁成立,13名国务大臣中满人9人,其中皇族7人,汉人仅4人,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 ——摘编自金毓黻《宣统政纪》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9分)

更多"(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08"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08年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谘议局、资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 1910年(宣统二年)11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吁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订,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及有关于宪法范围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 1911年5月,责任内阁成立,13名国务大臣中满人9人,其中皇族7人,汉人仅4人,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 ——摘编自金毓黻《宣统政纪》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6分)
[简答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08年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谘议局、资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 
1910年(宣统二年)11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吁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订,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覆有关于宪法范圊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 
1911年5月,责任内阁成立,13名国务大臣中满人9人,其中皇族7人,汉人仅4人,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 
——摘编自金毓黻《宣统政纪》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
[简答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08年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谘议局、资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
1910年(宣统二年)11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吁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订,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覆有关于宪法范圊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
1911年5月,责任内阁成立,13名国务大臣中满人9人,其中皇族7人,汉人仅4人,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
——摘编自金毓黻《宣统政纪》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
[简答题](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县设六十议员,是谓县议员;府设六十议员,是谓府议员;省设六十议员,是谓省议员。县议员于秀才中选择其人,公举者平民主之……府议员于举人中选择其人,公举者秀才主之……省议员于进士中选择其人,公举者举人主之……公举法:凡男子二十岁以上,除喑哑盲聋以及残疾者外,其人能读书明理者,则予以公举之权……兴革之事,官有所欲为,则谋之于议员,议员有所欲为,亦谋之于官,皆以叙议之法为之,官与议员意合,然后定其从违也。从违既定,乃由县详府;府议员意合,则由府详省;省议员意合,则详于君;君意合,则书名颁行;意不合,则令其再议。若事有不能衷于一是者,则视议员中可之者否之者之人数多寡,而以人多者为是,所谓从众也。推之,凡军国大政,其权虽出于君上,而度支转饷,其议先询诸庶民,是真为政者矣。——何启、胡启垣:《新政论议》(1895年) 概括指出材料中民主设计方案的主要原则。(10分)
[简答题]简评清末预备立宪。
[简答题]简论清末预备立宪活动。
[多项选择]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在中央设立哪些机构
A. 宪政编查馆
B. 考察政治馆
C. 资政院
D. 咨议局
[填空题]清政府推行预备立宪的第一个环节是()
[单项选择]清末“预备立宪”时期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是( )。
A. 参议会
B. 资政院
C. 谘议局
D. 都督府
[不定项选择]清末预备立宪中仿照西方国家议会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不是()。
A. 谘议局
B. 资政院
C. 参政院
D. 平政院
[不定项选择]清末预备立宪中仿照西方国家议会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是____。
A. 咨议局
B. 资政院
C. 宣政院
D. 平政院
[单项选择]清末《钦定宪法大纲》明确宣布预备立宪期为______
A. 7年
B. 8年
C. 9年
D. 10年
[单项选择]下列有关清末“预备立宪”和“变法修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预备立宪”的过程中,清政府在中央没立了谘议局,地方设立资政院,但这些机构的实际性质只不过是清政府玩弄“立宪”政治把戏的一个点缀品
B. 《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于辛亥革命后,是清政府的最后一部宪法性文件
C. 清末修律在法典的编纂形式上改变了传统的“诸法合体”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
D. 《大清律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
[简答题](15分)近代杜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科一 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上以议国家之得失,下以评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物价,可以悉外国之情形,原为有益之举。今宜仿而行之,惟不准议朝廷得失。凡外国物 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使归曲于彼;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必将激而生变。庶 彼君臣闻之,惕然知惧,比饬令彼国公使领事,自行约束。 ——《李鸿章附呈潘司丁日昌条说》(1867年) 19 世纪70年代后,维新派开始办报。他们在办报实践中提出,报纸必须“宗旨高而定” ,“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严复强调办报须“一举足不能无方向,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有维新人士倡言:“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 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阅报之多寡,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比;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梁启超提出:“所贵乎报馆之著述者,能 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也。”并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 ——摘编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 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宗旨、任务、目的方面的认识有何不同。(9分)
[名词解释]社会实践
[简答题]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东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仪《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的表格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你根据所给的信息,完成下表。
大事件
主要领导人
革命的性质
主要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 支付完成
  • 取消支付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