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2-02 22:36:39

[简答题]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1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阅读下列关于国际形势的一组材料:
材料1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我们总的判断是:战争的危险还是存在的。但是和平力量的发展超过了战争力量,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是可能的。
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摘自《邓小平文选》
材料2
随着工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最富裕的北方国家同最贫穷的南方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目前美国的人均年收入超过4万美元,而第三世界的一些穷国,如苏丹、毛里塔尼亚、索马里和也门等,只有300多美元,不到美国的1%。人们经常引用这样一个数字:世界上最富有的3个家族的财富总和,比最不发达国家6亿人口的年收入还要多。
过去10多年来,南北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这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引起了越来越强烈的不满和仇恨。反全球化运动蓬勃兴起、WTO新一轮谈判陷入僵局,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加剧……这些都与这种不满情绪的蔓延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摘自宿景祥《贫富差距加深南北对立》
材料3
阿拉法特去世后,以巴领导人互抛橄榄枝。以色列表示将在巴勒斯坦大选后同巴勒斯坦新领导人恢复谈判,“脱离接触”的单边行动也有可能转变为“移交加沙”的双边行动;巴勒斯坦领导人也表现了稳重和积极的务实态度,恢复了同以色列的部长级协调对话,并敦促以色列将撤离加沙视为实现“路线图”计划的第一步,而不是取代“路线图”另辟路径。可以预料,在这样的气氛中,以色列不仅会为巴勒斯坦大选提供协助,还会在大选后立即同巴勒斯坦新领导人就撤离加沙问题展开谈判。阿拉法特去世后,美国总统布什很快表示将在第二个任期内促成巴勒斯坦建国,美国、欧盟的代表不失时机纷纷前往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斡旋,预计提出“路线图”计划的美国、联合国、欧盟和俄罗斯则将再次聚首,落实重新启动“路线图”的步骤。<

更多"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I、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解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I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04年的国际新闻焦点之一,当属震惊全球的“虐囚门”事件。伊拉克战俘、囚犯在监狱中惨遭美军看守凌辱、拷打甚至杀害的一幅幅照片,赫然刊登于多家知名报纸的显要位置。现代传媒技术又把这些骇人听闻的照片传遍世界。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2“这种邪恶是人性中最恶毒的,我们无法相信这些画面。我们心中充满了极度的悲痛和无言的、无法妥协的愤怒……”
摘自美国总统布什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3个小时后在白宫发表的全国电视讲话
材料32004年3月,中国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宪法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从中共十六大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到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人为本”立法宗旨的确立,再到新一届政府执政为民建立法治政府的努力,所有这一切成为保障人权的最好注脚。
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
(1)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
(2)中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主张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的意义。
选做题Ⅱ
下面是有关知识经济的材料:
材料1在这个新的全球市场的法则手册中,只有一条法则:适者生存。伴随世界贸易增长而来的是更大的经济投机。结果,经济的基础将偏离实际的生产,而用手指在键盘上轻轻一敲,大量投资便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一瞬间完成的。
摘自《曼谷日报》
材料2信息将在人、组织和国家之间以一种简便的、容易的方式传播。信息传播技术的大量运用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影响世界各国的文化制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必须想方设法维护人类在整个新世纪的安全。
材料3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说:“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不能运转,那它就

[简答题]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选做题Ⅰ
阅读下列关于联合国的一组材料
材料1
伊拉克重建目前陷入了泥潭,美英两国又重新想起了联合国。在过去一周内,美国总统布什在三个不同场合呼吁联合国加强对伊拉克局势的参与和关注,希望联合国能推动通过伊拉克问题新决议和向伊拉克派遣国际安全部队。4月16日,美国总统布什在会见来访的英国首相克莱尔后,两国领导人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将扩大联合国在伊重建进程中的作用。按照美英的新说法,联合国将有权提名伊拉克过渡政府候选人,并监督2005年的伊拉克大选。
美英现在同意联合国在伊拉克重建中扩大权限,其目的无非是想借用联合国安理会的声望,鼓励和说服更多的国家派兵帮助美国实现伊拉克重建;并借助联合国的声望,压制伊境内对美英占领军当局的反抗浪潮……
……在联合国纽约总部内,除了美英等国之外,伊拉克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烫手的山芋”,绝大多数国家都缺乏讨论联合国新作用的热情。但安南秘书长又不得不站在联合国的角度表示对伊拉克局势的关注,并避免给世人留下在伊拉克重建这样重大的区域安全问题上联合国碌碌无为的印象。
面临进退两难处境的安南秘书长对美英新建议的第一反应是,目前伊拉克局势动荡,联合国不会大规模派遣工作人员去工作,没有就美英新提议做出是同意还是反对的回答,……然而,事实是,目前伊拉克动荡的局势让联合国的作用也变得“模糊”起来了。
——摘自《中国日报》
材料2
安南秘书长就联合国近来不断遭到抨击在美国《华尔街日报》撰写题为《联合国的使命意义非凡》的文章,希望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支持、帮助和推动联合国发挥作用,而不是抨击、诋毁和拆台。
安南说,在环印度洋海啸的救灾行动中,联合国再一次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最佳的牵头者和协调者,虽然美国等国家最初成立了核心集团,但后来也支持联合国发挥领导和协调作用。安南指出,这不仅仅因为联合国有必要的技术和能力,更因为国际社会诚心诚意地希望联合国发挥作用,联合国不是某个国家的囊中之物,它属于全世界。
安南谈到伊拉克战争时表示,这场战争减损了人们对联合国的信心,但是,当美国及其盟国打算帮助伊拉克在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简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选做题Ⅰ:下面是有关世界格局变化的材料:
材料1
我们必须认识到,苏联仍然是美国的一个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强、最富有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
摘自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2
观察家认为,90年代以前世界经济三足鼎立之势正在被打破,东亚经济正成为世界经济的第四极。……尽管目前东亚发生金融动荡,但不致影响东亚(一般指东盟、中、韩)作为世界经济一个增长中心的地位。还在1995年,东亚的出口额就已分别与美欧相当,高出日本一倍,成为与美欧并列的世界四大贸易中心之一。就经济规模而言,东亚按购买力评价计算早已超过日本。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到2010年还将超过欧美。
摘自1997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材料3
1997年,大国高层会晤的广泛和频繁为多年所少见。今秋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同克林顿总统进行了会谈。两国领导就中美关系的发展目标和框架达成了共识,决定“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江泽民主席同叶利钦总统今年实现了互访,进一步肯定中俄之间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法国希拉克总统5月访华,中法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李鹏总理和桥本首相1997年进行了互访,确定两国建立“迈向未来的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10月,俄、法、德决定建立首脑定期会晤制度。此外,11月叶利钦总统和桥本首相在西伯利亚进行了正式会晤,双方决定争取在2000年前签署和平条约,从而打破日俄之间长期冷淡、僵持的局面,为改善两国关系创造了条件。
摘自1997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
材料4

[简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选做题Ⅰ:
阅读下列资料:
材料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屈辱的历史,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中经历过挫折和失误,甚至发生过像“文化大革命”那样严重的曲折,但成就是十分巨大的。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外贸易迅速扩大,经济实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科技、教育、文化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国防现代化取得了重大进展,国防力量不断增强。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
材料2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世界公认的5个核大国之一,是世界第6大经济体,在过去20多年里一直保持经济年均增长率9%左右的快速度,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材料3
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是个大国,又是个小国。所谓大国就是人多,土地面积大,所谓小国就是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比较穷,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不过300美元。”
材料4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日本、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别有用心的人炮制了“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的实力增长将对他国造成威胁。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来分析“中国威胁论”这种观点。
选做题Ⅱ:
1997年,我国经济在总体上出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某鞋厂实行一些新的生产和营销策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材料如下:
材料1
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他们认为,现在的市场不能仅仅用供大于求四个字来概括,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才是对当前市场供给状况的准确把握。在供过于求的大市场里也有供不应求的产品,明智的企业家就在于创造出这种产品。于是他们着力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实行产品分流策略,一是男女鞋分流,二是风格分流,三是档次分流,四是市场零售与团体消费分流,五是国内市场与国际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