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06 00:47:26

[简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选做题Ⅰ:下面是有关世界格局变化的材料:
材料1
我们必须认识到,苏联仍然是美国的一个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强、最富有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
摘自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2
观察家认为,90年代以前世界经济三足鼎立之势正在被打破,东亚经济正成为世界经济的第四极。……尽管目前东亚发生金融动荡,但不致影响东亚(一般指东盟、中、韩)作为世界经济一个增长中心的地位。还在1995年,东亚的出口额就已分别与美欧相当,高出日本一倍,成为与美欧并列的世界四大贸易中心之一。就经济规模而言,东亚按购买力评价计算早已超过日本。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到2010年还将超过欧美。
摘自1997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材料3
1997年,大国高层会晤的广泛和频繁为多年所少见。今秋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同克林顿总统进行了会谈。两国领导就中美关系的发展目标和框架达成了共识,决定“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江泽民主席同叶利钦总统今年实现了互访,进一步肯定中俄之间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法国希拉克总统5月访华,中法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李鹏总理和桥本首相1997年进行了互访,确定两国建立“迈向未来的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10月,俄、法、德决定建立首脑定期会晤制度。此外,11月叶利钦总统和桥本首相在西伯利亚进行了正式会晤,双方决定争取在2000年前签署和平条约,从而打破日俄之间长期冷淡、僵持的局面,为改善两国关系创造了条件。
摘自1997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
材料4

更多"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I、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解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I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04年的国际新闻焦点之一,当属震惊全球的“虐囚门”事件。伊拉克战俘、囚犯在监狱中惨遭美军看守凌辱、拷打甚至杀害的一幅幅照片,赫然刊登于多家知名报纸的显要位置。现代传媒技术又把这些骇人听闻的照片传遍世界。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2“这种邪恶是人性中最恶毒的,我们无法相信这些画面。我们心中充满了极度的悲痛和无言的、无法妥协的愤怒……”
摘自美国总统布什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3个小时后在白宫发表的全国电视讲话
材料32004年3月,中国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宪法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从中共十六大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到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人为本”立法宗旨的确立,再到新一届政府执政为民建立法治政府的努力,所有这一切成为保障人权的最好注脚。
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
(1)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
(2)中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主张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的意义。
选做题Ⅱ
下面是有关知识经济的材料:
材料1在这个新的全球市场的法则手册中,只有一条法则:适者生存。伴随世界贸易增长而来的是更大的经济投机。结果,经济的基础将偏离实际的生产,而用手指在键盘上轻轻一敲,大量投资便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一瞬间完成的。
摘自《曼谷日报》
材料2信息将在人、组织和国家之间以一种简便的、容易的方式传播。信息传播技术的大量运用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影响世界各国的文化制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必须想方设法维护人类在整个新世纪的安全。
材料3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说:“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不能运转,那它就

[简答题]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选做题Ⅰ
阅读下列关于联合国的一组材料
材料1
伊拉克重建目前陷入了泥潭,美英两国又重新想起了联合国。在过去一周内,美国总统布什在三个不同场合呼吁联合国加强对伊拉克局势的参与和关注,希望联合国能推动通过伊拉克问题新决议和向伊拉克派遣国际安全部队。4月16日,美国总统布什在会见来访的英国首相克莱尔后,两国领导人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将扩大联合国在伊重建进程中的作用。按照美英的新说法,联合国将有权提名伊拉克过渡政府候选人,并监督2005年的伊拉克大选。
美英现在同意联合国在伊拉克重建中扩大权限,其目的无非是想借用联合国安理会的声望,鼓励和说服更多的国家派兵帮助美国实现伊拉克重建;并借助联合国的声望,压制伊境内对美英占领军当局的反抗浪潮……
……在联合国纽约总部内,除了美英等国之外,伊拉克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烫手的山芋”,绝大多数国家都缺乏讨论联合国新作用的热情。但安南秘书长又不得不站在联合国的角度表示对伊拉克局势的关注,并避免给世人留下在伊拉克重建这样重大的区域安全问题上联合国碌碌无为的印象。
面临进退两难处境的安南秘书长对美英新建议的第一反应是,目前伊拉克局势动荡,联合国不会大规模派遣工作人员去工作,没有就美英新提议做出是同意还是反对的回答,……然而,事实是,目前伊拉克动荡的局势让联合国的作用也变得“模糊”起来了。
——摘自《中国日报》
材料2
安南秘书长就联合国近来不断遭到抨击在美国《华尔街日报》撰写题为《联合国的使命意义非凡》的文章,希望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支持、帮助和推动联合国发挥作用,而不是抨击、诋毁和拆台。
安南说,在环印度洋海啸的救灾行动中,联合国再一次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最佳的牵头者和协调者,虽然美国等国家最初成立了核心集团,但后来也支持联合国发挥领导和协调作用。安南指出,这不仅仅因为联合国有必要的技术和能力,更因为国际社会诚心诚意地希望联合国发挥作用,联合国不是某个国家的囊中之物,它属于全世界。
安南谈到伊拉克战争时表示,这场战争减损了人们对联合国的信心,但是,当美国及其盟国打算帮助伊拉克在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简答题]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阅读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材料
材料1
劳动力在全球流动是战后突出现象。例如瑞士的外籍劳工已占总人口的1/6以上;澳大利亚外来劳工更占全部劳力的25%;法国企业雇佣国外人员占本土工业就业A员的1/3,而本土工作人员中又有1/4在外国的企业中工作。根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最近数据,全世界约有1.3亿人在国外工作,还不包括没有记录的流动人口,估计在1000万~1500万,而在1965年只有 7500万人,四十多年翻了一番。这些劳动力来自55个国家,在大约67个国家寻找工作,比之 1970年也几乎翻了一番。由此可见劳动力全球化惊人的规模与速度,是人类历史上所没有的。
摘自《文汇报》
材料2
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一直在创新纪录地发展,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资料,1970年全年的直接投资额仅400亿美元,80年代末也只有1700亿美元,而在1995年跃到3150亿美元,比上年剧增了40%;到2005年,数字更高达9000亿美元,比2004年仍然增加了25%之巨。其中发达国家占6700多亿美元,发展中国家也达到2160亿美元,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起到显著作用。
以中国为例,中国外资依存度(外资投资存量与GDP的比重)1985年还仅为1.55%,1995年起保持在20%左右(2004年为26.2%)。金融全球化的另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大量游资快速流动,游资数额之大不少于7.2万亿美元,每天流动量1.5万亿~2万亿美元。这样,全球金融资本的交易量1980年为5万亿美元,1992年达到35万亿美元,预计2005年将达90万亿美元。在这些巨额流动资金中只有20%是与贸易或生产投资有关,其余80%都是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寻找短期利益,实质上就是投机买卖,表明金融全球化中存在着许多严重的不规范行为。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的差距从1983年的43倍扩大至2000年的60多倍。全世界有10多亿人每天收入不足1美元,28亿人
[简答题]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1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阅读下列关于国际形势的一组材料:
材料1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我们总的判断是:战争的危险还是存在的。但是和平力量的发展超过了战争力量,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是可能的。
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摘自《邓小平文选》
材料2
随着工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最富裕的北方国家同最贫穷的南方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目前美国的人均年收入超过4万美元,而第三世界的一些穷国,如苏丹、毛里塔尼亚、索马里和也门等,只有300多美元,不到美国的1%。人们经常引用这样一个数字:世界上最富有的3个家族的财富总和,比最不发达国家6亿人口的年收入还要多。
过去10多年来,南北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这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引起了越来越强烈的不满和仇恨。反全球化运动蓬勃兴起、WTO新一轮谈判陷入僵局,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加剧……这些都与这种不满情绪的蔓延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摘自宿景祥《贫富差距加深南北对立》
材料3
阿拉法特去世后,以巴领导人互抛橄榄枝。以色列表示将在巴勒斯坦大选后同巴勒斯坦新领导人恢复谈判,“脱离接触”的单边行动也有可能转变为“移交加沙”的双边行动;巴勒斯坦领导人也表现了稳重和积极的务实态度,恢复了同以色列的部长级协调对话,并敦促以色列将撤离加沙视为实现“路线图”计划的第一步,而不是取代“路线图”另辟路径。可以预料,在这样的气氛中,以色列不仅会为巴勒斯坦大选提供协助,还会在大选后立即同巴勒斯坦新领导人就撤离加沙问题展开谈判。阿拉法特去世后,美国总统布什很快表示将在第二个任期内促成巴勒斯坦建国,美国、欧盟的代表不失时机纷纷前往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斡旋,预计提出“路线图”计划的美国、联合国、欧盟和俄罗斯则将再次聚首,落实重新启动“路线图”的步骤。<
[简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1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选做题Ⅰ:
材料1
最近美国五角大楼在《2025年的亚洲》这份报告中强调,中国将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利益的最大威胁;美国若要继续在南亚和东南亚扮演重要角色,就必须解决在这些地区没有前沿作战基地的问题,还必须加强与中国周边国家的联盟以约束中国。
为此,美国已经作出将其军事战略重心从欧洲移往亚洲的计划。与此同时,有人提出在亚太地区拼凑“小北约”,对中国编织包围圈。美国新政府上台后,曾将中国确定为它的“战略竞争对手”。还有人直言,美国搞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转引自2001年8月31日《人民日报》,古平《如何看待中国发展》
材料2
以新姿态登上世界舞台的是中国。中国人占世界人口的1/4,而且,拥有世界最大的潜在市场的中国经济在全球也不失为最富有活力的经济,这一点已为世人所瞩目。所以,拒绝中国参与建立协调的世界秩序的工作是大错而特错的。只要回首一下本世纪的历史便可以了解,一切企图孤立和遏制中国的政策到头来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尤其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这一点将更加深信无疑。
只有中国以负责的立场参加,才能够度过全球性的挑战,并且建立起在政治、经济、社会和环保方面保证稳定的世界秩序。因而由中国参与一切发展过程它对于全球稳定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中国尽可能迅速地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并参加将来的主要国家首脑会议是至关重要的。
——摘自日本《读卖新闻》1998年2月1日发表的德国前外长根舍的文章《中国也是建立新秩序的柱石》
材料3
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水平还不高,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进一步改善中国12.7亿人民的生活,基本实现现代化,还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努力。
一心一意发展经济,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我国建设的中心任务。我们实现现代化,需要一个持久和平的国际环境。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需要和平,热爱和平。

[简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选做题Ⅰ
下列是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材料:
材料1
布什说,德国统一,欧洲成为完整、自由的欧洲之所以可能,是美国的领导起了推动作用;而海湾事件上又证明,没有人能代替美国的领导地位。他又说,在世界各国中,只有美国同时具有道义上的声望,也具有维持这一声望的手段,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聚集维护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摘自布什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和国情咨文(1990年9月和1991年1月)
材料2
克林顿说:“愿我们现在还不能与之谋面的后代人……谈到今天在场的人时说,我们曾经将可爱的祖国引入新世纪……让美国所有儿女都仍然抱有美国梦,让美国明亮的自由之火蔓延到世界各国。”美国的最终目标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将领导一个全部由民主国家组成的世界”。
——摘自克林顿就职演说(1997年1月20日)
材料3
早在80年代,邓小平就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局势发生的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及时提出必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种新秩序,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这些原则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而且在实践中行之有效,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原则。
材料4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00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作重要讲话。胡锦涛说,我们这个星球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家园,人类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需要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应对。各国政府和人民应该共同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使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2说明美国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是什么。
(2)根据材料3、4说明中国对建立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