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类考试 > 中医执业医师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1 17:54:11

[单项选择]"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此语出于
A. 《素问》
B. 《诸病源候论》
C. 《景岳全书》
D. 《医学三字经》
E. 《河间六书》

更多"'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此语出于"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怎样理解“肺之令人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多项选择]外感六淫皆令人咳,风为六淫之首,临床上常见哪几项相合为病
A. 风寒
B. 暑湿
C. 风热
D. 风湿
E. 风燥
[简答题]此语不应说耶?
适:
[单项选择]“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此语出自( )。
A. 《孟子》
B. 《中庸》
C. 《大学》
D. 《论语》
[填空题]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填空题]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自居易《琵琶行》)
[简答题]小汤姆提出这个问题不是出于好奇心而是出于求知欲。(not so much...as)   Little Tom asked the question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单项选择]手三阴经出于( )
A. 面部,额部
B. 面颊,头顶,头后部
C. 头侧部
D. 肩胛部
E. 腋下
[单项选择]“韦编三绝办是说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此语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对“韦编”的“韦”如何理解新版《辞海》的解释是:“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皮绳编缀,故日韦编.”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其一,现代的形声字古代常常写作假借字,汉代文献中此例不胜枚举.汉代许慎《说文》有“经,织从丝也".许慎所用的“从”字,即今之形声字“纵”字的假借字.我们既知纵字在汉代实写作 “从”,那么我们把汉人(司马迁)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纬编即编联简策的纬绳.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所以《说文》又称“纬,织衡丝也”.简书的竹简是纵向排列的,犹如织布帛的经线,编联简策的组绳则是横向编联的,犹如织布帛的纬线.据此,把横向编联简策的组绳称作“纬绳”、“韦编”是理所当然的.其二,古代简书并不一定是用皮绳编缀的.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写道:“所用以编简札为册者,多为丝纶,有时写作‘绳’,有时写作‘编’.苟勋《穆天子传》谓汲郡魏家所出‘皆竹简素丝编’,《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记襄阳古家所出《考工记扩竹简书,青丝编……’居延出土汉简册,则为麻绳.”毫无疑义,所谓“素丝编”、“青丝编"都是指的丝绳.出土简册,则木简仅见用麻绳.除了"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外,尚不见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我们把汉人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句中的“汉人”指的是汉族人,因为当时少数民族还没有使用简册
B. “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竞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易》,指的是《周易》,春秋时期即已传世
C. 本文作者对“韦”宇做出了新的解释,但这并没有改变成语“韦编三绝"的含义
D.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人们借助汉字表意的特性,在文献考订中,常能有新的发现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