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2-17 00:59:54

[单项选择]2004年1月,李某妻子刘某到某商场买了两瓶熏鱼罐头。2005年2月,李某见未过保质期,便起开罐头,发现微微有些异味,也未在意。李某与刘某食用后呕吐不止,邻居将其送至医院抢救,才脱离危险。2005年3月,经医院化验表明,李某,刘某是食用了变质的罐头而引起食物中毒。李某、刘某二人共花去医疗费2000元,交通费150元,陪床费200元。经技术鉴定查明,该罐头由于添加防腐剂过量而致熏鱼变质产生毒性。 2005年4月,李、刘二人向法院起诉。商场认为责任应由生产厂家承担,但又不能指明该熏鱼罐头具体生产厂家,出未能说明是否是其他供货商提供的。商场是否应承担责任
A. 不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致损的瑕疵并非商场的过错而生
B. 不应当承担责任,因为产品缺陷致损要求赔偿的时效期间为1年,本案中原告起诉时已过时效期间
C. 不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进货时商场尽了检验义务,但不能检查出这种隐蔽瑕疵
D. 应当承担责任,因为根据《产品质量法》,销售者在既不能指出生产者也不能指出供货者时,应当自己赔偿消费者损失

更多"2004年1月,李某妻子刘某到某商场买了两瓶熏鱼罐头。2005年2月,"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2004年1月,李某妻子刘某到某商场买了两瓶熏鱼罐头。2005年2月,李某见未过保质期,便起开罐头,发现微微有些异味,也未在意。李某与刘某食用后呕吐不止,邻居将其送至医院抢救,才脱离危险。2005年3月,经医院化验表明,李某、刘某是食用了变质的罐头而引起食物中毒。李某、刘某二人共花去医疗费2000元,交通费150元,陪床费200元。经技术鉴定查明,该罐头由于添加防腐剂过量而致熏鱼变质产生毒性。 2005年4月,李、刘二人向法院起诉。商场认为责任应由生产厂家承担,但又不能指明该熏鱼罐头具体生产厂家,也未能说明是否是其他供货商提供的。商场是否应承担责任
A. 不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致损的瑕疵并非商场的过错而生
B. 不应当承担责任,因为产品缺陷致损要求赔偿的时效期间为1年,本案中原告起诉时已过时效期间
C. 不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进货时商场尽了检验义务,但不能检查出这种隐蔽瑕疵
D. 应当承担责任,因为根据《产品质量法》,销售者在既不能指出生产者也不能指出供货者时,应当自己赔偿消费者损失
[单项选择]1999年1月,李某妻子刘某到某商场买了两瓶熏鱼罐头,2000年2月,李某见未过保质期,便起开罐头,发现微微有些异味,也未在意。李某与刘某食用后呕吐,邻居将其送至医院抢救,才脱离危险。2000年3月,经医院化验表明,李某、刘某是食用了变质的罐头而引起食物中毒。李某、刘某二人共花去医疗费2000元,交通费150元,陪床费200元。经技术鉴定查明,该罐头由于添加防腐剂过量而致熏鱼变质产生毒性。2000年4月,李某、刘某二人向法院起诉。商场认为责任应由生产厂家承担,但又不能指明该熏鱼罐头具体生产厂家,也未能说明是否是其他供货商提供的。商场是否应承担责任
A. 不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致损的瑕疵并非商场的过错而生
B. 不应当承担责任,因为产品缺陷致损要求赔偿的时效期间为1年,本案中原告起诉时已过时效期间
C. 不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进货时商场尽了检验义务,但不能检查出这种隐蔽瑕疵
D. 应当承担责任,因为根据《产品质量法》,产品存在缺陷致人损害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
[单项选择]1999年1月,李某的妻子刘某到某商场买了两瓶熏鱼罐头,2000年2月,李某见未过保质期,便起开罐头,发现微微有些异味,也未在意。李某与刘某食用后呕吐,邻居将其送至医院抢救,才脱离危险。2000年3月,经医院化验表明,李某、刘某是食用了变质的罐头而引起食物中毒。李某、刘某二人共花去医疗费2000元,交通费150元,陪床费200元。经技术鉴定查明,该罐头由于添加防腐剂过量而致熏鱼变质产生毒性。2000年4月,李、刘二人向法院起诉。商场认为责任应由生产厂家承担,但又不能指明该熏鱼罐头具体生产厂家,也未能说明是否是其他供货商提供的。商场是否应承担责任
A. 不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致损的瑕疵并非商场的过错而生
B. 不应当承担责任,因为产品缺陷致损要求赔偿的时效期间为一年,本案中原告起诉时已过时效期间
C. 不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进货时商场尽了检验义务,但不能检查出这种隐蔽瑕疵
D. 应当承担责任,因为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产品存在缺陷致人损害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
[单项选择]1999年1月,李某妻子刘某到某商场买了两瓶熏鱼罐头,2000年2月,李某见未过保质期,便打开罐头,发现微微:有些异味,也未在意。李某与刘某食用后呕吐,邻居将其送至医院抢救,才脱离危险。2000年3月,经医院化验表明,李某、刘某是食用了变质的罐头而引起食物中毒。李某、刘某二人共花去医疗费2000元,交通费150元,陪床费200元。经技术鉴定查明,该罐头由于添加防腐剂过量而致熏鱼变质产生毒性。2000年4月李、刘二人向法院起诉。商场认为责任应由生产厂家承担,但又不能指明该熏鱼罐头具体生产厂家,也未能说明是否是其他供货商提供的。商场是否应承担责任( )
A. 不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致损的瑕疵并非商场的过错而生
B. 不应当承担责任,因为产品缺陷致损要求赔偿的时效期间为一年,本案中原告起诉时已过时效期间
C. 不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进货时商场尽了检验义务,但不能检查出这种隐蔽瑕疵
D. 应当承担责任,因为根据《产品质量法》,销售者在既不能指出生产者也不能指出供货者时,应当自己赔偿消费者损失
[简答题]中国公民李某是某IT企业的高管人员,2013年1月李某收入情况如下: (1)当月的工资收入为30000元,当月取得2012年的年终奖50000元,企业为其负担年终奖个人所得税款中的3000元; (2)向林科院提供了一项专有技术,一次取得专有技术使用费40000元; (3)出版专著一本获得稿酬18000元,后追加印数,取得追加印数稿酬2000元; (4)担当一家大型企业的独立董事,但未在其任职,取得不含税董事费收入50000元; (5)取得持有股权2年的某上市公司分配的股息、红利所得20000元; (6)在出访法国期间,其专著被翻译成法文出版,获得版权收入20000欧元,(1欧元=8元人民币),在法国该项所得已纳个人所得税折合人民币23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李某取得的当月工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2)李某取得的年终奖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包括企业承担的部分); (3)李某提供专有技术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4)李某稿酬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5)李某取得的董事费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6)李某取得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7)李某在法国取得的版权收入回国应补缴的个人所得税。
[单项选择]王某于2004年3月4日从李某处借到人民币3000元。该债务的还款日期为2005年 3月4日。到期后,李某只于2005年5月3日向王某讨过一回。2007年7月5日李某向一个律师朋友说起这事儿。其律师朋友告诉他,该债务已经过了时效期间了,要不回来了,除非王某同意还款。李某很着急,其律师朋友遂建议他,要王某为该债务提供保证人,如果王某提供了,则该债务依然有效,李某就依此而行,果然,王某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就提供了张某为保证人。又约定,债务延期2个月,于2007年12月4日到期。但后来,张某知道了此事,就提出抗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于自然债务不能作为保证的对象,故张某的保证为无效
B. 本案中,自然债务因张某的保证而继续有效
C. 保证有效,但保证人张某得主张债务人王某的债务已经过了时效期间的抗辩
D. 被保证的债务成为自然债务后,若债务人抛弃了时效期间已经过了的抗辩,则保证人也不得主张
[多项选择]2009年1月,李某将其房屋所占用的土地使用权抵押给王某以获得借款,2009年10月李某又在该土地上建造房屋一间作为储藏室,如果届时李某无力偿还借款,则王某有权就( )进行优先受偿。
A. 新增房屋
B. 房屋占用的土地使用权
C. 房屋占用的土地所有权
D. 原房屋
E. 土地上的树木
[单项选择]赵某于2004年3月5日向李某借款15万元用于购房,双方约定赵某应于2005年3月5日前偿还该借款。王某作为保证人提供担保,保证合同约定:王某的保证期问自2004年3月5日至2005年3月5日。根据法律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 王某与李某约定的保证期间合法有效
B. 视为王某与李某之间没有约定保证期间,王某的保证期间应至2005年9月5日
C. 视为王某与李某约定保证期间不明,王某的保证期间应至2005年9月5日
D. 视为王某与李某约定保证期间不明,王某的保证期间应至2007年3月5日
[单项选择]赵某与2004年3月5日向李某借款15万元用于购房,双方约定赵某应于2005年3月5日前偿还该借款。王某作为保证人提供担保,保证合同约定:王某承担保证责任直至赵某偿还完全部借款本息之日为止。根据法律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王某与李某约定的保证期间合法有效
B. 视为王某与李某之间没有约定保证期间,王某的保证期间应至2005年9月5日
C. 视为王某与李某约定保证期间不明,王某的保证期间应至2005年9月5日
D. 视为王某与李某约定保证期间不明,王某的保证期间应至2007年3月5日
[简答题]

李某到某商场为其妻子购买戒指,看中了一款高档钻戒。由于当时所带现金不足,李某向商场支付二千元定金并约定第二日中午前来交清全款。当李某如约再次来到商场时,却被告知所定戒指已被他人以更高价格买走。 

请问李某可以向该商场提出什么主张?为什么?
[不定项选择]某银行委托其工作人员李某购买一批计算机。李某到某商场购买时,该商场正举行有奖销售,规定购物满若干元即赠送奖券1张。李某代购计算机共得到10张奖券,未告知单位自己收藏。后商场公布中奖号码,这几张奖券中有一张中了二等奖,可得彩电1台,该彩电应当( )。
A. 归李某所有
B. 归银行所有,但应给李某适当补偿
C. 归银行所有
D. 归银行和李某共同所有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