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类考试 > 社会工作者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6-01 06:50:11

[简答题]钱永,男,14岁,某中学初二学生,父亲为某高校教师,母亲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多年未回国。钱永学习成绩很差,生活习惯不好,着装不整洁,行动懒散,躲避课间体育锻炼,集体活动拖后;学习兴趣低,上课喜欢大声插话,打断老师授课,扰乱课堂秩序;自习课高谈阔论或玩电动游戏,不温习功课等,是个人人讨厌的“捣蛋鬼”。
[问题]
上述案例中,钱永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更多"钱永,男,14岁,某中学初二学生,父亲为某高校教师,母亲出国攻读博士学"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钱永,男,14岁,某中学初二学生,父亲为某高校教师,母亲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多年未回国。钱永学习成绩很差,生活习惯不好,着装不整洁,行动懒散,躲避课间体育锻炼,集体活动拖后;学习兴趣低,上课喜欢大声插话,打断老师授课,扰乱课堂秩序;自习课高谈阔论或玩电动游戏,不温习功课等,是个人人讨厌的“捣蛋鬼”。
[问题]
请根据本案例制定具体的介入计划和介入目标。
[简答题]李某,男,14岁,正在某中学上初二,父亲是残疾人,父母早年离异。现在和父亲及爷爷奶奶一起住在仅有15平方米的小单间内,没有隔断,连上厕所还要到100米外的公厕,很不方便。家里经济比较困难,只靠爷爷微薄的退休金和父亲几百元的低保金生活。因为长期和爷爷奶奶及残疾的父亲生活在一起,使李某的日常交流遇到了障碍,变得较为沉默。李某的奶奶告诉社会工作者李某经常彻夜不归,总是和同学一起去网吧玩游戏,成绩也跟不上,经常考试不及格。现在更是发展到了连续好几天不回家的程度。家人非常担心,由于爷爷奶奶都老了,李某的教育也就成为了难题。平时靠李某的叔叔教育,李某比较怕叔叔,也只有叔叔能管住他。社会工作者经过与李某接触后,发现他的家庭状况是引起李某出现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并且不愿意和同学说自己家里的情况。
问题:
根据上述案例,分析李某自信心不足的原因。
[简答题]某中学初二l班新转来一个学生小山,他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差,很少按时完成作业。班主任李老师多次找他谈话,与他讲学习的重要性,小山每次都点头,但回到班上却表现依旧。李老师家访后了解到小山的父母几年前离异,他们极少关心他的学习,由于学习基础差,他跟不上班,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
如果你是李老师,将如何做?请依据德育中“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进行分析。
[简答题]曾志发,男,19岁,某中学高三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但家境贫寒,母亲已去世多年,父亲的身体也不好,父子俩的生活全靠低保金来维持,更无能力供其念大学。为了交学杂费,曾志发在校门口抢走了低年级学生的350元现金,被法院判处拘役5个月,缓刑5个月,在此期间,曾志发考上了重点大学。但由于其有案底和家庭经济困难,曾志发害怕因此而错失读大学的机会,一个月来一直闭门不出。
[问题]
[简答题]丹丹就读于某中学的初中二年级,今年15岁,平时的学习成绩很一般。丹丹的父母在五年前因感情不和而离婚,丹丹开始时跟随母亲在外地生活,但因母亲平时的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照顾她的正常生活,丹丹又被接回到家乡同父亲和继母一起生活。丹丹的个性很强,在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妈妈,所以和继母的关系一直都不好,而父亲因工作经常会出差,对丹丹的生活和学习上的关心也很少。虽然才读初二,丹丹却早就为自己想好了将来的路,她不要特别累的去读书,认为只要有钱就可以随便找个学校读大学。为此,丹丹和父亲发生了争吵,父亲认为丹丹不上进,丹丹觉得父亲不关心自己。
问题
在本案例中,丹丹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单项选择]14岁,男性,自幼身体矮小,近3年增长<5cm,学习成绩好,就诊查体身高98cm,童音童貌,外生殖器未发育,睾丸小,骨年龄9~10岁,染色体正常,生长激素基础值1.1lμg/L(正常0~5μg/L),胰岛素低血糖兴奋试验各时间点值均<5μg/L,最可能的诊断是
A. Laron侏儒
B. 垂体性侏儒
C. 克汀病性侏儒
D. 体质性侏儒
E. 青春期延迟
[简答题]唐亮,男,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差,在班级里也没有什么朋友。其父亲因诈骗而坐牢,现在他与奶奶、妈妈住在一起。妈妈在一家服装公司作保洁员,每天回家都很疲惫,而工资又很低,每月只有八九百元的收入,家庭经济条件比较拮据。唐亮在校外结识了一帮不务正业的青年朋友,经常一同去网吧过夜,甚至几天不回家。对此,妈妈想到的惟一办法就是打唐亮,但唐亮仍旧不改。奶奶看到唐亮挨打时,总是护着唐亮,为此,母亲和奶奶一直有很大的冲突,两人的关系甚至开始僵化。唐亮感觉很内疚,前来寻求社会工作者的帮助。
[问题]
在上述案例中,唐亮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简答题]李某是某中学的会计。某中学从中国农业银行购买了有奖定期储蓄存单200张以抵作工资。本校教师认购了190张。余下10张交由李某存放在其办公室抽屉内,银行公布中奖号码后,李得知其保管的10张存单中有一张获奖,便将该获奖存单取出,换入丈夫认购的一张存单,之后李某的丈夫从农行领奖金8000元,以李某的名义将8000元存入农行。 问: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请说明理由。
[简答题]

杨××,男,18岁,某中学学生。
王××,某中学教师,班主任。
陈××,某中学教师,校团队书记。
2003年12月12日下午,杨××因故未上第二节课,班主任王××乘其不在教室,随意翻弄杨××的书包,从钱夹里翻出校外女生给杨××的信件,并将信件和书包拿到办公室。杨××得知后,前去索要,王××令其将信件问题说清楚,否则不给书包。为防信件内容扩散,杨××欲拿起信和书包离去,王××不让走。学校团队书记陈××赶来,揪住杨××抢夺信件。因未能抢到信,便将杨××挟持到三楼阅览室内,并反锁屋门。杨××为摆脱教师的盘问,便跃上窗台,想从窗户逃脱。因听到一教师惊叫,慌忙中从三楼窗户坠落楼下,造成多处骨折,并丧失部分劳动能力。

此案中教师王××和陈××的行为侵害了学生杨××的哪些合法权益?
[简答题]某初中有500名学生,其中初一125人,初二200人,初三175人。研究者为了研究初中生学习成绩与学习方法的相关性,需要抽取100名学生作样本。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应如何抽取?
[简答题]早读铃声响了,初二(1)班班主任王老师走进教室,不久小李(学习成绩位列班上的前几名)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王老师摆了一下手,示意他进去坐好。过了一会儿,“差生”小赵跑来,看到班主任在教室,就在教室外喊声“报告”,王老师将其引至教学楼拐角处,做了10分钟的“思想工作”。看到这两种情景的同学窃窃私语。 请分析王老师的做法。
[简答题]下面是一则关于上海某中学的报道,试用学过的课程理论分析这所学校的课程。上海某中学推出了“个性课程”体系,高中开设了选修课23门,活动课34门,初中活动课35门。除了必修课之外,将原来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分化为5个层次的“个性课程”,即“讲座型”、“发展型”、“课题型”、“竞赛型”和“补缺型”。每周按文、理科及综合科开设4至5个讲座,以社会热点和传播新信息为主,聘请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学生可自由选择参加学习。对学有余力和有特长的学生,通过“组织发展兴趣小组”、“导师带研究生”、“强化训练”等各种方式,施以个性化教育。而对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业再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高中的学习任务。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