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类考试 > 公路工程(二建)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6 03:03:07

[简答题]背景
某二级公路全长28km,路面结构形式为:级配碎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C30水泥混凝土面层。该公路通车三年左右,全线较多路段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均出现裂缝,裂缝以横向裂缝为主,部分水泥混凝土面板发生了断板现象。建设单位注意到,挖方路段比填方路段的裂缝及断板现象更加严重。建设单位立即成立了调查小组,对该项目设计图纸、施工过程、试验记录、监理日志等进行全面分析。经过分析总结,认为产生裂缝及断板的原因是:
(1)全线超载比较严重,尤其是运煤车较多。
(2)由于挖方多为石质挖方,路基多为坚硬的砂岩,根据设计图纸,为了节约造价,位于挖方路段的路面基层采用15c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比填方路段的基层减薄了10cm。基层的厚度及强度不足是造成断板及裂缝的原因之一。
(3)挖方路段地下水较丰富,且地下水的毛细现象严重。
(4)石质挖方路段多采用放炮施工,路基顶面没有形成平整的横坡。
(5)根据施工纪录,夏季施工时温度较高,加上施工单位切缝设备不足,导致切缝不及时。
(6)切缝深度过深,导致断板。
(7)由于该路段附近水源紧张,混凝土面层施工时,没有在基层上洒水,或洒水不够。
(8)进行混凝土面板灌缝处理的沥青热稳定性差、易流淌。
(9)基层标高控制不严,部分标高超过基层设计标高1.5cm。
(10)不同路段的集料的含水量不一致。施工时没有根据集料的含水量调整配合比。
(11)夏季施工没有进行覆盖养生。
[问题]
请分析建设单位关于水泥混凝土面板开裂和断板的原因,改正其中错误之处。

更多"背景 某二级公路全长28km,路面结构形式为:级配碎石底基层、水泥稳"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背景
某二级公路全长28km,路面结构形式为:级配碎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C30水泥混凝土面层。该公路通车三年左右,全线较多路段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均出现裂缝,裂缝以横向裂缝为主,部分水泥混凝土面板发生了断板现象。建设单位注意到,挖方路段比填方路段的裂缝及断板现象更加严重。建设单位立即成立了调查小组,对该项目设计图纸、施工过程、试验记录、监理日志等进行全面分析。经过分析总结,认为产生裂缝及断板的原因是:
(1)全线超载比较严重,尤其是运煤车较多。
(2)由于挖方多为石质挖方,路基多为坚硬的砂岩,根据设计图纸,为了节约造价,位于挖方路段的路面基层采用15c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比填方路段的基层减薄了10cm。基层的厚度及强度不足是造成断板及裂缝的原因之一。
(3)挖方路段地下水较丰富,且地下水的毛细现象严重。
(4)石质挖方路段多采用放炮施工,路基顶面没有形成平整的横坡。
(5)根据施工纪录,夏季施工时温度较高,加上施工单位切缝设备不足,导致切缝不及时。
(6)切缝深度过深,导致断板。
(7)由于该路段附近水源紧张,混凝土面层施工时,没有在基层上洒水,或洒水不够。
(8)进行混凝土面板灌缝处理的沥青热稳定性差、易流淌。
(9)基层标高控制不严,部分标高超过基层设计标高1.5cm。
(10)不同路段的集料的含水量不一致。施工时没有根据集料的含水量调整配合比。
(11)夏季施工没有进行覆盖养生。
[问题]
请你从混凝土强度、路面排水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上面原因中第(7)、(8)、(9)、(10)条为什么是产生混凝土开裂或断板的原因。
[单项选择]
某施工承包单位承揽了某二级公路的施工任务,公路全长为80 km,设计车速为70 km/h,路面结构为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水泥稳定土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施工。其工艺流程是:施工准备;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混合料的运输;混合料的摊铺;混合料的压实;接缝处理;检查试验。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时出现了裂缝,施工队伍暂停了施工,对破损处进行了处理,然后在旧沥青路面层上加铺沥青层。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场景中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时,必须采用( ),使各个工序紧密衔接。
A. 流水作业法
B. 平行作业法
C. 顺序作业法
D. 以上三种方法相结合
[多项选择]场景(九) 某路桥公司承揽了B市某二级公路的施工工程。公路全长34km,设计车速70km/h。采用填隙碎石基层和水泥混凝土面层,由于该段工程量集中,工期紧张,项目部对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尤其重视,对技术文件、报告、报表等进行全面深入审核与分析,并采取测量、试验、分析、监督等各种方法对现场质量进行检查控制。项目部在抓质量的同时,也注重安全生产。在K23+200~K24+100路段居民区附近进行土方路基施工,项目部设置了警告标志和高度不低于1.2m的双道防护栏。
根据场景(九),回答下列问题:
场景中填隙碎石基层检验实测项目有( )。
A. 压实度
B. 弯沉值
C. 平整度
D. 强度
E. 纵断高程
[简答题]背景
某二级公路全长68.53km,施工期气候干燥,气温较低。全路段的土质有粉质黏土、砂性土。当地石灰产量很多。设计单位根据相关情况在路面结构设计中采用了石灰稳定土无机结合料基层,面层为沥青混凝土。施工单位采用路拌法施工基层。为了保证石灰稳定土基层的强度,施工单位对土质进行了改善,施工中还对压实度进行了控制,在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前,在K30+500~K37+800段发现已成型的石灰稳定土基层表面产生大量裂缝。
[问题]
简述石灰稳定土基层产生的裂缝原因。
[简答题]背景材料:
某二级公路全长32.66km,施工期气候干燥,气温较低。全路段的土质有黏质粉土、砂土、重黏土,但当地石灰产量很多。路面基层采用了石灰稳定土无机结合料底基层,二灰碎石上基层,面层为沥青混凝土。施工单位采用路拌法施工底基层。为了保证石灰稳定土底基层的强度,施工中对压实度进行了控制,在上基层施工前,发现在K1+500~K6+800段发现已成型的石灰稳定底基层表面产生大量裂缝。
2.问题:
(1)背景材料中全路段有三类土质,哪些土质需要改善后可以作为路基填料?简述改善方法。
(2)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丁.艺流程有哪些?
(3)简述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主要防治措施。
[简答题]背景
某二级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位于一盆地边缘的雪宝山区,主要突起寒武系三游洞组至三叠系大冶组地层,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Ⅱ类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
[问题]
承包人采用的开挖施工方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