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4 07:55:56

[单项选择]“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只有邓小平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其最根本的依据是( )。
A.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已经过时,不能解决中国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B. 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着的科学理论,它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
C.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更多"“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的相关试题:

[判断题]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和国家建设公债,利用国债市场筹措了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明确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温家宝:《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
材料2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中国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增长给中国人带来的福利毋庸置疑的,2002年中国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2476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703元,扣除物价因素,分别是1978年的5.3倍和4.7倍。但是,中国也为增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世界银行2000年底公布的数据看,我国自然资产损失(包括能源耗竭损失、二氧化碳污染损失、矿产耗竭损失,森林耗竭损失等)占GDP的比重惊人,70年代初,占GDP的6%—7%,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这一损失达到峰值,高达GDP的30%。
——《南方周末》2004年03月12日
材料3
深圳市政府宣布要推迟到2010年才初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什么要推迟呢因为深圳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重要指标要开始调整。除了GDP之外,他们还提出了关于社会保障覆盖率,关于就业率,关于社会治安案件的破案率,也关于包括城市规划当中规划到位的实现情况,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等等,这些指标的确定意味着不仅仅是组织部门在考核深圳官员,也有老百姓在考核;深圳的发展不仅仅是GDP的增长,还有社会就业等与老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指标。浙江湖州市最近也把社会跟经济协调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城乡差距的缩小,

[单项选择]实现了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是
A. 由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
B.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C. 由经济体制改革向政治体制改革的转变
D. 由粗放性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单项选择]改革开放是
A.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B.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C.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D. 我们党和国家到二○二○年的奋斗目标
[判断题]按照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到2020年,要实现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放在首位。

[多项选择]改革开放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的伟大转折是
A. 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
C.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从粗放型发展到集约型发展
[多项选择]实行改革开放是
A. 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C. 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D. 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
[简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在探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时,有人用指导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观点来否定过去的社会主义改造,因此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也有人用指导过去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观点来否定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
材料2
我们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摘自: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3
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而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解决好。
                     摘自: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材料4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一二百年走过的路。中国的发展,不但给本国百姓带来了实惠利益,更让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是如何创造的在一些国际观察人士那里,这始终是一道颇难破解的“中国式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揭示了中国成功的制度因素。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我们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都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突破了西方世界既有的制度设计和价值理念,创造了与过去5000年全然不同的中国历史,把中国人民的自由幸福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摘自:《“中国制度”撑起“中国传奇”》《人民日报》(2011年7月15日)
请回答:<
[多项选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必须______
A. 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
B. 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推进
C. 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
D. 坚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
[简答题]下面是关于我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状况的材料: 材料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9%左右,尤其在1991年以后的十年(1992~ 2001年)中,GDP总值翻了一番半(增长152%),GDP年均实际增长率达到了9.7%,同期人均GDP早均增长率达到了8.8%。2004年我国GDP达到13.65万亿元,人均GDP突破万元。 材料2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在2005年11月26日至29日举行的首后中国县城经济发展研讨会上透露,今年前三个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之比,已经达到3.225:1,今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3.3:1,这将是改革开放历史上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名义上的最高值,如果 不采取措施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趋势的话,2020年按照预计城乡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4∶1。 材料3 郑新立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如此之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极为不利,这是建设新农村必须迈过的一个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建设这样前景的新农村,当然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但我还认为必须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不利于社会公正和谐,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材料4 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既有历史的原因,更有政策的原因,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确保城乡政策的平等,而且要向农村倾斜。这是关键所在。只有城乡平等的新农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才是真正惠及亿万农民的新农村。 材料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 材料6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
[简答题]下面是关于我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状况的材料:
材料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9%左右,尤其在1991年以后的十年(1992~ 2001年)中,GDP总值翻了一番半(增长152%),GDP年均实际增长率达到了9.7%,同期人均GDP早均增长率达到了8.8%。2004年我国GDP达到13.65万亿元,人均GDP突破万元。
材料2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在2005年11月26日至29日举行的首后中国县城经济发展研讨会上透露,今年前三个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之比,已经达到3.225:1,今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3.3:1,这将是改革开放历史上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名义上的最高值,如果
不采取措施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趋势的话,2020年按照预计城乡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4∶1。
材料3
郑新立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如此之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极为不利,这是建设新农村必须迈过的一个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建设这样前景的新农村,当然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但我还认为必须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不利于社会公正和谐,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材料4
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既有历史的原因,更有政策的原因,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确保城乡政策的平等,而且要向农村倾斜。这是关键所在。只有城乡平等的新农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才是真正惠及亿万农民的新农村。
材料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
材料6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
[简答题]农村改革对中国整个改革开放发展的贡献是什么?
[单项选择]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疑和困惑,归根到底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
A. 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B. 如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