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0 16:21:13

[简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中国多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坚持自己和平发展的同时,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积极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2011年9月6日

材料2
中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2011年9月6日

材料3
关于南海问题,东亚峰会不是讨论这一问题的合适场合。本来不想谈论这个问题,但一些国家领导人点到中国,来而不往非礼也,中方愿重申一下中方的立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主张是明确的、一贯的。
——温家宝在东亚峰会上就南海问题阐明中方立场,2011年11月19日

请回答:
结合材料1、2,说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特点与世界意义。

更多"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中国多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中国多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坚持自己和平发展的同时,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积极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2011年9月6日

材料2
中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2011年9月6日

材料3
关于南海问题,东亚峰会不是讨论这一问题的合适场合。本来不想谈论这个问题,但一些国家领导人点到中国,来而不往非礼也,中方愿重申一下中方的立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主张是明确的、一贯的。
——温家宝在东亚峰会上就南海问题阐明中方立场,2011年11月19日

请回答:
阐述中国关于南海问题的一贯立场。
[简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进入新世纪,尽管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令世界其他地区黯然失色的发展奇迹,尽管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各项文化事业取得了令人振奋的长足进步,但文化领域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这是一个尴尬的事实:当经济领域的中石化、中移动向世界五百强挺进时,我们的文化企业却拿不出一个名扬世界的品牌代表;当美国利用中国的花木兰故事拍成电影成功占领中国市场时,中国的创意产业几乎为零。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收入总和,不及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一家的年收入。
这是一个悬殊的对比:全世界每100本图书,85本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全世界每100小时音像制品,74个小时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美国生产的电影占全球影片数量的10%,却占用了全世界一半的观影时间。挑战不止于此。当人们赞叹中国经济惊人的成就时,也日益强烈地感到公共文化服务的短缺。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文化消费极不平衡,“精神饥渴”在物质满足的反衬下变得愈加强烈。
“一个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撒切尔夫人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断言,刺耳刺激却发人深思。中国的崛起曾被称作“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大事”,但这种崛起,不能只是物质财富的剧增、经济格局的重塑,而应伴随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传播,推助中华文化的弘扬,否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权如何彰显、主动权如何体现
                                  摘自:《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人民日报》
材料2
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简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
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2
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入类文明繁荣进步。大力提倡不同文明间对话和交流,消除意识形态偏见和隔阂,使人类社会一天比一天和谐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1年9月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2,说明文化因素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影响。
(2)不同文明为什么要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3)如何认识“文明冲突论”
[简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侵略扩张不是中国的政策,也不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对于国际争端,中方历来通过对话谈判和平解决。中国不会去主动惹事,但也不怕事。中国愿同包括日本在内的所有国家友好相处,但是我们也是有原则、有底线的。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2012年10月26日就钓鱼岛问题在中外媒体吹风会上的讲话

材料2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中国坚持奉行睦邻友好的政策,致力于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对那些并非我们挑起的突发事件也进行了有效的处置。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十年前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原则和共识。我们都不赞成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在此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我与东盟国家进行了富有成果的讨论,希望能全面有效落实《宣言》,不断积累共识,为商谈制定“准则”创造条件。我们愿与各国一道,努力维护来之不易的良好合作局面,继续为促进东亚的持续和平与繁荣做出不懈努力。
——温家宝2012年11月20日下午在东亚峰会闭门会上
就地区形势和南海等问题阐明中方立场

请回答:
结合已学知识分析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
[简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自从1840年,英国人利用鸦片和炮舰打开中国大门后,各国侵略者纷至沓来,发动了一次比一次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如鸦片战争、第二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用武力强迫腐败没落的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野蛮和疯狂的劫掠。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国一步一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面临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机,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中。
材料2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还是中国近代化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近代化是通过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和学习西方先进事物的不懈努力才能取得的。他们力图以事实证明: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代理人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是不能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另一种观点则把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掠夺政策同近代化等同起来,认为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如果没有近代西方殖民征服,人类尤其是东方各民族所有优秀的自然才能将永远得不到发展。
——摘自《重新认识百年中国》
根据材料1和材料2回答,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简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知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2
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其概念和内涵因世界各国强调不同的侧重点,除文化产业这一通常概念外还有其他不同的称谓,欧盟称为“内容产业”,英国及英联邦国家称为“创意产业”,美国名日“版权产业”,中国台湾、香港和我国大陆的北京等地区则称为“文化创意产业”。
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03年开展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率达15%以上,高于GDP年均增长5~7个百分点。2009年,尽管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文化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8400亿元左右,比2008年现价增长10%,快于同期GDP的现价增长速度3.2个百分点,占同期GDP初步核算数的比重为2.5%左右,比2008年提高0.07个百分点。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全年营业收入27244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占98.4%:从业总数为11822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的1.53%,占城镇从业人员的3.91%。对比国家统计局2004年和2008年两次根据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所作的统计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二是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三是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成效。四是非公资本比重明显上升。

[简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大量翔实的史实证明,南沙群岛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开发经营的,中国政府早已对其行使管辖和主权。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摘自环球网
材料2
2011年9月28日,在日本防卫省主办的日本与东盟副防长级会议上,日本防卫省与东盟10国在中国历来宣称拥有“无可争辩”主权的南海问题上,日本和东盟的官员在多方面达成了和中方见解不同的共识。与会的东盟和日本官员认为,这一规范必须包括自由航行,而且需要建立关于国际法对自由航行解释的共同理解。官员们同意可以多加利用“东盟+8”国防部长会议、东亚峰会等国际场合来解决南海问题。
——摘编自凤凰网
材料3
中国认为,南海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谈判加以解决,这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达成的共识。中方希望域外国家多做有利于南海地区和平稳定的事,尊重和支持域内国家通过双边协商谈判解决南海争议的努力。将南海问题拿到多边场合讨论无助于争议的解决,只会使问题复杂化。
中国总体上不愿意用军事手段解决海上纠纷,中国认为当前是发展经济的“战略机遇期”。但一些周边小国的咄咄逼人逐渐使中国人悟出,它们把中国的战略克制也当成自己的“战略机遇期”,试图利用这段时间扩张海上利益,逼中国让步。
东亚海上的主权要求严重重叠,人类没发明过和平解决它们的有效之策,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未引起共鸣,现在各争端国的不冷静是普遍的,光中国一个国家冷静没用,大势很可能是:中国将不得不做调整。
——摘编自环球网
结合材料分析,近年来中国与邻国频繁发生领海争端的原因。
[简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贪污腐败现象一直未能遏止,反腐败举措徒劳无功。腐败的蔓延,严重影响着中国社会改革的深入和冬展。2008年人民网调查显示,在中国将近3亿的网民中,有超过90%的人把腐败列为最关心的问题。在2009年大危机下,人们对腐败的担忧超过了经济和就业。2010年两会召开前夕,人民网和新华网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反腐还是中国民众最关切的问题。现在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腐败成为一只拦路虎。不清除腐败,“和谐社会”是无从建立的,中国能否真正“崛起”更是未知数。
材料2
大连市公共汽车联营公司702路422号双层巴士司机黄大金,在行车的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地停在路边,并用最后的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车;——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的安全。他做完了三件事,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这只是一名平凡的公共汽车司机,他在生命最后一分钟里所做的一切也许并不惊天动地,然而许多人都牢牢地记住了他的名字。
材料1中提到的贪污腐败的官员,他们都有着怎样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的特征和表现是什么
[简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
                          摘自:(日)粟山尚一《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
材料2
综合外国媒体报道,俄罗斯总理普京在当地时间10月4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原苏联国家应该成立一个“欧亚联盟”(Eurasian Union),他还对不愿入伙的乌克兰进行了不点名的批评。
为了免除外界对于俄罗斯将重回苏联时代的担忧,普京在4日的文章中特意指出:“企图恢复或者复制过去的任何东西都是幼稚的、不成熟的。然而,在新的政治和经济基础上实现更加紧密的结合,并创立新的价值体系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迫切需要。”普京还说,“欧亚联盟”将是一个类似欧盟的超国家实体,其作用主要是“协调成员国的经济和货币政策”,周边国家也可申请加入。
                                   摘自:《中国日报》(2011年10月5日)
材料3
德国《世界报》10月25日报道称,来自欧美外交圈的消息说,欧盟将在明年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是没有说明具体时间。该报称:“事实上欧洲人在这个问题上是分裂的,他们得一致同意才能作出决定。主要是英国、法国、荷兰以及许多急需中国金融援助的南欧国家,对北京的要求容易接受。相反,德国和斯洛伐克表示怀疑。德国外交界称:‘这是一厢情愿,我们不愿批准这种一揽子建议。’”该报说:“根据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调查,欧洲人对中国崛起的判断明显地比美国人更积极。46%的欧洲人将中国视为经济机会,而非威胁。62%的人认为中国并不构成军事威胁。与之相反,63%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经济上的威胁,将近一半的美国人相信共产党统治的国家意味着军事威胁。”
                                      摘自:新华网(2011年10月27日)
请回答:
材料1反映了什么问题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