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30 22:38:12

[简答题]材料1
朝鲜半岛核问题是美苏冷战时期的产物。美国在朝鲜战争后将核武器部署在韩国,从而对朝鲜构成严重威胁。在苏联帮助下,朝鲜在大川和宁边两地建造了和平利用核能的设施,其中的核反应堆能提炼用于生产核武器的钚。朝鲜核问题由此而生。1994年10月,朝美签订日内瓦核协议,对双方均作出了必要的规定,但朝美相互指责对方没有履行协议规定的应尽义务。2002年,朝核问题出现危机,美国认为朝鲜必须立即停止其核计划,这是通过对话化解危机的前提;拒绝与朝鲜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力图在外交上孤立朝鲜,采取封锁等手段并向朝鲜施加压力。
材料2
中国积极斡旋朝核危机。在中国的努力下,2003年8月,朝、韩、美、日、俄、中六国在北京举行了第一轮六方会谈。2004年2月和6月又举行了第二轮和第三轮。2005年7-9月第四轮六方会谈以《共同声明》的通过告终。在《共同声明》中,朝鲜放弃一切核武器和现有核计划,美国和日本承诺将与朝鲜实现关系正常化;有关各方将另行谈判建立朝鲜半岛永久和平机制;通过双方和多边方式促进能源、贸易及投资领域的经济合作。
请回答:
从朝核危机看冷战后的南北关系。

更多"材料1 朝鲜半岛核问题是美苏冷战时期的产物。美国在朝鲜战争后将核武器"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材料1
朝鲜半岛核问题是美苏冷战时期的产物。美国在朝鲜战争后将核武器部署在韩国,从而对朝鲜构成严重威胁。在苏联帮助下,朝鲜在大川和宁边两地建造了和平利用核能的设施,其中的核反应堆能提炼用于生产核武器的钚。朝鲜核问题由此而生。1994年10月,朝美签订日内瓦核协议,对双方均作出了必要的规定,但朝美相互指责对方没有履行协议规定的应尽义务。2002年,朝核问题出现危机,美国认为朝鲜必须立即停止其核计划,这是通过对话化解危机的前提;拒绝与朝鲜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力图在外交上孤立朝鲜,采取封锁等手段并向朝鲜施加压力。
材料2
中国积极斡旋朝核危机。在中国的努力下,2003年8月,朝、韩、美、日、俄、中六国在北京举行了第一轮六方会谈。2004年2月和6月又举行了第二轮和第三轮。2005年7-9月第四轮六方会谈以《共同声明》的通过告终。在《共同声明》中,朝鲜放弃一切核武器和现有核计划,美国和日本承诺将与朝鲜实现关系正常化;有关各方将另行谈判建立朝鲜半岛永久和平机制;通过双方和多边方式促进能源、贸易及投资领域的经济合作。
请回答:
结合六方会谈评析冷战后大国关系的变化。
[简答题]简述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发展的主要影响。
[单项选择]美苏争霸世界的矛盾被称为()
A. 发展问题矛盾
B. 南北关系矛盾
C. 东西关系矛盾
D.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矛盾
[单项选择]1971年9月美苏英法四国签署( ),肯定了西柏林的占领制度,柏林问题得以解决。
A. 《柏林协议》
B. 《柏林协定》
C. 《柏林决定》
D. 《柏林合约》
[单项选择]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为推行尼克松主义,缓和美苏关系,与苏联签署了______。
A. 《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
B. 《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C. 《关于销毁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
D.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单项选择]20世纪50年代,英国首相丘吉尔______于美苏技术的飞跃发展,乃开始对技术正视,1956年的白皮书是技术教育的绿灯,继而技术学院纷纷成立。今天,科技已经普遍成为大学知识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大学教学与研究来说,不但再没有轻忽“实用性”知识的现象,实用性知识已与纯情理论知识完全______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惊叹 并驾齐驱
B. 震惊 等量齐观
C. 软硬 齐头并进
D. 嫉恨 不分伯仲
[单项选择]就美苏对峙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四个结论让同学们讨论,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有一项不正确,应该是()。
A. 浪费大量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
B. 德国和朝鲜的分裂
C. 世界一直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D. 东欧剧变
[简答题]阅读下列关于农民问题的材料:
材料1
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快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所以经济落后之半殖民地的农村封建阶级,乃是国内统治阶级国外帝国主义之惟一坚实的基础。
摘自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1日
材料2
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半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一切革命统治都要拥护这个变动,否则他就站到反革命立场上去了。
摘自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
材料3
农民占中国全人口之大多数,自然是国民革命之伟大的势力,中国之国民革命若不得农民之加入终不能成一个大的民众革命。但是农民居处散漫势力不易集中,文化低、生活欲望简单、易于趋向保守,中国土地广大易于迁徙难苟安,这三种环境是造成农民难以加入革命运动的原因。
摘自陈独秀《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1923年4月25日)
材料4
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没有他们自动的自觉的来参加,国民革命是决不会成功的。农民的精力,必能贡献于国民革命,如果农民的剥削机关能彻底解除。农民革命——打破封建制度——是建立民权制度的革命所不能离的。在通常社会的发展中,资产阶级能为农民破除封建的锁链。中国资产阶级忽视农民革命,他不但不能为民权自由而奋斗,反而作民权自由的敌人(蒋介石的分离革命即其一例)。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问题决议案》1927年
请回答:
①比较材料1、2和3中关于农民作用的观点。
②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4的观点。
③结合所学知识及上述材料简述“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单项选择]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是
A. 参政议政问题
B. 党的领导问题
C. 政治协商问题
D. 民主监督问题
[单项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有着______的关系。二战抑或冷战时期,某些领域尤其是军事领域的科学突破即是例证,以登月为标志的航天科技的突飞猛进只是其中之一。但如果将今天的进步缓慢归因于竞争不充分,甚至怀念那样一个阴暗、极端、意识狭隘的时代,显然是______的。人类所有可以称道的文明进步最终在于包容和协助,事实上,目前的太空探索也正是朝着国际合作的方向努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相辅相成;荒谬
B. 此消彼长;无奈
C. 不可或缺;可怕
D. 休戚与共;落伍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