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06 20:31:10

[单项选择]张某死后留下的下列财产中,不属于遗产的是( )
A. 自购商品房一套
B. 租赁的汽车
C. 著作数本
D. 股票账户中股票若干

更多"张某死后留下的下列财产中,不属于遗产的是( )"的相关试题:

[多项选择]张某有妻刘乙,两个孩子张丙和张丁,张某祖父仍健在。张某与刘乙共有房屋6间、水牛2头。张某死后,对该财产分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房屋六间由刘乙分得3间、张丙、张丁和张某的祖父各l间
B. 房屋六间由刘乙分得4间,张丙和张丁各1间
C. 在遗产没有分割之前,各继承人对遗产的权利为共同共有
D. 在遗产没有分割之前,各继承人对遗产的权利为按份共有
E. 对水牛的分割应采取变价分割或作价补偿,而不宜采用实物分割的方式
[单项选择]张某死亡后,共遗留下现金10万元、房屋一套(价值30万元)、轿车一辆(价值15万元)。遗产分割的最终分割结果为:张甲按照张某的遗嘱继承房屋;任某按照张某的遗嘱受遗赠轿车;张乙则按照法定继承取得10万元现金。遗产分割后,隋某提出张某生前曾向其借款16万元。则该债务应如何清偿
A. 张乙偿还10万,张甲、任某各偿还3万
B. 张乙偿还10万,张甲偿还4万,任某偿还2万
C. 张乙偿还10万,张甲偿还6万
D. 张甲、张乙、任某各偿还1/3
[单项选择]张某有甲、乙、丙三子,张某去世后,没有留下遗嘱。在遗产处理前,甲明确表示放弃继承,乙明确表示要继承,丙没有作出放弃或接受的继承表示,那么丙的行为视为______。
A. 放弃继承
B. 接受继承
C. 丧失继承权
D. 转继承
[单项选择]张某早前与李某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协议里载明若李某承担了其生养死葬义务后,可继承张某的所有遗产。李某尽了生养死葬义务,但张某死后其两个儿子也向法院申请继承张某的遗产,则法院应做的处理是()。
A. 由李某继承
B. 由张某的儿子继承
C. 李某与张某的儿子平分遗产
D. 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单项选择]张某与王某系邻居,但双方经常为琐事争吵,因而结仇。张某因心脏病死后,其子女依当地风俗土葬了张某。王某因对张某依然怀恨在心,某日,王某偷偷进入张某墓地,将张某的遗体毁坏,以泄恨。张某的子女得知后,十分痛苦,并将王某诉至法院。对此,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王某的行为属于不道德的行为,应受道德谴责,但不应承担法律责任
B. 由于张某已死亡,不具有民事主体资格,故王某的行为不构成侵权行为
C. 张某的子女有权要求王某赔偿损失,包括精神损害
D. 王某的行为构成对张某身体权的侵害,应承担侵权责任
[不定项选择]张某是某单位干部,一直单身,居住在流水街50号。1998年春节前后,张某因病去世,留下银行存款10万元,古董字画若干。张某所在的街道办事处认为,张某无继承人,未留下遗嘱,因此向区人民法院申请认定张某的财产为无主财产,区法院受理后,经审查核实,发出财产认领公告。因无人对张某的遗产主张权利,公告期满,区法院判决认定,张某的遗产为无主财产。半年后,从外地来了一年轻人,声称是张某的亲生儿子,经法院审查核实,该子系张某下放时与当地一妇女的私生子。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各题:人民法院审理街道办事处的申请时应适用的程序是:.
A. 特别程序
B. 一审程序
C. 二审程序
D. 公示催告程序
[多项选择]音乐家张某不幸英年早逝,留下创作完成而未及公开的乐曲《草原恋歌》,张某的继承人可以继承该作品的权利有()
A. 修改权
B. 表演权
C. 署名权
D. 复制权
E. 发表权
[单项选择]某医院确诊张某为癌症晚期,建议采取放射治疗,张某同意。医院在放射治疗过程中致张某伤残。张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医院赔偿。法院经审理后认定,张某的伤残确系医院的医疗行为所致。但法官在归责时发现,该案既可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过错原则,也可适用《民法通则》第123条的无过错原则。这是一种法律责任竞合现象。对此,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该法律责任竞合实质上是指两个不同的法律规范可以同时适用于同一案件
B. 法律责任竞合往往是在法律事实的认定过程中发现的
C. 法律责任竞合是法律实践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因而各国在立法层面对其作出了相同的规定
D. 法律解释是解决法律责任竞合的一种途径或方法
[单项选择]张某与陈某于1993年结婚,1994年,张某以经商所得购住房一幢,产权人登记为张某。1998年,张某将房屋赠与情妇余某居住,陈某得知,大为不满,但未表态。1999年,张某为免纠纷,暗将房屋过户给余某。2002年3月,张某去世后,陈某发现房屋产权变更,遂诉至法院要求余某返还房屋。此案的正确处理应是
A. 房屋已归余某所有,不属遗产,陈某不能继承
B. 张某生前赠与无效,陈某有权索回房屋
C. 张某生前赠与可以视为对遗产的处理,陈某、余某可以各得房屋一半
D. 已过诉讼时效,陈某的请求应不予以保护
[简答题]李某家境一般,且不务正业。一日,其持刀潜入张某家中抢劫,因张某奋起反抗,李某狠刺张某多刀,张某当场死亡。李某携带抢劫的8万元现金潜逃。事后,经群众举报,李某被逮捕。法院认为,李某的行为构成犯罪,且情节恶劣,判处李某死刑。群众得知后认为,李某抢劫杀人被判处死刑,罪有应得。李某在被执行死刑前后悔不已,写下遗书向张某的家人道歉,并告诫他人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
请根据上述材料,试回答下列问题:
(1)法院最终对李某判处了死刑,体现了法的什么作用 法的这种作用有什么表现
(2)李某被判刑后的道歉以及对他人的告诫,体现了法的什么作用 这种法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法院认为李某构成犯罪以及群众认为李某被判处死刑是罪有应得都体现了法的评价作用,这两种评价作用有什么区别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