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6-20 05:37:36

[多项选择]某市一化工厂二氯乙烷车间反应釜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致3死4伤。事后,该市安监局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一同深入该厂进行隐患排查工作,针对发现的人的危险因素要求该厂加强安全培训,同时,要求该厂全面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和自查互纠跟踪活动。安全监管部门这种做法体现的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有()。
A. 系统原理的封闭原则
B. 人本原理的行为原则
C. 预防原理的偶然性原则
D. 人本原理的激励原则
E. 预防原理的3E原则

更多"某市一化工厂二氯乙烷车间反应釜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致3死4伤。事后,"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上海某化工厂,主要生产高分子化合物聚氯乙烯。某工人在定期对聚合反应釜进行清釜作业时,突感头晕、头痛,伴乏力、恶心,并出现步态蹒跚。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氯乙烯急性中毒的麻醉症状
B. 氯乙烯慢性中毒的类神经症
C. 中暑引起的循环血量不足
D. 缺氧引起的窒息症状
E. 氯乙烯慢性中毒的麻醉症状
[简答题]育英学校是某市一所中专学校。2002年该校出资兴建了一家化工厂,名为兴达化工厂,法定代表人周晓春。2003年6月,兴达化工厂向当地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区分行×路储蓄所)借款50万元,找到育英学校要求提供担保,育英学校校长王晓玉无奈之下,为该厂出具了一份保证函,并同银行签订了抵押协议,约定以校长配备使用的富康轿车(价值15万元)作为抵押,并已经办理了登记。2004年3月,借款合同到期,兴达化工厂无法还清欠款,银行遂提起诉讼,要求育英学校承担相应担保责任。   如果你是兴达化工厂的法律顾问,请就本案代兴达化工厂写一份起诉状。
[单项选择]按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化工厂的制氨车间(氨的爆炸极限为15%~28%)应属于()生产类别
A. 甲类
B. 乙类
C. 丙类
D. 丁类
[不定项选择]在一夹套反应釜中,釜内保持恒温。夹套内通冷却水。当停止搅拌时,反应釜内物料和冷却水的传热平均温度差为58.2℃。若其他条件不变而釜内加以搅拌,此时传热平均温度差为36.4℃,由于釜内侧给热系数的增大使传热系数提高至2倍,问搅拌使用后与使用前传热速率的比值是下列哪个数值?
A. 1.25
B. 1.5
C. 0.63
D. 2.4
[单项选择]某化工厂对生产车间的苯二甲酸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评价人员参照附近相似工厂的有关经验和统计资料开展评价工作。这种安全评价方法是()。
A. 检查表法
B. 经验法
C. 类比法
D. 事故树分析法
[简答题]

案情:国有化工厂车间主任甲与副厂长乙(均为国家工作人员)共谋,在车间的某贵重零件仍能使用时,利用职务之便,制造该零件报废、需向五金厂(非国有企业)购买的假象(该零件价格26万元),以便非法占有货款。甲将实情告知五金厂负责人丙,嘱丙接到订单后,只向化工厂寄出供货单、发票而不需要实际供货,等五金厂收到化工厂的货款后,丙再将26万元货款汇至乙的个人账户。
丙为使五金厂能长期向化工厂供货,便提前将五金厂的26万元现金汇至乙的个人账户。乙随即让事后知情的妻子丁去银行取出26万元现金,并让丁将其中的13万元送给甲。3天后,化工厂会计准备按照乙的指示将26万元汇给五金厂时,因有人举报而未汇出。甲、乙见事情败露,主动向检察院投案,如实交待了上述罪行,并将26万元上交检察院。
此外,甲还向检察院揭发乙的其他犯罪事实:乙利用职务之便,长期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其远房亲戚戊经营的原料公司采购商品,使化工厂损失近300万元;戊为了使乙长期关照原料公司,让乙的妻子丁未出资却享有原料公司10%的股份(乙、丁均知情),虽未进行股权转让登记,但已分给红利58万元,每次分红都是丁去原料公司领取现金。
问题:
请分析甲、乙、丙、丁、戊的刑事责任(包括犯罪性质、犯罪形态、共同犯罪、数罪并罚与法定量刑情节),须答出相应理由。


[简答题]

二、(本题22分)
案情:国有化工厂车间主任甲与副厂长乙(均为国家工作人员)共谋,在车间的某贵重零件仍能使用时,利用职务之便,制造该零件报废、需向五金厂(非国有企业)购买的假象(该零件价格26万元),以便非法占有货款。甲将实情告知五金厂负责人丙,嘱丙接到订单后,只向化工厂寄出供货单、发票而不需要实际供货,等五金厂收到化工厂的货款后,丙再将26万元货款汇至乙的个人账户。
丙为使五金厂能长期向化工厂供货,便提前将五金厂的26万元现金汇至乙的个人账户。乙随即让事后知情的妻子丁去银行取出26万元现金,并让丁将其中的13万元送给甲。3天后,化工厂会计准备按照乙的指示将26万元汇给五金厂时,因有人举报而未汇出。甲、乙见事情败露,主动向检察院投案,如实交待了上述罪行,并将26万元上交检察院。
此外,甲还向检察院揭发乙的其他犯罪事实:乙利用职务之便,长期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其远房亲戚戊经营的原料公司采购商品,使化工厂损失近300万元;戊为了使乙长期关照原料公司,让乙的妻子丁未出资却享有原料公司10%的股份(乙、丁均知情),虽未进行股权转让登记,但已分给红利58万元,每次分红都是丁去原料公司领取现金。
问题:
请分析甲、乙、丙、丁、戊的刑事责任(包括犯罪性质、犯罪形态、共同犯罪、数罪并罚与法定量刑情节),须答出相应理由。

[单项选择]A化工厂将污水车间污油罐罐顶安装雷达液位计工作发包给B安装公司。施工方案要求拆下罐顶人孔盖板,移至安全地点,开孔、焊接液位计接头后重新安装。施工人员为赶时间,直接在罐顶动火,导致罐内闪爆,罐顶崩开。2名工人从罐顶摔下,造成一死一伤。根据以上情景,该事故的直接原因为( )。
A. 违规动火引爆罐内油气
B. 罐内污油没有清理干净
C. 未拆除人孔盖板
D. 未办理动火手续
[简答题]

342007年7月,某化工厂扩建,厂方(业主)将维修间新建工程PC项目的建设授标A单位。A单位将车间内20吨行吊的安装工作承包给无资质的作业队B。作业队B与A单位签订合同,只约定了质量要求和承包价款。C单位为B队提供担保。在建设期间,互检中发现有3台车床的垫铁超出规范,具体如下:1号车床16组垫铁中有7组达到每组6块垫铁;2号车床12组垫铁中有2组只有一块平垫;3号车床12组垫铁中有1组斜铁翘曲。在返工后,达到了规范的要求。在行车做大车负重行走试验时,行车限位开关失灵,配重突然滑落,砸坏了一台已完成试验的铣床,造成18万元的经济损失。项目部启动质量事故程序,调查结果是由于行程开关接线质量不符合要求造成行程开关不动作而造成这起事故。后重新订购了铣床,并重新安装完毕。该事故造成项目延后70天。业主根据与A单位签订的合同,处罚了A单位7万元。A单位向B作业队提出25万元的索赔。B作业队以无力支付为由拒绝。
问题:
1.A单位与B作业队间的合同是否有效?
2.用列表法标明垫铁的质量问题。并标处A类、B类、C类问题分别是什么?
3.行吊安装前还要进行哪些必需的申请或报告?
4.结合本案例,简述应进行的质量事故程序。
5.A单位提请的25万元索赔是否合理?B作业队拒绝赔付后,c单位应承担什么责任?


[简答题]1998年10月8日10时40分左右,哈尔滨某化工厂四车间成品库发生氧气瓶爆炸事故,导致现场两名装卸工(临时工)一死一伤。事故发生前,四车间充灌岗操作压力为12
兆帕,操作温度为20℃,成品库房有氧气瓶45只。
经现场勘察,共3只气瓶爆炸,其中一只气瓶外表为绿色油漆,检验期为1989~1994年,公称压力15.0兆帕,容积为40.4升,这只气瓶爆破成十几块碎片。碎片内壁呈黑色,断口呈“人”字纹,无明显的塑性变形,全部为脆性断裂,其角阀为氩气阀。
爆炸的另两只气瓶颜色为淡酞兰,呈撕裂状,断口有明显的被打击的痕迹,被打击处向内凹陷,并有高温氧化的痕迹。另外三只被击穿的气瓶,均留有不规则孔洞,其中一只在气瓶上方,直径各约5厘米,另外两只在气瓶下方,直径约8厘米和30厘米,破口向内凹陷,并有高温氧化的痕迹。
面积为70平方米的氧气瓶成品库天棚和西侧墙被炸塌,山墙严重变形,铁皮包的门被爆炸碎片穿出一个直径20厘米的洞,附近两处厂房玻璃被震碎。
死者身体被炸成多块碎片,伤者被炸成终生残疾。
从爆炸碎片的内外表面颜色看,其中一只气瓶的碎片外表为绿色漆,内表面呈黑色,角阀为氢气瓶阀,说明这只气瓶为氢气瓶。被捡回的内壁呈黑色的碎片共有十多片,其断口形貌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断口呈“人”字纹,均为脆性断裂。分析认为这只氢气瓶内残余有氢气。充装氧气(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4.1%~74.1%)形成了可爆性混合气体,在转动角阀时产生静电,引发了氢氧混合气体的化学爆炸。
另外两只被撕裂的气瓶内壁只有锈蚀,无黑色油脂,断口呈脆性断裂形貌,断口局部有明显的被击打的痕迹,内凹并有高温氧化痕迹,说明这两只气瓶距爆炸点很近,被爆炸碎片的冲击波打击超过其承受力,失稳破裂,属物理爆炸。1. 1.总结发生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总结发生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3.预防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有哪些
[单项选择]
(二)

华某系江塘市某化工厂制剂车间工艺员,负责工艺流程管理和记录,兼做清洗参观服等工作。2009年3月26日午休时,华某提水桶到蒸气阀口处接热水时,被蒸气烫伤,经诊断,华某全身烫伤22%。同年5月17日,华某父亲向江塘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同年7月11日,该局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作出不予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华某不服,向江塘市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复议机关维持原决定,华某仍不服,诉至法院。原告诉称,因上班时其工艺流程记录不能中断,所以原告上班时间无法清洗参观服,只有利用午休时间进行清洗。本人因工作受伤,理应认定为工伤,被告辩称,原告不是在上班时间被烫伤,而且原告无法证明其午休提热水是为清洗参观服,故不应认定为工伤。
江塘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工伤事故的认定属于( )。
A. 行政仲裁
B. 行政许可
C. 行政监督
D. 行政确认
[简答题]2004年6月15日11时40分左右,某化工厂合成车间加氨阀填料压盖破裂,有少量的液氨滴漏。维修工徐某遵照车间指令,对加氨阀门进行填料更换。徐某没敢大意,首先找来操作工,关闭了加氨阀门前后两道阀门;并牵来一根水管浇在阀门填料上,稀释和吸收氨味,消除氨液释放出的氨雾;又从厂安全室借来一套防化服和一套过滤式防毒面具,佩戴整齐后即投入阀门检修。当他卸掉阀门压盖时,阀门填料跟着冲了出来,瞬间一股液氨猛然喷出,并释放出大片氨雾,包围了整个检修作业点,临近的甲醇岗位和铜洗岗位也笼罩在浓烈的氨味中,情况十分紧急危险。临近岗位的操作人员和安全环保部的安全员发现险情后,纷纷从各处提着消防、防护器材赶来。有的接通了消防水带打开了消火栓,大量喷水压制和稀释氨雾;有时穿上防化服,戴好防毒面具,冲进氨雾中协助险处理。闻讯后赶到的厂领导协助车间指挥,生产调度抓紧指挥操作人员减量调整生产负荷,关闭远距离的相关阀门,停止系统加氨,事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并快速更换了阀门填料,堵住了漏点。一起因严重氨泄漏而即将发生的中毒、着火、有可能爆炸的重特大事故避免了。
问题:
请简要说明一下该案例应该吸取的教训有哪些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