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6-25 03:28:47

[单项选择]咨询师对一位企图自杀的求助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推断出该求助者的行为是一种“感性反应”,即对外部事物的情绪化应对。咨询师这种给临床资料赋予意义的方法是()。
A. 就事论事
B. 分析迹象
C. 相关分析
D. 早期印象

更多"咨询师对一位企图自杀的求助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推断出该求助者的行为是一"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某男性心理咨询员在接待一位女求助者的咨询过程中,邀请求助者一同看电影。这位咨询员()。
A. 增加了求助者的信任感,是咨询关系更有利于咨询进程。
B. 试图建立咨询以外的关系。
C. 以自己的价值观作为依据评判求助者。
D. 为了让彼此更加了解,咨询更容易进行。
[多项选择]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8岁,职业高中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初中时就常有自杀的想法,但没采取过行动。上职高后,曾有一次走在桥上想往河里跳,被同伴拉住。半年前,求助者交了一个女网友,后来放弃上学,跟女网友一起到城里打工。家人辗转找到他,带他前来咨询。家属反映:求助者大部分时间情绪低落,喜欢独处,生活懒散,有时几天不洗脸不刷牙。时而沉默寡言,时而口若悬河,经常因为小事对他人发脾气,曾与同学发生口角和身体冲突。经常因小事摔手机、书本等。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性格偏执内向,父母做生意,很少有时间照顾他。与父母交流极少,不愿回家见父母,甚至母亲做手术都未曾回家看望。自幼身体健康,无重大躯体疾病。判断该求助者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原则包括()。
A. 主观客观统一性
B. 心理活动有无周期性
C. 人格相对稳定性
D. 精神活动内在一致性
[多项选择]在咨询过程中需要对求助者的会谈内容进行区分和鉴别的内容包括()。
A. 情绪与行为
B. 会谈内容真伪
C. 想法与行为
D. 引发症状的真实原因
[单项选择]求助者一般资料:小青,女孩,13岁,六年级学生,性格内向。求助者情况:求助者的母亲是一位传统的女性,对求助者的教育也使用传统的方法,一心要将自己的女儿教育为一个好女儿,因此女儿做任何事情都很认真,都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在校很听老师的话;看到别的女孩穿得暴露,就说人家"不洁、会损害形象";并要求自己不许看男孩子,那样自己就不是好女孩了。半年以前,养成了每天要多次洗手的习惯,害怕有细菌。晚上睡觉以前要检查自己家里的门是否锁好,窗户是否关好,害怕有贼进入。明知道自己家里住在十层,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但是自己还是控制不了自己反复去确认,不然就会心慌气短、焦虑不安,还会失眠。为了这件事情,求助者自己也很苦恼,要求父母为自己找心理咨询师做心理咨询。本案例中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属于()。
A. 心理正常
B. 心理不健康
C. 心理健康
D. 心理不正常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