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类考试 > 注册会计师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15 06:22:22

[单项选择]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自20×9年1月1日起,将所得税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考虑到技术进步因素,自20×9年1月1日起将一套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由12年改为8年,同时将折旧方法由平均年限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按税法规定,该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为10年,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该生产设备原价为900万元,已计提折旧3年,尚可使用年限5年,净残值为零。甲公司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B. 所得税核算方法的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C.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应当进行追溯调整
D. 所得税核算方法的变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更多"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自20×9年1月1日起,将"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自20×9年1月1日起,将所得税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考虑到技术进步因素,自20×9年1月1日起将一套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由12年改为8年,同时将折旧方法由平均年限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按税法规定,该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为10年,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该生产设备原价为900万元,已计提折旧3年,尚可使用年限5年,净残值为零。甲公司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A. 由于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为11.25万元
B. 由于上述变更,应调整当期所得税费用11.25万元
C. 上述政策变更,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
D. 进行上述变更时,不需确认递延所得税
[判断题]由于企业会计准则的改变,企业将所得税的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
[名词解释]应付税款法
[多项选择]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欲收购乙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如果甲公司实施对乙公司的收购行为,下列各项中,与甲公司构成一致行动人的有( )
A. 甲公司的母公司
B. 与甲公司同时受控于A公司的丙公司
C. 持有甲公司35%的股份,且同时持有乙公司5%股份的丁某
D. 甲公司的董事长张某的亲姐姐,其持有乙公司1%的股份
[单项选择]

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乙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由乙公司承建商品住宅。该项目土地成本1200万元,建筑安装工程费用7500万元,利息支出220.5万元(70%商业贷款),正常成本利润15%,销售收入17400万元。甲公司为自己的信用向某保险公司购买了保险。商品住宅建成后销售均价为29800元/m2。

根据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该项目的超额利润为( )。
A. 5902.57
B. 5869.50
C. 2576.93
D. 8479.50
[不定项选择]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11年至2013年对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投资业务的有关资料如下:(1)2011年3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2000万元购入丙公司股份,另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甲公司持有的股份占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20%,对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并准备长期持有该股份。2011年3月1日,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9500万元(与账面价值相等)。(2)2011年4月1日,丙公司宣告分派2010年度的现金股利100万元。(3)2011年5月10日,甲公司收到丙公司分派的2010年度现金股利。(4)2011年12月31日,丙公司因合营企业资本公积增加而调整增加资本公积150万元。(5)2011年度,丙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其中1~2月份净利润为100万元)。(6)2012年4月2日,丙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董事会于2012年3月1日提出的201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分配现金股利120万元。该利润分配方案于当日对外公布,并用银行存款进行了支付。(7)2012年,丙公司发生净亏损400万元。(8)2012年12月31日,由于丙公司当年发生亏损,甲公司对丙公司投资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为1850万元。(9)2013年3月20日甲公司出售对丙公司的全部投资,收到出售价款1950万元,已存入银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1)~(4)题。2012年12月31日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万元。
A. 1976
B. 1850
C. 2020
D. 2010
[单项选择]

M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M公司)2006年至2007年对N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N公司)投资业务的有关资料如下:
(1)2006年1月1日,M公司以银行存款2000万元购入N公司20%的股份,另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M公司对N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并准备长期持有该股份。2006年1月1日,N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9150万元。
(2)2006年5月1日,N公司宣告分派2005年度利润100万元。
(3)2006年6月10日,M公司收到N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
(4)2006年度,N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2006年初,N公司一台营销部门用的设备公允价值为800万元,账面价值为600万元,截至2006年初,固定资产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
(5)2007年5月2日,N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董事会于2007年4月1日提出的2006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不分配现金股利。该利润分配方案于当日对外公布。N公司董事会原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分配现金股利100万元。
(6)2007年,N公司发生净亏损500万元。
(7)2007年12月31日,由于N公司当年发生亏损,M公司对N公司投资的预计可收回金额降至1790.8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M公司对N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 )
A. 1810万元
B. 1830万元
C. 2000万元
D. 2010万元
[单项选择]

M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M公司)2011年至2012年对N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N公司)投资业务的有关资料如下:
(1)2011年1月1日,M公司以银行存款2000万元购入N公司20%的股份,另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M公司对N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并准备长期持有该股份。2011年1月1日,N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9150万元。
(2)2011年5月1日,N公司宣告分派2010年度利润100万元。
(3)2011年6月10日,M公司收到N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
(4)2011年度,N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2011年初,N公司一台营销部门用的设备公允价值为800万元,账面价值为600万元,截至2011年初,固定资产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
(5)2012年5月2日,N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董事会于2012年4月1日提出的201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不分配现金股利。该利润分配方案于当日对外公布。N公司董事会原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分配现金股利100万元。
(6)2012年,N公司发生净亏损500万元。
(7)2012年12月31日,由于N公司当年发生亏损,M公司对N公司投资的预计可收回金额降至1790.8万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M公司会计处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M公司对N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2010万元
B. 2011年5月1日,N公司宣告分派2010年度利润,M公司应冲减投资成本20万元
C. 2012年底M公司应确认的净亏损为104万元
D. 2012年底M公司应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为161.2万元
[简答题]

甲塑料制品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乙化工机械制造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于某年5月18日签订了一份买卖注塑设备合同,甲公司为买方,乙公司为卖方。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1)由乙公司于10月30日前分二批向甲公司提供注塑设备10套,每套价格为15万元,价款总计为150万元;
(2)甲公司应向乙公司给付定金25万元;
(3)如一方迟延履行,应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20万元;
(4)因甲公司必须在该年年底前全面开工投产,为保证该合同的按时履行,由丙生物医药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作为乙公司的保证人,在乙公司不能履行债务时,丙公司承担一般保证责任。
该买卖合同依法生效后,甲公司因故未实际向乙公司给付定金。7月1日,乙公司向甲公司交付了3套注塑设备,甲公司按合同规定支付了45万元货款。9月,该种注塑设备的市场价格因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大幅上涨,乙公司便向甲公司提出变更合同的主张,要求将剩余的7套注塑设备价格提高到每套20万元,甲公司不同意乙公司提出的涨价要求,随后乙公司于10月4日通知甲公司解除合同。11月1日,甲公司仍未收到剩余的7套注塑设备,从而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生产,并因此遭受了50万元的经济损失。于是甲公司诉至法院,要求乙公司增加违约金数额并继续履行合同;同时要求丙公司对乙公司不履行合同的行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要求:
根据上述事实及有关法律规定,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给付25万元定金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2)乙公司通知甲公司解除合同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3)甲公司要求增加违约金数额依法能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4)甲公司要求乙公司继续履行合同依法能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5)丙公司是否应对乙公司不履行合同的行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并说明理由。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