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类考试 > 幼儿教师资格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1-20 05:38:23

[简答题]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我们现在不知该怎样面对我们的班主任,她对我们动不动就是一顿骂,甚至打上几巴掌,有一次把一个同学都打得流鼻血了。还有一次,有个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因一些知识点不懂提出疑问,班主任就说了一些很刺激的话,然后课也不上了,坐到讲台上就向我们大发脾气,说什么400分以上的同学留下来听课,其他不愿意上课、听不懂的同学就滚到操场上玩去!让我们不上课,我想问她有这个权利吗?她曾经找我们班的一个女生谈话,说:"×××,你看你脸皮蛮厚的,我从初一讲到初三,你一点愧疚感都没有,说难听点就是死不要脸。"你猜猜我们同学管她叫什么?--变态老师!问题:请从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该老师的做法。

更多"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我们现在不知该怎样面对我们的班主任,她对我们动不动"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一名初三学生发来邮件说:"按成绩排座位是非常不合理的一件事。以往班上每次考完试,就按考分从前往后排座位,我几乎每次因成绩优异都排在前面,可越是这样,每次考试的心理压力就更大,总想着不能多丢一分,不然就可能排到后排去了。我记得有次考试失利,座位忽然跌到了中间位置,那段日子,坐在那个座位上,感觉就是恨不得自己是透明的,惧怕任何一丝他人的目光。"学习好的有压力,而对成绩排名靠后的,则起不到激励作用。几位老师眼里属于"差生"的同学来电说:"课堂上一抬头便见前方人头攒动……这般望去,心中又怎会不生出几分自卑?为什么要用‘鞭子’抽我们呢,我们不是陀螺呀!"问题:请你从职业理念的角度谈谈你对如此排座位的看法。
[单项选择]张某是一名初三的学生,眼看升学在即,他却天天泡在网吧。张某的班主任十分担心张某,于是将张某带到学校社会工作者这里,希望张某能够接受服务,改变自己的行为。请问,社会工作者面对张某应该首先采取()工作。
A. 了解张某的求助愿望与要求
B. 建立专业服务关系
C. 鼓励求助对象积极面对改变
D. 收集张某的相关资料
[单项选择]小萌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最近和父母发生了较大的矛盾,冲动之下,离家出走住在她的好朋友家中。小萌的父母找到社会工作者,希望社会工作者能够对小萌开展服务,劝导小萌回家。社会工作者接案之后,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对小萌开展了个案服务。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关注小萌和父母之间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矛盾升级的过程,以及是怎样的事件影响了小萌做出离家出走的决定。请问社会工作者运用了心理社会治疗里的()诊断模式。
A. 心理动态诊断
B. 分类诊断
C. 心理诊断
D. 缘由诊断
[单项选择]对于一个培训学校来说,目前有3000名学生,一名辅导老师能承担40名学生的工作量,如果明年学校准备增加在校生1000人,该学校教师需求()人
A. 110
B. 80
C. 100
D. 90
[单项选择]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将全校学生的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后,每隔50名学生抽取一名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整群抽样
C. 系统抽样
D. 分层抽样
[单项选择]张先生资助一名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从2011年起,每年年末都为这名学生支付4000元,一直到这名大学生4年后毕业,假设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为3%,请问张先生支付的金额相当于4年后()元。(已知(F/A,3%,4)=4.1836)
A. 16734.4
B. 12363.6
C. 16943.58
D. 16984
[填空题]教师可以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一份档案,进行()也是比较适合多重障碍学生的评估方式。
[单项选择]某校一位生物老师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9”字,让一名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该学生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A. 6
B. 3
C. 9
D. 8
[简答题]某学校一位教师给一名学生脖子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数学23分,语文46分"。这个学生耷拉着脑袋,满眼泪花。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级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结合教师职业道德,分析该教师的行为。
[单项选择]周老师是初三(2)班的班主任,为了让学生严格遵守纪律,对于违纪的学生进行罚款,少则10块,多则100,2班的学生都敢怒不敢言,周老师的做法违背了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A. 关爱学生
B. 教师育人
C. 爱国守法
D. 因材施教
[简答题]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差,特别喜欢捣乱,被老师安排在特殊座位:一排一座。于是,他就破罐子破摔,更加调皮。后来。来了一位教数学的新班主任,却对这个“捣蛋王”特别关爱,每次上课都喜欢对他笑一笑,摸一摸他的头。这不经意的一笑一摸,却给学生带来了自豪感。从此,他对这位老师颇有好感,并喜欢上了数学。他就是后来成为大数学家的陈景润。功成名就的他总会记起老师那温柔的微笑、欣赏的目光和特殊的关爱。作为一名教师,谈谈你读完这个故事所受到的启发。
[简答题]一名学生旅客,持有去北京实习的学校证明和他本人的学生证,该学生的家庭所在地与学校都在上海,要求在北京西站购买回上海的学生票,是否可以?为什么?
[简答题]小晖,15岁,初三学生。由于妈妈去世早,长期以来,小晖一直与爸爸相依为命。但是,爸爸身体不好,已经请病假在家休息多年,工资很低,仅能维持家庭温饱。更不幸的是,小晖爸爸在医院检查时被诊断出胃癌,需要马上住院治疗。这对小晖来说更是雪上加霜。问题:1.上述案例中,小晖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2.针对小晖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多项选择]患者男,15岁,初三学生。被父母领来就诊,父母要求治疗师帮助解决孩子最近上网成瘾、经常不愿意上学的问题。治疗师与患者接触后,发现患者对治疗师抵触情绪较大,要么沉默无语,要么表现得烦躁不安。在治疗师的耐心询问下,患者表示不认为自己是上网成瘾,问及为什么不愿意上学时,只是说自己想上学,只是要上学的当天早晨经常会有头晕、肚子痛等症状,所以不能上学。关于家庭治疗,正确的描述是(提示:患者母亲是中学教师,丈夫是公司主管,夫妻结婚20年。在交谈中,治疗师发现总是母亲在滔滔不绝地讲话,而丈夫和孩子则一直面无表情,缄默不语。母亲不断表述如何对孩子寄予厚望,如何牺牲自己的事业为了孩子等,激动时声泪俱下,当治疗师问患者父亲对孩子的问题怎么看时,母亲抢着以不满的口吻说丈夫根本不管孩子,每天很晚才回家,说自己的丈夫“形同虚设”。丈夫则反击说妻子情绪化,根本没有理性。对于这个案例,治疗师决定采取家庭治疗的方法。)()
A. 家庭中某个成员的心理问题对维持家庭的稳定性具有某种作用
B. 治疗师应该真实地表达出自己对家庭某个成员的态度,如同情或批评
C. 每次治疗时间比个别治疗时间要长
D. 在本案例中,患者首先应该是干预的对象
E. 在本案例中,父母首先应该是干预的对象
F. 家庭成员的问题具有代际传递的特点
[简答题]2009年元月10日,一名湛江海洋学院的学生(学生家庭居住地是武昌),持学生证要求在广州站购买当天2162次(普快)去武昌的学生硬卧车票,请问能否办理?为什么?(注:湛江至武昌有直达列车)
[单项选择]小孙是某中学初三学生,最近常常无缘无故地破坏公物,从人类行对社会的作用和后果看,这属于一种()行为。
A. 利己
B. 利他
C. 亲社会
D. 反社会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