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2-25 21:00:41

[简答题]材料: 李老师在初中地理《日本》第二课时的教学片段: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农业特点,这节课我们学习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 师:请各小组按照屏幕上展示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进行学习(PPT呈现): 分组: 第1小组:地形: 第2小组:自然: 第3小组:工业产品: 第4小组:交通特点: 第5小组:工业发展: 时间:5分钟: 成果展示:小组代表发言2分钟。 师:时间到,请各小组依次汇报。 第1小组汇报:略 第2小组汇报:略 师:大家做得非常好,特别是第5小组(对1、2、3、4组没有具体点评),他们的汇报就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我们总结一下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P阳呈现):1.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2.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便于材料的输入和工业产品的输出;3.日本的主要工业部分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和纺织工业。这些工业的产品大量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日本的最大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师:下面布置今夭作业……问题: (1)李老师采用了什么教学方式简述该教学方式的优点。 (2)说明李老师在该教学方式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3)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更多"[简答题]材料: 李老师在初中地理《日本》第二课时的教学片段: 师"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材料: 李老师在初中地理《日本》第二课时的教学片段: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农业特点,这节课我们学习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 师:请各小组按照屏幕上展示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进行学习(PPT呈现): 分组: 第1小组:地形; 第2小组:自然; 第3小组:工业产品; 第4小组:交通特点; 第5小组:工业发展; 时间:5分钟; 成果展示:小组代表发言2分钟 师:时间到,请各小组依次汇报。 第1小组汇报:略 第2小组汇报:略 …… 师:大家做得非常好,特别是第5小组(对1、2、3、4组没有具体点评),他们的汇报就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我们总结一下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PPT呈现):1.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2.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便于材料的输入和工业产品的输出;3.日本的主要工业部分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和纺织工业。这些工业的产品大量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日本的最大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师:下面布置今天的作业…… (1)李老师采用了什么教学方式?简述该教学方式的优点。(6分) (2)说明李老师在该教学方式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6分) (3)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8分)
[简答题]材料: 下面是王老师设计的一道初中地理试题。 下列材料为我国某国际学校学生 Lisa 所写的一则中文日记。 3 月 1 日晴 我最近买了一本中国的旅游手册,正巧班上同学来家里玩,大家都对这本书感到相当好奇。 David 看着封面窑洞的图片说:“这种建筑大多位于①云贵高原上。” Peter 说:“中国的东南部现在正处于②梅雨季节!” Tom 说:“梅雨将影响③黄河中下游地区!” 大家问我看完这本书有什么感想,我说:“现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④印度。”妈妈说:“听说中国南部的房 屋许多都有骑楼的设计,爸爸在广州出差,那里应该也会有⑤骑楼吧!” 为了显示我认真读过这本书,我大声说道:“中国的交通特色是南船北马,主要是受⑥气候的影响哦!” 请判断下划线处的正误,并对你认为错误的说法简述判断理由。 正确的选项(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 错误的选项(填序号)及理由:_______________ 问题: (1)结合材料,举例说明王老师的试题设计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哪些特性。(9 分) (2)以“梅雨”为题干中的主题词,设计完成一道有四个备选项的单项选择题,并注明正确答案。(7 分)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前初中地理教材在设计区域地理内容时,顺序是地球和地图—中国地理—乡土地理—世界地理。新教材在设计这一内容时,将顺序调整为地球和地图知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区域越来越小,要求越来越具体。实践证明此举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问题: (1)材料体现了地理教材设计的哪个影响因素?(7分) (2)影响地理教材设计的因素还有哪些?(9分)
[简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1)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鲁迅“博爱”的胸怀;   (2)通过“读写拓展”等生动有趣的言语实践活动,发展语言;   (3)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鲁迅“博爱”的共鸣。   问题:请从目标把握和目标叙写的角度进行评述。(20分)
[简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1)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鲁迅“博爱”的胸怀; (2)通过“读写拓展”等生动有趣的言语实践活动,发展语言; (3)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鲁迅“博爱”的共鸣。 问题:请从目标把握和目标叙写的角度进行评述。(20分)
[简答题]材料: 陈老师上地理课时发现课代表王刚心不在焉.特别不耐烦。于是他下课之后和王刚进行了交流,他发现王刚已经掌握了课堂上的内容。陈老师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让他不随堂上课,节约出的时间,自己去查资料、研究问题、学习更多的知识呢?对于陈老师的设想,学校表示非常支持,对王刚实行了单科免修。 从此,每当上地理课时,图书馆里多了一位小读者。陈老师的工作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给王刚提供相关的课题,指导他查阅相关资料,解答他提出的问题,教他撰写小论文。一个学期下来,王刚的小论文《植被保护与资源开发》一文获得全国中学生小论文评比优胜奖。 问题: 运用学生观的知识,评价陈老师的行为。
[简答题]何老师在初中地理“日本”一课的教学结束语如下: 同学们,今天的新课就讲到这里,请大家注意,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是日本的地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掌握自然地理要素之间,自然条件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如,把位置与气候条件联系起来;气候条件与森林资源联系起来;地形、气候、河流与水力资源联系起来;矿产贫乏与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联系起来;海岸曲折、多良港、造船业发达、海运便利与开拓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四大工业区的临海分布与便利进出口联系起来:经济高速发展与重视智力开发、提高科技水平、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联系起来。 只有建立起知识结构的内部联系,才容易理解和掌握。 问题: (1)何老师“日本”一课的教学结束语有哪些特色 (2)简述地理课教学结束环节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简答题]材料: 周老师在初中地理“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一课的导入片段: 师:“去哪儿”这个话题在当今社会很流行,“爸爸去哪儿”“时间去哪儿”“飞机去哪儿”,今天我们也与时俱进,畅谈“去哪儿旅行”。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设想“去哪儿旅行”,旅行的目的地就在下面这些图片里(PPT播放图片和背景音乐): 它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它有变化莫测的日月潭,引人入胜的阿里山,美轮美奂的野柳地质公园…… 师:同学们,我们将要去旅行的这个地方是哪里呀? 生:台湾。(声音洪亮、异口同声) 师:对!台湾省。 (1)结合材料,概况本课导入设计的特点。(8分) (2)除该课导入方法外,再列举四种导入方法,并对其教学特点作简要说明。(8分)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一位初中地理教师为创设学习情境而设计的问题: (1)我国南方降水量大,不利于晒盐,但为什么在台湾和海南岛的西部有盐场分布? (2)沿海地区水汽较多,降水很丰富,但为什么世界干极出现在智利的西海岸? (3)喜马拉雅山海拔很高,乌鲁木齐地处内陆,远离海洋,为什么它们有海洋生物化石出现? (4)温带地区大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平原上,为什么热带地区大城市(如圣保罗、墨西哥城等)多分布在高原上? 问题: (1)请对材料中地理教师设计的问题予以评述。 (2)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简答题]材料: 周老师在初中地理“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一课的导人片段: 师:“去哪儿”这个话题在当今社会很流行,“爸爸去哪儿”“时间去哪儿”“飞机去哪儿”,今天我们也与时俱进,畅谈“去哪儿旅行”。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设想“去哪儿旅行”,旅行的目的地就在下面这些图片里(PP播放图片和背景音乐):它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它有变化莫测的日月潭,引人入胜的阿里山,关轮美奂的野柳地质公园…… 师:同学们,我们将要去旅行的这个地方是哪里呀 生:台湾。(声音洪亮、异口同声) 师.对!台湾省。 问题: (1)结合材料,概况本课导入设计的特点。 (2)除该课导人方法外,再列举四种导入方法,并对其教学特点作简要说明。
[单选题]张明打了通宵游戏,以至于第二天上课时无精打采。这属于()。
A.同时性负诱导
B.相继性正诱导
C.相继性负诱导
D.同时性正诱导
[简答题]初中地理《中国工业的发展》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9日 上午 河南省郑州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中国工业的发展 2.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许多工业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其中煤炭、钢铁、水泥、发电量、棉布、汽车、电视机、电冰箱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中国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过去中国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辽宁中南部地区,轻纺工业则集中分布于上海、天津、青岛、广州等少数沿海城市。而在辽阔的内地,现代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内地发展的要求,国家对沿海地区的工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同时全面推进中西部的工业建设。在过去交通闭塞经济欠发达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兴建了一系列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地方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注重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工业布局以沿海地区相对集中。近些年来,国家对工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陆续淘汰了一些落后产能和污染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长足发展,工业布局趋于相对平衡。东部沿海工业得以改造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得以全面振兴,中西部地区和工业得以拓展和升级。许多城市将内城区的工业企业搬迁到郊县的工业园区,改善了工业布局和人居环境。 活动: (1)根据所见所闻,说一说家乡的工业发展情况。 (2)运用地图或其他资料,向同学或家人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布局和工业化情况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2)教学中要有学生参与的环节。 (3)试讲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4)能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我国工业的发展情况。 答辩题目 1.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是哪些? 2.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才能够体现出“启发性原则”?
[简答题]阅读下面初中地理《海陆的变迁》新授环节部分,回答问题。 【提出例证,质疑探究】 展示图片资料 1.学生小组合作,根据现象推断变化并简要解释。 2.交流汇报,体会海陆是不断变迁的。教师附以课件简图,师生总结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 【设疑过渡,观察猜想】 海陆是不断变迁的,那么我们脚下的大地,生活的大洲是自古如此吗 同学们不要急着下结论,一起来观察一下世界地图。(课件出示世界地图) 观察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特点,大胆进行猜想,非洲和南美洲在很久以前是不是曾经连在一起 引出:大陆漂移。 【角色扮演,证实假说】 读材料了解魏格纳和大陆漂移假说。 小组合作收集资料、证据证明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性,同时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说明观点、看法。 【观察动画、图说地理】 1.动画演示:大陆漂移。 2.学生观察,描述,教师课件引导。 3.畅所欲言: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问题: (1)请就这堂课的新授环节给予评述。 (2)请你谈谈角色扮演、证实假说环节应注意哪些要点。
[不定项选择题]某教师为了解高一新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便于制定教学计划,在开学初进行了一份试卷测试,该测试的作用是为了进行()。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过程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单选题]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下列地理事物在地图中采用半依比例尺符号表示的是( )。
A.青海湖

B.京九铁路

C.渤海

D.天安门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某地理老师设计一个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活动:到苏州乐园去游玩。给出一张苏州乐园游乐项目分布图。 要求:(1)找出从乐园正门到自己想游玩的项目(例如过山车、旋转木马等)的最近路线。 (2)选择自己喜欢的几个游乐项目,确定它们的方位,设计一个合理的游玩线路。 (3)根据图中的比例尺,大致估算行走距离及所需时间。 拓展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辨别方向时,还可以借助身边的地理事物,你能说出一个方法吗 小结:如立竿见影可判断方向;向日葵早上花朵向东而下午向西;我国北方民居习惯坐北朝南;观察河流流向可以判断方向;等等。 上述活动的设计体验了地理课程的哪种理念 试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析,总结这样设计教学活动的好处。(16分)
[简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的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长征途中,英雄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 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 长征途中,我们党通过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成功把解决生存危机同拯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把长征的大方向同建立抗日前进阵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国内革命战争的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为夺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长征的胜利,不仅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使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力量生存发展的落脚点,找到了中国革命事业胜利前进新的出发点,从长征的终点出发,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展开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新画卷。 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发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 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摘自《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为什么说长征的胜利既是“中国革命力量生存发展新的落脚点”,也是“中国革命事业胜利前进新的出发点”?(6分) (2)如何理解“长征永远在路上”?(4分)
[简答题]以下是刘老师在讲解初中“海陆的变迁”一课时的教学结束片段,阅读该片段,回答 问题。 “同学们,结合板书,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对,我们知道地球是由六大板块组成,每个板块都处在不断地运动中。2亿年前地球的陆地是连成一片的,后来在板块运动中.慢慢演变成我们今天的这种海陆分布,也造就了麻姑所看到的‘沧海桑田’。” 问题: (1)请就这堂课的结课方式予以评述。 (2)请你谈谈地理课结课时应注意的要点。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