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类考试 > 中学历史(统考)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04 23:36:38

[单项选择]《历史的裂缝》写道:“光绪皇帝颁布诏书,敕令官办企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更开启了清末官办企业私有化之端绪。”光绪帝的这一诏书()
A. 适应了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
B. 促进了清廷官督商办企业的发展
C. 适应了民族工业兴起的需要
D. 有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更多"《历史的裂缝》写道:“光绪皇帝颁布诏书,敕令官办企业‘从速变计,招商承"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逊位诏书,宜布退位,有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认为中英两国的“光荣革命”()
A. 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的流血牺牲
B. 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
C. 都保留了君主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D. 都以非暴力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单项选择]某历史读物写道:“明代引进玉米、甘薯„„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该观点是()
A. 正确,因为它符合全球史观
B. 正确,因为它符合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的观点
C. 错误,因为历史是不允许假设的
D. 错误,因为它夸大了历史偶然性的作用
[单项选择]某历史读物写道:“明代引进玉米甘薯,……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该观点是()
A. 正确的,因为符合全球史观
B. 正确的,因为符合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的观点
C. 错误的,因为否认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D. 错误的,因为夸大了历史偶然性的作用
[单项选择]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
A. 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 标志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
C. 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D. 宣告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单项选择]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
A. 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 标志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
C. 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D. 宣告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单项选择]1912年2月12日颁布的《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该诏书()
A. 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B. 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
C. 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D. 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单项选择]1912年2月12日颁布的《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该诏书()
A. 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B. 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
C. 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D. 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单项选择]1912年2月12日,清廷颁布《宣统帝退位诏书》,有言:“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据此,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 体面地保留了封建王室及其待遇
B. 资产阶级以和平手段获得统治权
C. 演绎了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
D. 通过法律手段有效限制了君主权力
[单项选择]法国的《历史古迹法》颁布于下面哪一年()
A. 1913年
B. 1923年
C. 1933年
D. 1943年
[单项选择]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教授在评论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时写道:“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这一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辛亥革命
C. 洋务运动
D. 太平天国运动
[单项选择]一位历史学家写道:“在欧洲的海外殖民扩张中起最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材料意在说明()
A. 企业家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支持
B. 企业家在远洋航行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C. 企业家是鼓吹“寻金热”的主要代表人物
D. 工商业的发展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单项选择]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汉武帝对内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下中央集权官僚体制运作的理论与方法”。下列属于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措施的有()
①平定“七国之乱”②颁布“推恩令”
③形成“中朝”“外朝”体制④建立对地方高官的监察制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单项选择]《德国史纲》写道: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对此政策评析正确的是()
A. 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促进德国统一
B. 一定程度上改善民众生活,缓解社会矛盾
C. 消除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矛盾,阻碍工人运动发展
D. 德国建立了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单项选择]在法国历史上颁布的法律文献中,《拿破仑法典》具有独特的魅力,这主要表现在()
A. 它恢复了帝制
B. 它确认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C. 它保障了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
D. 它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单项选择]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描述16世纪的历史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材料中“心满意足的注视着过去”的根本含义是()
A. 固守农耕经济
B. 坚持君主专制
C. 昧于世界大势
D. 实行闭关锁国
[单项选择]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们可以拿哥伦布和宇航员进行比较,前者抵达圣萨尔瓦多,打破了地方间彼比隔绝的束缚,后者登上月球,打破了行星间彼此隔绝的束缚……在哥伦布远航抢险之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材料表明()
A. 1500年以前地方彼此隔绝
B. 行星之间联系日益密切
C. 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人类历史进程
D. 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
[单项选择]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甲午战争
C. 中法战争
D. 鸦片战争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