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3 23:28:35

[单项选择]面对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人口城镇化滞后、土地浪费严重、产业配套缺乏、公共设施不足等问题。政府必须()
A. 大力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B. 把土地制度改革作为关键环节
C.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
D.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更多"面对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人口城镇化滞后、土地浪费严重、产业配套缺"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

二战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曾是全世界城镇化速度最快的地区。过度的城镇化进程使城镇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工业化所能吸纳的程度,导致该地区出现诸如分配不公、失业高发、医疗和教育资源不足等社会问题,这被称为“拉美陷阱”。这启示我国要()
①科学把握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和节奏
②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
③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④让城乡人民享受同样的公共服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简答题]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快速推进,城镇常住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目前我国近三成农业户籍人口居住在城镇,处于“半城市化”状态,普遍面临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覆盖不足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正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实现新市民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社会公平。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重视解决新市民问题的理由。


[简答题]

材料一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过程是一个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据有关专家预测,在我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约有2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生活,带动交通、供水、供电、通信、文化娱乐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住房、就学、就业需求的急剧增加。据统计,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可带动投资2.5万元,每建设1平方公里的城镇基础设施可带动1.5亿元的投资。
材料二目前,我国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57%,城市人口历史性地超过农村人口。大量人口转为市民后,消费水平与方式发生变化,从买房、买家电、教育文化娱乐到吃穿用行,会产生巨大的消费转换效应,城镇化所能带动的内需是不可估量的。
联系材料一、材料二,运用财政作用的有关知识,简述城镇化进程对我国扩大内需的意义。


[单项选择]从“同票不同权”到“同票同权”,选举制度的完善是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乡人口结构比例发生较大变化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这体现了()
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B. 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变化
C.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D.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就能促进社会发展
[单项选择]《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五年转移农村人口8463万人,城镇化率由45.9%提高到52.6%,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城镇化有利于()①拉动投资增长②发展外向型经济③扩大内需市场④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单项选择]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因势利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这表明()
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③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多项选择]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分类引导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城镇化进程,需要走()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A. 绿色低碳
B. 集约高效
C. 高速发展
D. 以人为本
[简答题]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推进城镇化需要产业支撑。在欧美、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协调了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实现了现代化。而在拉美、东南亚一些国家,现代化进程出现反复或停滞,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产业没能跟进,就业问题解决不好,甚至出现了城市贫民窟(指最恶劣的住房条件、最不卫生的环境、犯罪率和吸毒盛行的穷人避难所)等社会问题。

借鉴国际经验和教训,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中国应如何推进城镇化。
[单项选择]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过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还需要继续推进城镇化。专家表示,推进城镇化不可能走单一发展模式。这是因为()
①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特点不同
③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简答题]

城镇化政治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将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述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如何认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关系。
 


[简答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平均每年提升1.01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把握。除了总体发展速度要适度外,各地区的城镇化进度应与各自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人口密度相适应。在农村地区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应避免出现重速度、轻质量的局面。
材料二: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3月在几内亚等国家暴发的埃博拉疫情定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抗击埃博拉成为世界性联合行动。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和斗争是不断前进的。1976年最早暴发埃博拉疫情时人们不知道病毒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因此没有有效防制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可以确定病毒来源于动物,人与人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主要防止疫情蔓延的办法是把患者隔离,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防止疫情暴发也无有效办法,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防控还是一个相当长期艰巨的任务。人类要彻底战胜埃博拉病毒,需要准确掌握发生条件、传播方式、研制疫苗等许多步骤,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而逐步实现的过程。现在中美等国医学界正在加紧研究针对该病毒的疫苗。最新消息,美国在非洲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两位医生在回国接受试验疫苗后,已出院与家人团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会在不远将来最终取得成功。

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谈谈如何实现我国城镇化的“科学发展”?
[单项选择]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
A. 城市中心化倾向
B. 城市边缘化倾向
C. 城市区域化倾向
D. 城市功能化倾向
[单项选择]“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
A. 70%
B. 60%
C. 55%
D. 45%
[简答题]

材料一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材料二近十几年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城镇化水平日益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以每年1%以上的速度提升,从1978年到2011年,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6.9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1.27%。
材料三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矛盾,如城镇体系发展不协调、大城市人口过度集中,资源环境承载力受到严重考验,小城镇建设遍地开花,相同职能类型的城镇重复建设,同时广大农村地区建设滞后。城镇化进程对资源消耗过大,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严重。城镇化速度与产业结构演进不协调、产业与居住配套不合理,各类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建设无序,既浪费珍贵的土地资源,又使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园区的生活配套功能缺少,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等。城镇化速度太快,新增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养老等配套需要健全,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问题尚需改进等。这些矛盾阻碍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妨碍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有悖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主旨。因此,我国必须走一条符合国情、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城镇化建设需要坚持的方法论原则。(12分)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