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3 21:18:26

[单项选择]

“十二五”规划纲要,作为国家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纲领性文件,让每一个中国人对未来都充满期待。有网民谈到:“十二五”规划更多地关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不只是经济增长速度。当前的关键是精细计划,提出可执行、确保结果不偏离目标的配套政策。网民的观点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①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必须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量的必要前提
④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更多"“十二五”规划纲要,作为国家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十二五”规划是指导我国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回答下列各题。

在制订“十二五”规划期间,“民进”中央通过座谈会、致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建议书等形式,提出要加大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力度,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这表明“民进”()。
①组织上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②政治上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③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
④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职能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多项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A. 人文关怀
B. 经济调节
C. 市场监管
D. 社会管理
E. 公共服务
[简答题]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决议。从“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来看,先由中共中央作出决议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提出《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广泛征求和吸取各方合理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十二五”规划正式草案,再将“十二五”规划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讨论。最终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单项选择]“十二五”规划是指导我国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回答下列各题。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它将成为指导我国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表明()。
A. 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依法执政
B.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 党在国家决策中行使最高决定权
D. 党的执政地位是由其性质和宗旨决定
[单项选择]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是因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③国际关系是变化发展的,竞争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④增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我国的国际地位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单项选择]

2011年,市政协围绕马鞍山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就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等问题开展调研。
回答下列各题。

马鞍山市政协是()。
①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②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③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④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单项选择]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因为()
①教育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④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单项选择]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遨、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影响有()
①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④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A. ③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单项选择]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要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必须()
①健全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制度
②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③不断完善财产资本化的生产要素市场
④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简答题]

材料一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其中包括高效发展核电。据资料,1公斤核燃料铀——235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燃烧释放的能量;与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相比,核电基本不受风、阳光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核电站不排放有害气体和烟尘,其一年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同等规模火电站排放量的1.6%;我国目前已建成13太核电机组,电价普遍低于当地标杆电价;2010年,全球发电总量中核电占16%,我国发电总量中核电占2%。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社会用电量将达6.27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约为8.5%。
材料二安全是核电发展的前提和最高原则,从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伤痛,到日本福岛核泄漏的阴霾,一次次引发全球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各国依据核电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殊要求,不断反思核电安全标准,检查核电安全建设,完善核电安全措施与技术体系,推动核电安全日臻完善。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较优势。
[简答题]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此有专家指出,“文化自觉”指的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既是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也是对“文化自觉”历程的一种概括。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专家观点的认识。


[单项选择]《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向全党、全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就是在“十二五”期间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让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可见,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思维具有()
A. 客观性
B. 精确性
C. 普适性
D. 预见性
[单项选择]

辽宁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均增长10%,争取农民收入实现高增幅。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
①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③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提高农民收入
④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简答题]

“十二五”规划的一个突出亮点是“强国”与“富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一方面,“富民”以“强国”为前提,国不强则民难富;另一方面,“强国”以“富民”为目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为了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立足国情,坚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实现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强国”与“富民”的有机统一。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有哪些哲学依据。(答出三点即可)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