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高中历史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07 02:03:46

[单项选择]《吕氏春秋》主张,君要“处虚”,把权力下放给大臣。臣子是要“忠”,但是要忠于自己的职事,而不是忠于某人。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实践是()
A. 朱元璋废丞相制度
B. 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
C. 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D. 美国实行总统共和制

更多"《吕氏春秋》主张,君要“处虚”,把权力下放给大臣。臣子是要“忠”,但是"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主张放弃辽西的明朝大臣是:()
A. 高出
B. 崔景荣
C. 张捷
D. 熊廷弼
[单项选择]皇帝和大臣讨论如何选拔人才。大臣主张应该只问他们个人能力的高低,不要计较他们的家世背景。皇帝反对大臣的说法,强调历时久长的世家才是培养人才的沃土,这件事最可能发生在哪一时期()
A. 秦汉
B. 魏晋南北朝
C. 宋元
D. 明清
[名词解释]军机大臣
[名词解释]通商大臣
[名词解释]驻藏大臣
[简答题]有人主张“惩前毖后方能治病救人”,但是也有人主张“鼓励的办法更容易使人改正错误”,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单项选择]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啊,要不然,即使有很多粮食,我怎么能吃得着呢?”这说明孔子提倡()
A. 仁者爱人,人际关系要和谐
B. 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 为政以德,国君要爱惜民力
D. 有教无类,教育要不分贵贱
[名词解释]五口通商大臣
[名词解释]议政王大臣制度
[单项选择]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 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 封建经济逐步兴起
[单项选择]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直接社会背景是()
A. 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B.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 封建制度最终确立
[单项选择]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的社会背景是()
A. 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B.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 封建制度逐步发展
[简答题]三贵街陈云章公馆的前身清某大臣的公馆,请问这位大臣是谁?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