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3 23:48:23

[单项选择]

探月工程是我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第一步的重大举措,而探月工程又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嫦娥三号完成的是第二阶段:“落”,即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为第三阶段采回月球样本做准备。可见()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
③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④部分可以离开整体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更多"探月工程是我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第一步的重大举措,而探月工程又分为&ld"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开启了探月之旅。请回答题。

探月工程是我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第一步的重大举措,而探月工程又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嫦娥三号完成的是第二阶段:“落”,即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为第三阶段采回月球样本做准备。可见()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
③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④部分可以离开整体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简答题]我国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进行,目前,第一步已经完成,第二步正在顺利开展。探月工程的顺利开展,为我国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式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探月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是科学的。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单项选择]

我国已经确定的探月工程计划为三个阶段: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2017年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有消息表明,2009~2015年,中国将进入“嫦娥工程二期”,届时将进行两到三次的软着陆巡视勘察。目前我国进行此项任务的技术、物资条件和经济实力都已基本具备。这告诉我们()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②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③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④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单项选择]

我国的探月工程已经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卫星拍摄制作的月球全图,是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最为清晰、完整的月球影像图。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意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②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③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④人们对月球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完美落月之后,也出现了一些疑问,如认为在美国、俄罗斯已经实现登月的情况下,中国把登月作为长期的计划来做,花费巨大,没有价值。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则表示在美国阿波罗登月成功若干年后,投入和产出比可以达到1:15。航天技术对国民经济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技术产出的成果转移到民用和其他的国防领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出更多的效益和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探月工程的认识。


[单项选择]

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后,我国探月工程已全面进入“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规划的第三期,计划与2017年前后执行嫦娥五号任务,实现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千里共婵娟”的词句,“月亮”寄托着中国人浓厚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我国探月工程第二步“落”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促使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品质,是科学技术探索的重要动机
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是从2004年启动的,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平稳落月,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上成功实施软着陆的国家。在实现软着陆的同时,“嫦娥三号”还肩负着突破自动巡视勘查、深空测控通信、月夜生存等关键技术的使命。探月工程任务连续成功,依靠的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探月工程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都息息相关。美国领先于世界的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很大部分来自对“阿波罗”工程技术的消化、优化和二次开发。我国探月工程所带动的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进步,也会对经济发展发挥牵引和推动作用。目前中国每年在航天产业的直接投入达到上百亿元,据专家粗略估算,对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将对整个社会产生8至14元的带动效益。同时,探月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重要载体。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分析人类对月球的探测带给我们的启迪。
[单项选择]

继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2008年下半年我国“神舟七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2010年“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又一次发射成功。这表明()
①我国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
②科学理论是检验实践的重要标准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④事物的规律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是从2004年启动的,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平稳落月,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在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同时,“嫦娥三号”还肩负着突破自动巡视勘查、深空测控通信、月夜生存等关键技术的使命。探月工程任务连续成功,依靠的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根据材料一,运用“把握规律”的有关知识,谈谈中国航天人是如何按规律办事的。
[单项选择]

2013年我国准备发射“天宫二号”,近年来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
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单项选择]

我国探月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周期长,10年甚至更长;花费大,“嫦娥一号”总投资约14亿元,“嫦娥二号”任务总经费投入约为9亿元。我国探月工程的实施()
①是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表现
②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③是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
④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单项选择]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下图所示是我国的“探月工程”向月球发射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二号”过程简图.它进入月球轨道后,在距离月球表面高为100千米的轨道上绕月球开展对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身处美国纽约(西五区)的中国留学生们要实时观看卫星发射现场直播,当地时间是()
A. 1日5时59分
B. 2日5时59分
C. 1日18时59分
D. 2日18时59分
[单项选择]

中国人对太空有着独特的情怀。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探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飞船对太空的探索,太空将渐渐被我们所熟悉。这说明()
①认识是发展的,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能力和水平的发展而发展
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包含谬误的成分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简答题]

我国正在实施的月球探测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第一步为“绕”,2007年10月我国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突破至地外天体的飞行技术,实现月球探测卫星绕月飞行;第二步为“落”,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突破地外天体的着陆技术,成功在月球软着陆,并携带月球巡视勘察器自动巡视勘测;第三步为“回”,在2020年之前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突破自地外天体返回地球的技术,进行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进行分析研究,深化对地月系统的起源和演化的认识。我国探月工程每一步都面临诸多的困难和风险,但探索者不畏艰难,坚定信念,发扬航天精神,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
简要说明我国探月工程的三步走体现了哪些有关发展的观点。


[单项选择]未来5—10年,我国将加快实施以()探测为重点的深空探测工程,启动研制我国重型运载火箭工程,加速推进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等航天重大项目实施。
A. 月球
B. 金星
C. 火星
D. 土星
[简答题]

材料一:“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虽然直到1917年俄国革命,社会主义者没有赢得任何政府的控制权,但是他们的批评,连同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一起,在说服政府革除早期工业化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了巨大作用。……1832年伊始,一系列法案扩大了男性公民选举权,财产资格的限制大大降低,这最终实现男性公民的普选权铺平了道路。……19世纪80年代,德国在奥托·冯·俾斯麦的领导下,引入医疗保险、失业补偿金与养老金,为劳动大众提供社会保障。
——【美】态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通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三: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据材料一,指出“工人革命”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提出这一理论的经济和思想基础。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