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23 18:48:03

[单项选择]

2009年12月7日—8日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重重。西方发达国家想抛开具有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不承担减排的义务;非洲国家在谈判中完全被边缘化。这一情况反映出()
①联合国促进国际合作,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④综合国力关系到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更多"2009年12月7日—8日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

2009年12月7日—8日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重重。西方发达国家想抛开具有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不承担减排的义务;非洲国家在谈判中完全被边缘化。这一情况反映出()
①联合国促进国际合作,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④综合国力关系到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单项选择]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资金投入的多少和减排目标的设定上交锋激烈,是因为()
A. 在气候问题上缺乏共同利益
B. 在气候问题上的利益分歧具有不可调和性
C. 在气候问题上的立场和利益出发点不尽相同
D. 在气候问题上的态度因国体不同而根本对立
[单项选择]2009年12月14日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为抗议发达国家试图“杀死《京都议定书》”,由非洲国家牵头,超过130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退出当天早间会。材料说明了()
A. 全球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依然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B. 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合作和结盟,共同对抗发达国家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难以得到贯彻实施
D. 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国家冲突的根源
[简答题]

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者哥本哈根召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再次成为全球焦点,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影响到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某中学高三(2)班的同学以“气候变化与生活”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走访、上网、咨询、查阅等途径获得如下信息。
信息一气候与经济
多变的气候对社会经济各层面的影响也日渐深远,气象因素正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巨大力量。极端气候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而易见。首先对农业生产力可能会造成影响,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在商品化上可能下降5%到10%。专家认为,气候变暖与经济发展将导致能源消费与供给结构性矛盾加剧,工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将受到影响。此外,全球性高温的持续,将刺激中国的空调制冷电力消费给电力供应带来严峻的挑战。近百年来,中国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发生了明显变化。据统计,我国每年受各类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高达2000多亿元。
信息二气候与政治
气候变化给全球各地的政治局势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本来就脆弱的国家和地区。持续快速恶化的环境加大了政治和经济压力,导致某些国家国内关系高度紧张;北极地区也成为各国争夺领土和资源的新战场。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就此刊发文章说:气候变化可能引起政治动荡及国际争端。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把达尔富尔冲突同全球变暖联系在了一起,尽管专家对于把达尔富尔问题同气候变化直接联系起来持谨慎态度,但是他们表示,东非地区的迅速沙漠化从中起到了一定作用——而且这个趋势还在不断加快。

同学们就气候变化给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相应的具体政策措施。
[单项选择]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议题上分歧严重,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会期不得不延长一天,最后才达成一个妥协性的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这表明()
A. 气候变化问题不是一个发展问题
B. 国家利益存在于复杂的国际关系中
C. 全球化已使发达国家利益一致
D. 在国际法律地位上各国是不平等的
[单项选择]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议题上分歧严重,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会期不得不延长一天,最后才达成一个妥协性的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这表明()
A. 气候变化问题不是一个发展问题
B. 国家利益存在于复杂的国际关系中
C. 全球化已使发达国家利益一致
D. 在国际法律地位上各国是不平等的
[单项选择]2009年12月7日至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据此回答问题。

在气候大会上,美国、欧盟、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观点格外引人关注,这表明()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②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③世界上正在形成若干个力量中心④综合国力成为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单项选择]

哥本哈根会议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进一步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分别应当承担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率先做出大规模减排的承诺,这对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起到推动作用。这表明()
①解决国际问题必须通过国际组织
②联合国积极致力于人类环境保护事业
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单项选择]中国在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年下降40%-45%的承诺。
A. 2005
B. 2006
C. 2007
D. 2008
[填空题]2007年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首次提出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适当的国家减缓行动,但这些行动应当是可测量、可报告和()的。
[单项选择]在南非德班召开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同,各方在如何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和行动上分歧严重。经过艰难谈判,各方勉强同意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等。上述事实启示我们()
A. 竞争与冲突是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B. 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出发点是共同利益
C.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各自确定排放标准
D. 应求同存异,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单项选择]在1964年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七十七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联合起来,要求在国际经济领域加强团结与合作,推进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加速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七十七国集团的出现()。
A. 顺应了当今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B. 反映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和制度化
C. 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D. 结束了西方在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
[单项选择]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掌握着资本和技术的美欧等发达国家试图取消《京都议定书》中发达国家强制减排、发展中国家自愿减排的规定,并将发达国家的义务和发展中国家的义务捆绑到一起。其实质是以碳排放量控制为切入点,在拯救地球的名义下,建立有利于自己的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A.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B. 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根本难以改变
C.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以是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D. 发达国家承担减排义务是有效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关键
[单项选择]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好处有()①能够解决资源不足的状况②能够解决资金不足的困扰③能够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④能够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填空题]联合履行和“碳减排”贸易只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渠道,而清洁发展机制()则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渠道
[单项选择]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核心是()
A. 殖民地依附
B. 工业-金融依附
C. 技术依附
D. 生产力发展依附
[单项选择]产生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未能建立一个公正、合理、有序的国际新秩序
B. 发展中国家政局和社会不稳定
C.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D. 西方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单项选择]

在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部分发达国家试图弱化《京都议定书》二期承诺,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减排责任。对此,我国政府的立场是,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但这种责任不应是被强加、依附于别国的,而应是共担的、有区别的。这一立场表明()
①竞争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②各国在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减排工作
③中国政府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④中国政府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同时愿意承担国际责任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