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中学语文教学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4 06:17:53

[简答题]如何贯彻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原则?

更多"如何贯彻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原则?"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确定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原则是什么依据?
[简答题]如何贯彻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简答题]试论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特点。
[单项选择]阅读有关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情感在从认识到形成能力、习惯的转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它既像催化剂,又像中药的“药引”。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别林斯基说:“思想消融在情感里,而情感也消融在思想里。”语文教学亦是如此。可见,在一个的成长过程中,情感对人们的行为的养成是起着巨大的作用的。对上述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至关重要
B. 语文教学更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情感价值观的形成
C. 有了情感的注入,才会有个性的形成,符合教学理念
D. 分析文本,体会作者情感,领悟其丰富的内涵,形成自己的思维品质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
[简答题]1992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贡献是什么?
[简答题]简论语文知识在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的历史变化和发展趋势。
[简答题]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1986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90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及同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相应的统编教材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贡献是什么?
[单项选择]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许多弊端,旧根难除。在1978年,一位著名学者对语文教学的"费时甚多,收效甚微"现象提出批评,他是()
A. 张志公
B. 吕淑湘
C. 叶圣陶
D. 王力
[简答题]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单项选择]阅读下面的教学反思(节选),按照要求答题。语文教学要走向生活社会。如果就语文课本学习语文,是永远无法学好的,我们精彩的课堂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很小一部分,只是能应付考试,而学生的能力和实践是无法真正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学生的语文能力最终是要在社会中去检验的,所以必须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尤其是新教材,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性思考,不再要求统一答案,这就是说老师一定要把思维空间真正地还给学生,这样才真正有助于学生的提高。要让学生更多地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品味生活。学生有了自己的思想,才能真正积极地去学习语文。对上述教学反思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教师应时刻树立“大语文”观念,与其他学科、生活相结合
B.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在生活、社会中学习语文
C. 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不需要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小结
D.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但只是学习的很小一部分
[填空题]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包括()、设计教学的能力、课堂应变能力和()。
[单项选择]阅读下面的教学反思(节选),按照要求答题。语文教学要走向生活与社会。如果仅就语文课本学习语文,是永远无法学习好的,我们精彩的课堂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很小一部分,只是能应付考试,而学生的能力和实践是无法真正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学生的语文最终是要在社会中去检验的,所以必须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尤其是新教材,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性思考,不再要求统一答案,所以这就是说老师一定要把思维的空间真正还给学生,这样才真正有助于学生的提高。要让学生更多地去观察生活,去体验生活,去积累生活,去品味生活。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才能真正积极地去学习语文。对上述教学反思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教师应时刻树立“大语文”观念,与其他学科、生活相结合
B.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在生活、社会中学习语文
C. 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不需要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小结
D.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但只是学习的很小一部分
[简答题]中学语文教学要遵循什么原则?
[简答题]语文学科的社会性和综合性,为语文教学提出了什么课题?
[简答题]简述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填空题]对于语文教学而言,采用()——陶冶教学模式就比较恰当。
[简答题]举例说明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形式。
[多项选择]

A为某省甲重点高中语文教师,多年来一直在该校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按照甲高中规定,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在课前备课,编写教案,并在每学期末上交教案给学校检查。
1999-2009年,A按学校规定先后上交高中三个年级全部语文教学教案共20册。
2012年4月,乙出版社和丙文化公司签订图书出版合同。合同约定:丙文化公司把丛书"高中语文同步解析"的图书专有出版权授予乙出版社,为期5年。丙文化公司保证对交付出版的作品享有著作权,没有侵犯他人著作权及违反国家宪法、法律或足以导致其他法律纠纷的情况;如发生此类情况,责任完全由丙文化公司承担。
2012年8月,乙出版社出版了"高中语文同步解析"丛书,共包括6种图书。2012年9月,A为教学参考购买该丛书,发现有两种书完全使用了其教案的内容,但事先她对此事一无所知。于是,A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乙出版社侵犯其著作权。
A认为:她是其教案的著作权人,享有著作权的各种权利;乙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同步解析"丛书中有两种书使用A的教案,却未经其许可,也未给A署名,更未支付报酬,侵犯了A的多项权利;另外,涉案图书差错很多,不少差错甚至会误导读者,当属不合格产品。
乙出版社向法院提交了丙文化公司和甲高中出具的证明。丙文化公司的证明称:"涉案两部书稿系据我单位与甲高中所签著作权转让合同而来,非从A处取得。当初曾将此情况告诉乙出版社。"甲高中的证明称:"A写作和上交教案时为本校教师,根据学校的规定写作教案并上交,是职务行为,所以这些教案的著作权属于学校。学校确实与丙文化公司签合同将教案的著作权转让给丙公司,丙公司与乙出版社签订图书出版合同,事先已经征得本校同意。"
据此,乙出版社辩称:涉案教案均为职务作品,著作权理应归属甲高中;丙文化公司将之编入丛书中时,是得到著作权人甲高中授权的。"高中语文同步解析"丛书是由丙文化公司署名并承担责任的作品,乙出版社出版该书有丙文化公司的合法授权,所以没有侵权。不过,对于A指出的两种图书中的差错,乙出版社承认是编辑、校对工作不够精细造成的,并向法院表示今后要加强规范化管理。

关于乙出版社在本案中的行为,下列说法中哪种或哪几种是正确的?请作选择回答。( )
A. 涉案图书是否侵权,是丙文化公司与A之间的纠纷,乙出版社不必承担法律责任
B. 所出图书涉嫌侵权完全是作者方面的原因,乙出版社在本案中只是受害者,不是侵权者
C. 涉案图书的著作权之争实际上存在于A和甲高中之间,
D. 即使涉案图书在著作权归属方面没有纷争,乙出版社也因该书存在许多严重差错而侵犯著作权人的权利
E. 如果乙出版社因法院判定侵权而作出经济赔偿,可向丙文化公司追偿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