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6-03 00:42:49

[单选题]患者程某,女,20岁,因服用敌敌畏送医院诊治。最能够反映病情变化的观察指征是
A.表情
B.面容
C.瞳孔
D.呕吐物
E.皮肤与黏膜

更多"[单选题]患者程某,女,20岁,因服用敌敌畏送医院诊治。最能够反映病情"的相关试题:

[单选题]女,20岁。因服用过量苯巴比妥后出现昏迷,呼吸浅慢似有呼吸停止之态。急救时错误的措施是
A.静脉注射呋塞米
B.呼吸兴奋剂
C.静脉滴注氯化铵
D.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E.上述措施抢救无效时血液透析
[单选题]女,20岁。因服用某些药物出现精神错乱,乱动而被送至急诊室。在急诊室,体检发现心率140次/min,T 30℃,皮肤潮红,瞳孔扩大。此病人可能服用的药物是
A.巴比妥类
B.吗啡类
C.解热止痛药物
D.阿托品类
E.神经节阻滞药物
[单选题]一名癫痫大发作的患者,因服用过量的苯巴比妥而引起昏迷,呼吸微弱,送医院急救。请问不该采取哪项措施
A.人工呼吸
B.静滴呋塞米
C.静滴碳酸氢钠
D.静滴氯化铵
E.静滴贝美格
[多选题]用药3日后仍不见疗效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的自我药疗的情况是
A.解热镇痛药退热
B.抗过敏药治疗荨麻疹
C.解热镇痛药治疗痛经
D.复方苯甲酸酊治疗体癣
E.口服麻黄碱治疗鼻黏膜肿胀
[单选题]一名癫痫大发作的患者,因服用过量的苯巴比妥而引起昏迷,呼吸微弱,送医院急救。不该采取哪项措施
A.人工呼吸
B.静滴呋塞米
C.静滴碳酸氢钠
D.静滴氯化铵
E.静滴贝美格
[单选题]男性矿工,作业时塌方砸伤背部,腰背痛,双下肢无力,活动困难。 准备送医院诊治,正确的搬运方法是
A.一人一手在颈后另一手在腿后将病人搂抱起,放于担架上
B.一人抬头,另一人抬下肢将病人抬起,放于担架上
C.使伤者双下肢伸直,数人用手将伤者手托起,放于担架上
D.两人将伤者扶起,架伤者上肢,帮助伤者走上担架车,并协助平卧于担架上
[单选题]患者男,29岁。因轻生偷服敌敌畏约200ml,急送医院诊治。护士应着重观察患者的指征是
A.皮肤与黏膜
B.瞳孔
C.面容
D.呕吐物
E.病理反射
[单选题]患者女.20岁。是位优秀的舞蹈演员。一次车祸造成下肢骨折,入院治疗。经诊治,病情稳定,但情绪低落,很少与人交往。护士发现病人常望着自己的腿暗自流泪。她目前未满足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爱与归属需要
E.自尊需要
[单选题] 年11月20日,南京徐老太在公交车站摔倒,彭宇自称上前搀扶、联系其家人并送其至医院诊治,属见义勇为,并非肇事者。随后,老太太咬定彭宇将其撞倒并向其索赔。双方对簿公堂。南京鼓楼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彭宇给付老太太损失的40%,二审和解结案。此案判决结果一出,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网友们纷纷作出评论。关于这些评论,错误的是:
A.网友甲评论道:彭宇案是个法律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这体现了法律实证主义的法律与道德在本质上分离的立场
B.网友乙感慨道:如果法律如此对待见义勇为者,那要这种法律何用?这种观点与自然法学派的观点一样,承认法律与道德在本质上的必然联系
C.网友丙质疑道:此案法官判决时,难道丝毫不考虑其恶劣的社会反响吗?社会法学派也持有这种“恶法非法”观点,关注的是法律在社会中的实际效果
D.网友丁分析道:即使判决的结果在感情上令人难以接受,我们也只能相信法院的判决,同时提醒网友们在日常生活中见义勇为要注意保护自己。这体现了“恶法亦法”的观点,是一种对待法律的现实主义态度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