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05 02:29:47

[单项选择]()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危害行为及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A. 犯罪主体
B. 犯罪主观方面
C. 犯罪客体
D. 犯罪客观方面

更多"()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危害行为及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刑法》规定,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称为()。
A. 犯罪的主体
B. 犯罪的主观方面
C. 犯罪的客体
D. 犯罪的客观方面
[单项选择]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为()。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过于自信的过失
D. 疏忽大意的过失
[单项选择]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A. 希望
B. 故意
C. 专门
D. 过失
[判断题]犯罪客观方面物质性结果与非物质性结果是依据危害结果距离危害行为的远近或危害结果与危害行为的联系形式或者受到损害的程度来划分的。
[单项选择]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外在表现或客观事实,包括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以及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称为()。
A. 犯罪主体
B. 犯罪客体
C. 犯罪的主观方面
D. 犯罪的客观方面
[简答题]怎样理解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名词解释]危害行为
[单项选择]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
A. 客观基础
B. 前提
C. 必要条件
D. 主要原因
[判断题]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
[判断题]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造成的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对这种结果的发生持放任态度的,应属间接故意。
[简答题]什么是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如何认定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单项选择]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A. 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B. 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
C. 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D. 故意
[判断题]良心是自己对自己行为道德价值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
[单项选择]犯罪行为和由这种行为所引起的危害社会结果是()
A. 犯罪客体
B. 犯罪客观
C. 犯罪主体
D. 犯罪主观
E. 犯罪对象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