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12 10:44:01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一级公路全长55.28km,双向4 车道,路幅宽24.5m,设计车速80km/h,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土无机结合料基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单位人力、设备条件,施工单位采用了路拌法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摊铺水泥日进度1.5km(单向),K5 + 700~K10 + 700 路段具体施工过程如下: (1)施工放样,恢复中线;根据施工布料需要在下承层上划布料网络。 (2)对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所需的土料、集料、水泥等按要求进行备料。 (3)确定松铺系数后,施工单位共用5d 时间完成摊铺土任务。某日摊铺土2.5km。 (4)按规定洒水闷料,整平轻压。 (5)按规定摆放水泥,用刮板将水泥均匀摊开。 (6)为保证拌合质量,按规定采用了稳定土拌合机进行拌合。为了避免损坏下承层,拌合深度保持在下承层顶面5~10mm。 (7)拌合料拌合均匀后,立即用平地机初步整形,为保证整形质量,全路段平地机均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进行刮平。 (8)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1%~±2%)时,按规定用轻型压路机配合12t 以上的压路机进行碾压。直线和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外侧路肩向内侧路肩碾压。 2.问题: (1)本项目路拌法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准备中少了什么重要环节?并简述这一环节主要工作。 (2)请指出本项目具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正。

更多"[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一级公路全长55.28km,双向4 车道,路"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施工中采取了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在该隧道施 工过程中还进行了监控量测,并指导二次衬砌的施作。 2.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施工单位开展监控量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背景材料,洞内涌水采用井点降水施工应符合的要求有哪些? (3)根据背景材料,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
[简答题]1.背景材料:京沈高速公路是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宝坻—山海关,全长199km,为双向6 车道高速公路。 沥青混凝土表面为SBS 改性沥青混凝土。结构为:20cm 厚石灰稳定土层基层,18cm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19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以及4cm 厚沥青混凝土表面层,5cm 厚沥青混凝土中面层,6cm 沥青混凝土厚底面层。 工程质量检验结果:在两标段的施工过程中,经监理抽验的合格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优良标准,压实度的合格率达到100%,受到业主和监理的好评。 2.问题: (1)沥青路面结构层由哪几部分组成? (2)凭经验判断,该公路的设计年限为多少?设计年限内累计标准车次是多少? (3)沥青混合料按矿料最大粒料不同可分为哪几类?
[简答题]1.背景材料:北京附近某高速公路,是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全长199km,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路面全宽22.5m,表面层为沥青混凝土。结构为20cm 厚石灰稳定土底基层,18cm 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19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以及4cm 厚沥青混凝土表面层,5cm厚沥青混凝土中面层,6cm 厚沥青混凝土底面层。施工单位施工时,在基层上喷洒了透层油,且不能及时铺筑面层,同时还需开放交通,其主要施工具体做法如下: (1)清扫路基表面,并使表面干燥。 (2)洒布沥青。透层沥青洒布后应不致流淌,透入基层应有一定深度,最好在表面形成油膜。 (3)遇大风或将下雨时,不喷洒透层油。当气温低于10℃或路面潮湿时禁止喷洒。 (4)喷洒粘层后,严禁车辆行人通过。 (5)撒布适量石屑。 (6)用轮胎压路机稳压,并控制车速。 2.问题: (1)该基层上是否必须设置透层?说明理由。 (2)施工单位施工具体做法哪些不正确?并改正。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全长120km,设计行车速度100km/h,双向四车道。其中有一座分离式隧道,隧道左线起讫桩号为ZK2+815~ZK3+880,全长1065m;右线起讫桩号为YK2+840~YK3+750,全长910m。隧道最大埋深400m,隧道沿纵向方向设人字坡,坡度为1%。隧道进门段为浅埋段,设40m长的明洞。洞身围岩为Ⅰ~Ⅳ级,岩层含少量地下水。 洞身掘进采用光面爆破,在爆破方案中有如下描述:在开挖面上适当部位掏出小型槽口(炮眼),并沿隧道设计轮廓线布置另一种炮眼。 隧道施工实行安全责任目标管理,项目部决定由专职安全员对隧道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爆破施工前,项目部招聘了 6名员工,并立即由专职安全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安排从事爆破作业。同时严格实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和上下班交接制度,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隧道明洞施工工序为:(1)明洞路堑土石方开挖;(2)边、仰坡开挖及加固;(3)修筑坡顶排水系统;(4)修筑明洞;(5)回填。 【问题】 1.说明爆破方案中所选两种炮眼的名称。应先起爆哪种炮眼?说明理由。 2.指出项目部在爆破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不当之处,并提出正确做法。 3.该隧道宜采用何种排水方式?说明理由。 4.指出明洞施工工序中应放在首位的工序,并说明理由。
[简答题]背景材料: 某二级公路全长28km,路面结构形式为:级配碎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C30水泥混凝土面层。该公路通车三年左右.全线较多路段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均出现裂缝,裂缝以横向裂缝为主,部分水泥混凝土面板发生了断板现象。建设单位注意到,挖方路段比填方路段的裂缝及断板现象更加严重。建设单位立即成立了调查小组,对该项目设计图纸、施工过程、试验记录、监理日志等进行全面分析。经过分析总结,认为产生裂缝及断板的原因是: (1)全线超载比较严重,尤其是运煤车较多。 (2)由于挖方多为石质挖方,路基多为坚硬的砂岩.根据设计图纸,为了节约造价,位于挖方路段的路面基层采用15c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比填方路段的基层减薄了10cm。基层的厚度及强度不足是造成断板及裂缝的原因之一。 (3)挖方路段地下水较丰富,且地下水的毛细现象严重。 (4)石质挖方路段多采用放炮施工,路基顶面没有形成平整的横坡。 (5)根据施工纪录,夏季施工时温度较高.加上施工单位切缝设备不足,导致切缝不及时。 (6)切缝深度过深,导致断板。 (7)由于该路段附近水源紧张,混凝土面层施工时.没有在基层上洒水.或洒水不够。 (8)进行混凝土面板灌缝处理的沥青热稳定性差、易流淌。 (9)基层标高控制不严,部分标高超过基层设计标高1.5cm。 (10)不同路段的骨料的含水量不一致。施工没有根据骨料的含水量调整配合比。 (11)夏季施工没有进行覆盖养护。 问题: 1.请分析建设单位关于水泥混凝土面板开裂和断板的原因,改正其中错误之处。 2.请你从混凝土强度、路面排水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上面原因中第(7)、(8)、(9)、(10)条为什么是产生混凝土开裂或断板的原因 3.请列出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检测的项目。
[简答题]背景材料:某二级公路全长28km,路面结构形式为:级配碎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C30水泥混凝土面层。该公路通车三年左右,全线较多路段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均出现裂缝,裂缝以横向裂缝为主,部分水泥混凝土面板发生了断板现象。建设单位注意到,挖方路段比填方路段的裂缝及断板现象更加严重。建设单位立即成立了调查小组,对该项目设计图纸、施工过程、试验记录、监理日志等进行全面分析。经过分析总结,认为产生裂缝及断板的原因是: (1)全线超载比较严重,尤其是运煤车较多。 (2)由于挖方多为石质挖方,路基多为坚硬的砂岩,根据设计图纸,为了节约造价,位于挖方路段的路面基层采用15cm 厚的水泥稳定碎石,比填方路段的基层减薄了10cm。基层的厚度及强度不足是造成断板及裂缝的原因之一。 (3)挖方路段地下水较丰富,且地下水的毛细现象严重。 (4)石质挖方路段多采用放炮施工,路基顶面没有形成平整的横坡。 (5)根据施工纪录,夏季施工时温度较高,加上施工单位切缝设备不足,导致切缝不及时。 (6)切缝深度过深,导致断板。 (7)由于该路段附近水源紧张,混凝土面层施工时,没有在基层上洒水,或洒水不够。 (8)进行混凝土面板灌缝处理的沥青热稳定性差、易流淌。 (9)基层标高控制不严,部分标高超过基层设计标高1.5cm。 (10)不同路段的骨料的含水量不一致。施工时没有根据骨料的含水量调整配合比。 (11)夏季施工没有进行覆盖养护。 问题: 1.请分析建设单位关于水泥混凝土面板开裂和断板的原因,改正其中错误之处。 2.请从混凝土强度、路面排水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上面原因中第(7)、(8)、(9)、(10)条为什么是产生混凝土开裂或断板的原因? 3.请列出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检测的项目。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条高速公路全长80km,路段上有6 个互通立交,并有1.8km 和2.1km 的长隧道两座。根据提供的交通量,两个隧道都设计有通风、照明及隧道变电所,并有完整的监控系统及通信系统。该路设有一处监控分中心,能实现隧道变电所无人值守,能和省监控中心实现联网互传信息,以及为运营管理者提供信息。 2.问题: (1)此路的监控系统按功能分为哪些子系统? (2)此路的监控系统具有哪些主要功能?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全长5200m。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由于地下水发育,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严重,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了重大质量事故。施工单位立即采取现场保护措施,并向有关单位提交了质量事故书面报告。 2.问题: (1)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现场应如何保护?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一级公路,全长52.34km,设计车速为100km/h,路面基层采用乳化沥青碎石基层进行施工。该工程的施工单位对基层的施工方法和出现的情况报告如下: (1)拌合过程是在现场用人工拌制。 (2)施工人员在拌合混合料时的时间为80s。 (3)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拌合均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破乳后,即进行摊铺。 (4)混合料摊铺后,采用轻型筒式压路机进行初压两遍又用5t 的轻型压路机进行复压两遍。 2.问题: (1)拌合过程是否可采用人工拌制?最适宜的拌合方法是什么? (2)施工单位拌合混合料的时间是否符合规定?对拌合时间有何要求? (3)施工单位摊铺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的时间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混合料的碾压方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应该如何碾压?
[简答题]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由双向四车道改为双向6车道。开工前,项目部总工组织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核对施工图,以书面形式报送A并抄报B,由B联系C单位安排图纸会审。 施工单位进场后设置了水泥混凝土搅拌站和工地实验室。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分别设置,采用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系统。每台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问题】 1.请指出A、B、C名称。 2.请指出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含义。
[简答题]1.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项目,全长45.5km,设计车速为120km/h。路面面层采用C30钢纤维水泥混凝土。该项目施工单位对面层的施工过程如下: 第一步,该施工单位按要求进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实验室确定的“实验室配合比”直接配料; 第二步,施工单位按要求架设模板; 第三步,配备一座间歇式搅拌楼,由于该搅拌楼刚从附近工地搬迁过来,且未超过标定有效期,该施工单位在确认试拌合格后,认为没有必要重新进行标定; 第四步,对搅拌混凝土进行现场取样,做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第五步,采用必要的运输工具将新拌混凝土在规定的时间内合格地运到摊铺现场; 第六步,采用小型机具铺筑法进行摊铺和振捣施工; 第七步,整平饰面:振动、提浆、整平后用圆盘式抹面机往返2~3遍进行压实整平饰面; 第八步,按要求进行各类接缝的设置与施工; 第九步,按要求进行混凝土的养护; 第十步,养护期满后,采用软拉毛机械进行抗滑沟槽施工; 第十一步,清除混凝土板缝中夹杂的砂石、泥浆、尘土及其他污染物后进行灌缝施工及灌缝养护。 2.问题: (1)施工单位进行配料采用的配合比正确吗 说明理由。 (2)你认为该搅拌楼是否应该重新标定 (3)除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以外,还应该进行什么试验 (4)以上施工过程采用的各类施工机械中,请你将不合理的部分改正过来。 (5)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共有哪些种类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高速公路项目,全长45.5km,设计车速为120km/h。路面面层采用C30 钢纤维水泥混凝土。该项目施工单位对面层的施工过程如下: 第一步,该施工单位按要求进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实验室确定的“实验室配合比”直接配料。 第二步,施工单位按要求架设模板。 第三步,配备一座间歇式搅拌楼,由于该搅拌楼刚从附近工地搬迁过来,且未超过标定有效期,该施工单位在确认试拌合格后,认为没有必要重新进行标定。 第四步,对搅拌混凝土进行现场取样,做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第五步,采用必要的运输工具将新拌混凝土在规定的时间内合格地运到摊铺现场。 第六步,采用小型机具铺筑法进行摊铺和振捣施工。 第七步,整平饰面:振动、提浆、整平后用圆盘式抹面机往返2~3 遍进行压实整平饰面。 第八步,按要求进行各类接缝的设置与施工。 第九步,按要求进行混凝土的养护。 第十步,养护期满后,采用软拉毛机械进行抗滑沟槽施工。 第十一步,清除混凝土板缝中夹杂的砂石、泥浆、尘土及其他污染物后进行灌缝施工及灌缝养护。 2.问题: (1)施工单位进行配料采用的配合比正确吗?说明理由。 (2)该搅拌楼是否应该重新标定? (3)除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以外,还应该进行什么试验? (4)以上施工过程采用的各类施工机械中,将不合理的部分改正过来。 (5)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共有哪些种类?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高速公路施工合同段全长18km,合同段包含大桥3 座,涵洞及通道12 个,路堤填筑均为土方,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面层为沥青混凝土。施工单位进场后,项目部精心组织施工,认真履行合同。完工后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分别提出了交工、竣工验收要求。 2.问题: (1)公路工程交工、竣工验收的依据是什么? (2)公路工程交工验收的范围是什么? (3)公路工程竣工验收的范围是什么?
[简答题]某高速公路全长88km,双向6车道,路幅宽33.5m,设计车速100km/h,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单位条件,施工单位采用了在中心站用厂拌设备进行集中拌和法施工,并采用专用稳定土集中厂拌机械拌制混合料。其施工工艺有:①施工放样。②准备下承层。③混合料拌和与运输。④布置基准线钢丝。⑤混合料摊铺与碾压。⑥自检验收。⑦质检。⑧养护。施工工艺流程按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的顺序进行。由于路面较宽,在摊铺时,分两幅摊铺,中间设一条纵缝,纵缝采用45°斜接。碾压时,先用轻型两轮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及时进行碾压,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继续碾压密实。 问题: (1)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流程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将其改正。 (2)施工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结合该项目的实际情况考虑,最好的摊铺方法是什么
[简答题]【案例】 某高速公路全长120km,设计行车速度100km/h,双向四车道。其中有一座分离式隧道,隧道左线起讫桩号为ZK2 + 815~ZK3 + 880,全长1065m;右线起讫桩号为YK2 + 840~YK3 + 750,全长910m。隧道最大埋深400m,隧道沿纵向方向设人字坡,坡度1%。隧道进门段为浅埋段,设40m长的明洞。洞身围岩为Ⅱ~Ⅳ级,岩层含少量地下水,洞身掘进采用光面爆破,在爆破方案中有如下描述:在开挖面上适当部位掏出小型槽口(炮眼),并沿隧道设计轮廓线布置另一种炮眼。 隧道施工实行安全责任目标管理,项目部决定由专职安全员对隧道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爆破施工前,项目部招聘了6名员工,并立即由专职安全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安排从事爆破作业。同时严格实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和上下班交接制度,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隧道明洞施工工序为:(1)明洞路堑土石方开挖;(2)边、仰坡开挖及加固;(3)修筑坡顶排水系统;(4)修筑明洞;(5)回填。 【问题】 1.按地质条件和按地形划分,背景中所述的隧道属于哪种隧道?按长度划分,左右隧道分别属于哪种隧道? 2.说明爆破方案中所述两种炮眼的名称。应先起爆哪种炮眼?说明理由。 3.该隧道宜采用何种排水方式?说明理由。 4.指出明洞施工工序中应放在首位的工序,并说明理由。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路桥工程公司,承包了一条全长66.6km 的高速公路,设计车速为120km/h,该工程路面采用热拌沥青混凝土。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出现以下情况: (1)施工技术人员做好配合比设计后报送项目经理审批。 (2)试验段开工前一个月安装好试验仪器和设备,配备好试验人员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 (3)混合料的表面层采用走线法摊铺施工。 (4)碾压过程中,沿纵向由高边向低边均匀速度碾压。 2.问题: (1)逐条判断以上出现的情况是否妥当?如不妥当,请改正。 (2)对沥青路面混合料的运输有何要求?
[简答题]

第三题 高速公路

某省拟建一条全长210km的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连接甲乙两个城市,高速公路设计行车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6m,平均路基高2.5m。

沿线地貌类型低山丘陵、山间盆地、河流阶地等,在山岭重丘区拟开凿一条隧道,隧道长4500m,埋深50~200m,隧道穿越的山体植被为天然次生林,山体主要为石灰岩,山脚下有一条小河,沿河村落的居民以河水为饮用水源。

高速公路有4km路段伴行一处重要天然湿地,线路距湿地边缘最近距离为50m。

公路以一座大桥跨越A河,河中设3处桥墩,桥下游5km范围内有一县城的饮用水源地取水口。

有3km路段沿山盆地从张家庄(80户),李家庄(1 8户)两个村庄中间穿过,道路红线距张家庄前排住宅110m,距李家庄前排住宅27m,声环境现状达1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高速公路达到设计车流量时,张家庄的预测等效声级昼夜分别为62. 6dB(A).57. 6dB(A),李家庄的预测等效声级昼夜分别为68. 1dB(A)、63. 1dB( A)。

【问题】

1.从环保角度考虑,跨A河大桥桥位选址是否可行?

2.给出本项目隧道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关注的主要内容?

3.为保护湿地,本项目施工布置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4.分别说明声环境影响评价时张家庄、李家庄适用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5.简要说明对李家庄需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

[简答题]第三题 高速公路  某省拟建一条全长210km的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连接甲乙两个城市,高速公路设计行车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6m,平均路基高2.5m。   沿线地貌类型低山丘陵、山间盆地、河流阶地等,在山岭重丘区拟开凿一条隧道,隧道长4500m,埋深50~200m,隧道穿越的山体植被为天然次生林,山体主要为石灰岩,山脚下有一条小河,沿河村落的居民以河水为饮用水源。   高速公路有4km路段伴行一处重要天然湿地,线路距湿地边缘最近距离为50m。   公路以一座大桥跨越A河,河中设3处桥墩,桥下游5km范围内有一县城的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   有3km路段沿山谷盆地从张家庄(80户),李家庄(18户)两个村庄中间穿过,道路红线距张家庄前排住宅110m,距李家庄前排住宅27m,声环境现状达1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高速公路达到设计车流量时,张家庄的预测等效声级昼夜分别为62.6dB(A)、57.6dB(A),李家庄的预测等效声级昼夜分别为68.1dB(A)、63.1dB(A)。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环保角度考虑,跨A河大桥桥位选址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给出本题目隧道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关注的主要内容。 为保护湿地,本项目施工布置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分别说明声环境影响评价时张家庄、李家庄适用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简要说明对李家庄需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